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1947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倪明辉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利润分配管理,依次分配,2,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支付的方式和程序 第三节 股利理论 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 第五节 股票回购和股票分割,第八章 利润分配管理,3,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一、利润分配的意义,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总额。,4,二、利润分配的依据,(一)利润(或亏损)总额,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即“利得”,即“损失”,5,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之和,即“”期间费用,净收益时加;净损失时减,(二)营业利润,二、利润分配的依据,6,根据企业的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来的应上交税金,二、利润

2、分配的依据,(三)净利润,7,二、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1.依法分配 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谁投资谁受益) 5.资本保全原则,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8,三、利润分配程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注意提取的基础)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投资者分配股利,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9,三、利润分配程序,例外:无利润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1)用公积金补亏后 (2)股东大会特别决议 (3)不超过面值6% (4)留有的法定公积金不少于注册资本的25%,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10,一、股利支付方式,现金股利 财产股利 负债股利 股票股利 股票回购,第

3、二节 股利支付方式和程序,11,第二节 股利支付方式和程序,一、股利支付方式,二、股利支付的程序,依次经过四个时点 1.股利宣告日 2.股权登记日 3.除息日 4.股利支付日,12,第二节 股利支付方式和程序,一、股利支付方式,二、股利支付的程序,股利支付过程中的重要日期: 1、股利宣告日 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2、股权登记日(除权日) 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13,第二节 股利支付方式和程序,一、股利支付方式,二、股利支付的程序,股利支付过程中的重要日期: 3、除权除息日 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相分离的日期,即股权登记日的前四天。除息日后购买股票的股东不能享受股利

4、. 4、股利支付日 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即付息日。,【例】某公司2009年11月15日发布公告:“本公司董事会在2009年11月15日的会议上决定,本年度发放每股为5元的股利;本公司将于2010年1月2日将上述股利支付给已在2009年12月15日登记为本公司的股东的人士。” 股利宣告日: 股权登记日: 除权除息日: 股利支付日:,P.,2009年11月15日,2009年12月15日,2010年1月2日,2009年12月11日,第二节 股利支付方式和程序,15,第三节 股利理论,一、股利支付方式,一、股利无关理论 二、股利相关理论,一、股利无关理论(M-M理论),因为公司的价值 由公司本身获利

5、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 取决于公司投资政策,而非收益分配比例。 所以: 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某一公司发放给股东过高的股利,那么就必须发行更多的股票来支持后续的投资 公司价值与股利政策无关,一个例子策略1,A公司是一家无杠杆公司,发行在外股数为1000股。 假定该公司在T0和T1的自由现金流是10000元,且全部作为股利向股东发放(在未来两年也不会发生NPV为正的项目投资)。 如果该公司的折现率为10%。 则该公司的价值为: 10000+10000/(1+10%)=19090 每股价格为19.09 股利支付后的股价将为9.09元即(19.09-10),同样的例子策略2:,现在假定A公司在T0时点向

6、股东支付11000元股利。 这意味着需要外部融入1000元来用于股利支付;假定采用T0点发放新股来融资1000元,且新股东期望在T0点的投资将会在T1时取得10%的回报。 这意味着,在T1点,老股东将取得的股利现金流将为100001000*(1+10%)=89000元。 则老股东的股利现金流分别是:T011000;T18900,其市场价值为:11000+8900/(1+10%)=19090。,两种策略的结果是什么?,股利支付率的高低与公司价值 无关,MM理论的假设,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 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即不存在股票筹资费用); 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即投资决策不受股

7、利分配的影响)-但是,公司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NPV大于零的项目,以提高股利或用于支付首次股利。 市场是有效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股利相关论 (一)“一鸟在手”理论 (二)信息传播论 (三)所得税差异理论 (四)代理理论,21,第三节 股利理论,22,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一、股利支付方式,一、股利政策的内容 二、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三、股利政策选择,23,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一、股利政策的内容,股利政策是制定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股利的数量及发放股利的时间等方面问题的方针和策略。,24,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一、股利政策的内容,(1)股利分配的形式,即采用现金股利

8、还是股票股利; (2)股利支付率的确定; (3)每股股利额的确定; (4)股利分配的时间,即何时分配和多长时间分配一次。,25,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二、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一)法律因素 (二)债务契约因素 (三)公司自身因素 (四)股东的因素,1、剩余股利政策 2、固定股利政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各种政策的做法及优缺点,剩余股利政策的计算,P.,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27,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一)剩余股利政策,企业较多地考虑将税后利润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而当增加的资本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若还

