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0860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焕江 第2章 汽车技术管理规定(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概述 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 第三节 车辆的择优选配 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 第四节 车辆的检测诊断与维修 第五节 车辆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概述,一、车辆技术管理的目的、任务 1车辆技术管理的目的 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效 能和降低运行消耗。 2车辆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 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贯彻技术标准、规范、工艺和操作规程。 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车辆经常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 保证行车安全,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建立和健全车辆技术档案。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科学研究。 依靠

2、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总结交流经验,力行节约。 加强职工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概述,二、车辆技术管理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 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与报废的 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三、全行业车辆技术管理的职责 1交通运输部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依法制定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负责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组织交流和推广车辆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

3、概述,2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 和制度,并组织实施。 依法制定本地区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定额和措施。 对本地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 组织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车辆技术管理人员、 技工、驾驶员的素质。 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开展爱车、节油、节胎等竞赛 活动和各种咨询服务。,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概述,3运输单位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车辆技术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制定本单位技术管理规章和制度,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并实施。 大、

4、中型运输单位,应建立由总工程师负责的车辆技术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的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和权限。 正确处理运输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关系,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正确使用车辆更新改造资金和大修理基金。 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组织职工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开展各种爱车、节油、节胎等专业技术竞赛,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一、车辆的技术档案 指车辆从新车购置直到报废的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本情 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车辆事故等内容的车辆资料 的历史档案。 车辆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 运行使用情况。 检测

5、维修情况。 事故处理情况。 车辆技术档案应该逐车建立。并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及时、 完整和准确地记载。,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二、车辆的装备 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 有关规定,并保证齐全、完好,不得任意增减。 在特殊运行条件下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配备保温、预热、防滑、 牵引等临时性装备。 运输超长、超宽、超高或保鲜等特殊物资时,应根据需要增加 临时性装备。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装备,应符合交通部JT617-2004汽 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的有关规定。,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三、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应制定车辆技术状况鉴定 制度。

6、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的组织和监 督检查。 运输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工作。 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四、车辆的技术经济定额 (1)燃料消耗定额 汽车每行驶百车公里或完成百吨公里运输工作量消耗燃料的限额。 (2)轮胎行驶里程定额 指新胎从开始装用,经翻新到报废总行驶里程的限额。 (3)车辆维护与小修费用定额 车辆每行驶一定里程,维护与小修耗用的工时和物料费用的限额。 (4)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新车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 (5)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新发动机到大修,或两次大修之间所使用的

7、里程限额。 (6)车辆大修费用定额 指车辆大修所耗工时和物料总费用的限额。,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7)完好率 指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百分比。 (8)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指所有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平均等级。 (9)车辆新度系数 指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的指标。 (10)小修频率 指每千车公里发生小修的次数(不包括各级维护作业中的小修)。 (11)轮胎翻新率 指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数占全部报废轮胎数的百分比。,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2制定或修订技术经济定额的基本要求 把定额制定在当地专业运输单位平均先进水平之上。 技术经济定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组织 制定和修

8、订。各运输单位可根据上级部门颁发的技术经济定额,制 订本单位的技术经济定额。各级车辆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管理人 员,明确职责,进行有效管理。 技术经济定额一经制定,应有严肃性,应保持相对稳定。但随 着使用条件的改善和技术进步,也可作必要的修订。 运输单位和个人应将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的实施情况按期统 计,并按规定报送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3制定技术经济定额的方法 (1)三面统筹法 式中:A-平均先进定额; A1-先进面上的平均定额; A2-总体面上的平均定额; A3-落后面上的平均定额; Q1-先进面所占百分比,一般取30%左右; Q2-总体平均面所占百分比,一般取50%

9、左右; Q3-落后面所占百分比,一般取20%左右。,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2)比例法 式中:A4-最先进水平的平均定额; A5-最可靠水平的平均定额; A6-最保守水平的平均定额。 (3)系数法 式中:-增减系数。,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五、车辆的租赁、停驶和封存 1车辆租赁 租赁的期限以一个大修周期为宜。 车辆租赁期间,应按规定填写车辆技术档案,认真执行车辆检测 诊断与维修制度,保持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2车辆停驶 因部分总成和部件损坏,较长时间内无法解决,但不符合报废条 件的车辆,运输单位可作停驶处理。 车辆停驶须由车辆使用管理单位作出技术鉴定,将车型、数量、

