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31257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9月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各位领导,各20XX位老师:大家好,上学期9月至11月,我到西安陕师大参见了为期3个月的“初中语文置换脱产”国培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能外出学习三个月的确不算短,但和我们漫长的教学生涯相比,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三个月来脑子里装了很多感想,短时间难以一一梳理出来。按照规定,又必须要总结汇报。今天就把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和大家分享。一、 感受大学味9月,我踏上了这方封建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城内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绿化有致,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耳朵和大脑很有不够用的感觉。走进陕师大,看到树木葱郁,芳草如茵,一幢幢教学楼矗立在绿树芳草中,目睹

2、着走道两旁的文化专栏,各种学舍、各种信息,都是丰富精美的。还有贾平凹、余秋雨等文坛大家或顾问或讲座,真让人羡慕。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一批莘莘学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不再话下了。真的,一个人在粪坑边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也会染上书香。我沉浸在师大的怀抱,感受着大学的人文氛围,窃喜自己将过一回大学生活了。来到将住三个月的宿舍,干净整洁的床铺,电视机、卫生间、简单的洗刷用具,比起去年假期湖南红色旅游时住店里满屋的霉气、单薄的床垫、汗臭味极浓的被盖,这里一切的一切好多了。日常生活用品需购置,吃饭同学生一样刷卡,吃饱是前提,但要吃好那是奢望。宿舍的三位老师便成了一

3、家人,可第一晚的遭遇给了我当头一棒,两位老师一上床便鼾声四起,一直到醒。那个响亮啊,让我一晚就断断续续睡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简直是头昏脑胀,呵欠连天。但我把不满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的交流。二、 感受专家学者味报到第二天,随着开班仪式的举行,领导老师们的讲话让我又兴奋,有恐慌,说:“你们代表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前来参加培训,背负着教育局、学校、老师、学生以及社会的重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回去辐射周边,带动群体。”妈妈哟,三个月的学习,指望我们实现“凤凰涅槃”,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也渴望学到本领,展翅高飞,更渴望突破自己,化茧为蝶。可恨我脑子不够用啊,如果我没学到东西,回学校了如何向校长交差

4、呢?“既来之,则安之”,调整心态,摆正角色,认真学习。来自青海不同地区的80个老师集中在一个班,学习课程有古代汉语专题讲座、现当代文学专题讲座、语文教学理论专题讲座、语文教学技能培养、散文创作与教学、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普通话能力训练等,可以说大学补中学的课。给我们任课的老师有几个是赫赫有名的专家教授、国家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智慧和情趣。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典型的课例,还有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每天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大师就是大师,朴素的衣着挡不

5、住横溢的才华,讲古汉语的郭芹纳老师,也许走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你根本不会认为他是一位成名较早、卓有成就的专家,高个子,人又瘦,站着让人担心会散架。他为人和蔼,言谈里闪着灵光,他语言朴实,却字字精当,句句中肯。第一次他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三小时的课程中,他一直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一会儿板书,一会儿指点批画,他把既折磨人又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数字。看那个样子,真想一股脑儿把他的存储全倒给我们,与我们共享 。看着他,温暖又舒适,与这样的专家教授在一起,怎不会是一种惬意的享受?郭专家问学员们:怎么理解老师诲人不倦?大家都认为是教导耐心,不知疲倦。不对啊,老师的“老”是 “总是”、“一直”的

6、意思。那么“老师”就是“总是”师,“一直”师,不但课堂上是师,而且课堂下也是师;不但工作中是师,而且生活中也是师!只有如此,才算做到了诲人不倦。三个小时的大课,郭老师从来不坐,从来不会缩短课堂一分钟。他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讲古代文学的刘银昌老师,30岁左右,但谈吐不凡,博学多才,他的课程安排从小说渊源神话传说说起,讲到魏晋南北朝小说,讲到唐传奇小说,再讲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谈古论今,说人生,讲教育,他似乎有火眼金睛,敏锐的洞察力,尖锐的批判,尤其对社会问题入木三分。让人清醒,让人振聋发聩。还有西安名师杨涛,对课程标准烂熟于心,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在如何驾

7、驭课堂,如何调控课堂这一手段上很有章法,他把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制成知识树的形式,从初一开始就安排好了三年的规划,步步为营,列入工作计划,这样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教师心中有数,学生也不会漫无目的。听着专家的课,我反思自己:教育路上,我迷迷糊糊的一路走来,尤其这几年追求同伴互助,资源共享,比如钻研解读教材,无需耗费精力,不光有“教师用书”,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网络教学资源,再如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已设计好了现成的教案和学案,资源共享的响亮口号已把我们从惨淡经营中解放出来了,用到课件,下载一些现成的课件,借助多媒体,点点鼠标,轻松当一个“放映员”,让学生看看课件,念念答案,讨论讨论,上课已

8、是轻车熟路,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做。二十多年的教学,我有的是对职业的倦怠,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一项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厌学,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大师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具备自来水。”我想起我们却常常这么说: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拥有一桶水。看来像我这样不学习,不进步的老师,自己的水已成了一潭死水,一汪臭水。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对比反思,在对比反思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寻找与别人的差距,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专家、学者、名师之间的差距,也认识到自己与其他