9、有剩余,才将剩余的利润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28,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一)剩余股利政策,确定剩余股利政策的步骤:,1)确定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确定权益资本与债务的比率,使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 2)确定目标资金结构,需要增加的留存收益数额; 3)最大限度用税后利润满足投资方案所需资金; 4)剩余利润用于投资分红。,优点:,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 保持理想的资金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和支出, 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形象。,缺点:,适用:公司初创阶段,公式: 股利=净利润-投资所需自有资金 =净利润-投资所需资金目标资金结构中自有资金的比例,

10、三、股利政策选择,【例】某公司2009年末提取了盈余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净利润为900万元,2010年的预计投资所需资金1200万元,该公司的目标资金结构为权益资金占60%、债务资金占40%,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0万股,无优先股。计算2009年支付给股东的剩余股利。,2010年公司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1200 * 60% = 720(万元),900 720 = 180(万元),2009年公司向投资者分配的股利:,每股股利 = 180 / 200 = 0.9(元),31,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二)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较

11、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有所增长时,才会提高年度股利发放额的政策。,(二)固定股利政策,企业股利的发放,不因企业当期盈利多少而变化,一直维持固定的投资分红额或股利。,优点: 稳定股利会使股价较高; 对期望以股利作其消费来源的股东,利于安排收入与支出; 固定股利政策符合那些追求稳健型投资的投资者的要求; 企业在固定股利基础上定出股利成长率,使投资者认为是成长股。,股利=股票股份固定的每股股利,缺点: 一股利可能成为企业财务负担二固定分红额不利企业安排现金流量.,适用: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且很难被长期采用。,三、股利政策选择,【例】某公司2008年、2009年、20

12、10年连续三年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净利润为180万元、140万元、19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无优先股。该公司2008年经股东大会决定,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每股固定发放股利1.5元。计算该公司三年的股利。,2008年支付的股利:,1.5 * 100 = 150(万元),1.5 * 100 = 150(万元),2009年支付的股利:,2009年支付的股利:,1.5 * 100 = 150(万元),34,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企业每年按固定分红率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支付利润 或股利。,股利=净利润某一固定比率,35,第四节 股利政策

13、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优点: 保持分红额与利润间比率关系, 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缺点: 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股票可能因此不受欢迎,造成股价不振。 适用:稳定发展并且财务状况比较稳定的公司。,【例】如前例,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净利润为180万元、140万元、19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无优先股。该公司2008年经股东大会决定,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为80%,计算该公司三年的股利。,2008年支付的股利:,180 * 80% = 144(万元),140 *

14、80% = 112(万元),2009年支付的股利:,2009年支付的股利:,190 * 80 = 152(万元),每股股利三年分别为: 144/100=1.44;112/100=1.12;152/100=1.52,37,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是前两种股利政策的一种折衷。 企业首先将每年支付的股利固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然后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实际需要,在盈利较高的年份,向股东额外加发一定金额的红利。,股利=固定且数额较低的股利+额外股利,38,第四节 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三、股利政策选择,(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优点: 企业在支付股利

15、方面有充分弹性,同时使投资者有最低数量股利保证,风险较低。 缺点: 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并持续支付额外股利,会造成股东对股利的高期望,将额外视为正常,一旦盈利下降减少额外,会招致股东不满。 适用:盈利随经济周期波动较大或盈利与现金流量很不稳定,【例】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净利润分别为70万元、160万元、8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无优先股。该公司2008年经股东大会决定,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每年固定发放低股利0.5元/股,由于2009年净利润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决定增发额外股利0.6元/股,计算该公司三年的股利。,200

16、8年支付的股利:,0.5 * 100= 50(万元),0.5*100+0.6*100=110(万元),2009年支付的股利:,2010年支付的股利:,0.5*100 = 50(万元),【例】某公司1999年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250万元。该公司最佳资金结构为权益资金占70%。负债资金占30%。2000年该公司拟扩大投资其资本支出额有三种不同水平:220万元、320万元、420万元。公司拟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试计算各种资本支出水平下的权益资金需用额和可发放股利额。,权益资金需用额:22070%= 32070%= 42070%= 可发放的股利额:250-22070%= 250-32070%= 250-42070%=,41,第五节 股票回购和股票分割,一、股利支付方式,一、股票分割 二、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当局将某一特定数额的新股,按一定比例交换为一定数额的流通在外股份的行为。,降低股票市价,吸引根多的投资者; 为新股发行做准备; 有助于公司兼并、合并政策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