10、停驶原因和日期上报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停驶的车辆应由专人负 责保管,并积极修复以恢复运力。车辆停驶期间,应选择适当地点 停放,原车机件不得拆借、丢失。 停驶车辆恢复行驶前,应进行一次维护作业,并在检验合格后才 能参加营运。,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3车辆封存 凡技术状况良好,因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时间停驶的车辆,运输单 位可作封存处理,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一般导致车辆封存的原 因主要指:燃料短缺、运力过剩、驾驶员不足等非技术性原因。 车辆封存期间不进行指标考核,但应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持 车况良好。营运车辆的停驶与封存情况,应记录在车辆技术档案和 维修卡上。 封存车辆启封使用时,应进行一次维护

11、作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 参加营运。,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六、车辆折旧 车辆折旧里程的规定是提取车辆基本折旧基金的依据。折旧里 程不同,每百车公里提取的折旧费用也就不同。采用不同的车辆折 旧率,对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影响。车辆的折旧 基金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提取,专款专用。,第三节 车辆的择优选配,一、车辆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制定车辆发展规划,控制运力的适度增长。 制定出中长期车辆发展规划,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运输单位和个人需要新增营运性汽车时,都必须事先向交通运 输管理部门提出购置的数量、用途等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购买。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认真及时审核新增车辆的申

12、请,按实际情 况给予审批。,第三节 车辆的择优选配,二、择优选配 1车辆合理配置 车辆合理配置指在车辆购置前就要首先考虑运输市场的具体情 况,进行选型论证,择优配置,使运输车辆适应运输市场的需要, 获得各类车型的最佳配比关系。 2车辆择优选购 择优选购指在购置车辆时,要选择性能好、质量高、价格低的车 辆。,第三节 车辆的择优选配,三、新车接收和使用的前期管理 接收新车时,应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箱 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等。此外,还要仔细检查车辆是否缺件、 损坏及是否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清洁、 润滑、紧固以及必要的调

13、整。 投入使用前,运输单位应组织驾驶员和维修工进行培训,在掌握车辆 性能、使用和维修方法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配备必要的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 严格执行新车走合期的各项规定,做好走合维护工作。 新车在索赔期内,应严格按制造厂技术要求使用,不得超载和改装, 并做好使用记录,以备查阅。,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一、合理装载 车辆的额定载质量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改装、改造的车辆,或由于运行条件等原因需要重新标定载质 量的车辆,要经主管部门重新核定。 车辆换装负荷不同的轮胎时,若最大负荷大于原轮胎,保持原 车额定载质量;如最大负荷小于原轮胎,相应降低其载质量。 运输无法割裂的货物

14、时可适当增载,但增载量和装载方法必须 符合规定。 所有车辆的载质量,一经核定,严禁超载。 总质量超过桥梁承载质量或运输超长、超宽、超高货物时,应 请当地主管部门,采取安全有效措施,批准后才能通行。 运载易散落、飞扬、泄漏的货物及污秽物品时,应封盖严密。,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二、合理拖挂 拖载运输载质量大,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挂车结构简单, 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对道路的适应性好;还可组织“甩挂”运输。 汽车拖载总质量应根据不同使用条件,通过试验后确定。 三、合理装载运输危险货物 符合JT 617-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规定。,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四、运行材料合理使用与管理 燃料、

15、润滑油的选用必须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各种燃料、润滑油的运输和存放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燃料、润滑油应保持清洁。 不同种类、牌号的燃料、润滑油不得混合使用。 进口汽车所用的燃料、润滑油,应按汽车制造厂规定选 用,或按其规格性能要求,选用相应国产牌号的燃料、润滑油。 认真做好润滑油的回收工作。 对轮胎的使用实行全过程综合性管理,,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五、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1汽车走合期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走合期里程不得少于1000km 。 在走合期内,应选择较好的道路,并减载限速运行。 在走合期内,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驾驶操作规程,保持发动机 正常工作温度。走合期内,严禁拆除

16、发动机限速装置。 走合期内,认真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检查、紧固各外 露螺栓、螺母,注意各总成声响和温度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走合期满后,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 进口汽车按制造厂的走合规定进行。,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在低温条件下停放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使用前应预热。 各总成和轮毂轴承换用冬季润滑油(脂),制动系统换用冬季 用制动液。柴油发动机使用低凝点柴油。 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增大发电机充电电流。注意保持蓄电池电 解液的合适密度和蓄电池的保温。 发动机罩和散热器前加装保温套,注意保持正常工作温度。 使用防冻液时,应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对汽油发动机供油系统,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防止气阻。 加强冷却系统的维护,清除水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