9、学员之间的差距。当然,培训中有些课听着没劲,如普通话能力训练,却大讲特讲各地方言,再有研究格律诗的平平仄仄,还有一些老师对这类培训的讲课不重视,上课信口开河,我从最初的新鲜到后来的疲倦、厌倦,很多时候昏昏欲睡。上下午各三个小时练“坐功”,屁股都觉生疼。有时想:这样垃圾的课堂常此坐下去,估计肩周炎、颈椎炎、腰肌劳损等都会坐出来。真的是”得不偿失”。于是左顾右盼,观察其他学员的表现,聊天者有之,睡觉者有之,一方面对讲座内容学习愿望不足,更主要的是讲授内容没有兴趣性、实用性。心里盘算着,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转转。走!探寻陕西文化去。三、 感受陕西文化味西安,十三朝古都,踏上那方土地,便会想

10、起那一串串名字: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杨贵妃、杨虎城、张学良置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环境氛围中,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曾经的万丈豪情和儿女情长。登上西安古城墙,是个黄昏,游人不多,缓缓地行走在宽阔的古城墙上,手摸青砖,历史历历在目:汉武帝怎样威武勇猛;盛唐时代万国来朝是何等情景,改朝换代攻打城、争夺地,兵荒马乱何等惨烈;英雄美人在城内何等风花雪月。西安导游喜欢自豪重复一句话:“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西安的黄土埋皇上”。去看秦始皇兵马俑,眺望兵马俑的展坑,一个个兵佣栩栩如生,仿佛就是那支横扫六国的威武之师。一个统一中国的始皇帝,死后仍然统领着千军万马,似乎威风犹在。但那些感悟是男人的,留给他们去讲述吧。

11、骊山,曾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骊山脚下的华清池里演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罗曼史。一个澡堂如此气派,不由让人想象那是怎样繁荣的年代,那个杨贵妃是何等的娇气,何等的妩媚。“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躲藏在骊山一石缝中被抓,而事件解决后,张学良将军却被蒋介石囚禁了半个世纪,最后客死他乡,英雄自有后人评说。来到大雁塔广场,在亚洲的音乐喷泉和千年古迹之间自己似乎也随着那上千上万人一起沸腾了。听说大雁塔是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为了存放真经以及诵经而建的 ,塔里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去朝拜,我虽然没有皈依宗教,但我认为,宗教几千年的流传不衰,自有其道理,今生有幸目睹,也是一种缘分。黄河

12、壶口瀑布、黄帝陵、轩辕庙以及红色延安在一条线上,看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寻找中华人的最初祖先,看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想起了阿宝唱的陕北民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他们身在大山,心在蓝天。毛泽东就是在那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算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四、 感受学友味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在这个国培的大家庭里,有着来自青海各地的80位优秀老师,三个月的学习让我们成了一辈子的朋友,特别是同宿舍的两位老师豪爽而重情的金老师,稳重而勤奋的李老师,互相帮助,和谐相处。朋友多了路好走,今后,走遍青海大地,该会朋友处处

13、相伴。 20XX教师暑期培训思想报告全文现在开始!各位领导,各20XX位老师:大家好,上学期9月至11月,我到西安陕师大参见了为期3个月的“初中语文置换脱产”国培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能外出学习三个月的确不算短,但和我们漫长的教学生涯相比,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三个月来脑子里装了很多感想,短时间难以一一梳理出来。按照规定,又必须要总结汇报。今天就把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和大家分享。一、 感受大学味9月,我踏上了这方封建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城内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绿化有致,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耳朵和大脑很有不够用的感觉。走进陕师大,看到树木葱郁,芳草如茵,一幢幢教学楼矗立在

14、绿树芳草中,目睹着走道两旁的文化专栏,各种学舍、各种信息,都是丰富精美的。还有贾平凹、余秋雨等文坛大家或顾问或讲座,真让人羡慕。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一批莘莘学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不再话下了。真的,一个人在粪坑边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也会染上书香。我沉浸在师大的怀抱,感受着大学的人文氛围,窃喜自己将过一回大学生活了。来到将住三个月的宿舍,干净整洁的床铺,电视机、卫生间、简单的洗刷用具,比起去年假期湖南红色旅游时住店里满屋的霉气、单薄的床垫、汗臭味极浓的被盖,这里一切的一切好多了。日常生活用品需购置,吃饭同学生一样刷卡,吃饱是前提,但要吃好那是奢望。宿舍的

15、三位老师便成了一家人,可第一晚的遭遇给了我当头一棒,两位老师一上床便鼾声四起,一直到醒。那个响亮啊,让我一晚就断断续续睡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简直是头昏脑胀,呵欠连天。但我把不满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的交流。二、 感受专家学者味报到第二天,随着开班仪式的举行,领导老师们的讲话让我又兴奋,有恐慌,说:“你们代表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前来参加培训,背负着教育局、学校、老师、学生以及社会的重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回去辐射周边,带动群体。”妈妈哟,三个月的学习,指望我们实现“凤凰涅槃”,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也渴望学到本领,展翅高飞,更渴望突破自己,化茧为蝶。可恨我脑子不够用啊,如果我没学到东西,回学校

16、了如何向校长交差呢?“既来之,则安之”,调整心态,摆正角色,认真学习。来自青海不同地区的80个老师集中在一个班,学习课程有古代汉语专题讲座、现当代文学专题讲座、语文教学理论专题讲座、语文教学技能培养、散文创作与教学、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普通话能力训练等,可以说大学补中学的课。给我们任课的老师有几个是赫赫有名的专家教授、国家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智慧和情趣。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典型的课例,还有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每天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大师就是大师,朴素的衣着挡不住横溢的才华,讲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