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0187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 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历 史 试 题 24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道”就是高高在上而 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 A孟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B.孟子主张“为政以德” C.孟子的仁政理想最终指向“王道” D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 25.传统中国以控制民生经济命脉和“利出一孔”的政策设计等实现利益整合,以体制化的科举选官和 基层宗法治理实现组织整合、以“家国同构”“尊君”和“民本”相统一的儒家政治伦理实现文化整 合,以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法律实现薄弱的法制整合,以一以贯

2、之的强力与暴力实现阶段性 的强制整合。这些整合 A维持了农业帝国的超稳定结构与秩序 B实理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完全控制 C.促使了中国社会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D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与语音文字统一 26会馆自永乐年间出现于京师之后,逐渐衍生出包括官绅试子会馆、工商性会馆以及移民会馆在 内的多种形式,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明清时期 的会馆 A适应了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式经营盛行的需要 B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取代私营手工业主导地位 C是政府利用公权力禁止民间自我管理的体现 D体现官本位社会官方力量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27梭伦改革开启了这样一种观念:“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了基

3、于强制的统治,矗立于尖端之上的金 字塔,又被安放于它的地基。”梭伦改革 A建立了公民大会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维护了贵族利益 D废除债务奴隶制 2 28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 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 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 C资本主义兴起 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 29. 16881783 年期间,英国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贵族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 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 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

4、消失更是不计其 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这种社会结构 A利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B否定了光荣革命的成果 C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30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 。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 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 部宪法 A建立起邦联制 B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实现人民主权 D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 31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

5、,相关的 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 20 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 20 年代,随着 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 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 A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2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 ,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 年 1 月,光绪帝通 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清末“新政” A完全否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6、是对甲午战争失败的直接反应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社会基础 3 33. 1904 年 1 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 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 法制理财,共 12 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 革 A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 B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 C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 D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34. 1920 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 想要把他们悉数

7、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梁启超 A.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 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回归擂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 35.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 年 8 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 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 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措施 A.为坚持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恢复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材料 19 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 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 “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月乳制品甚至被认 为是贫困的标志。19 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 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 年, 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 世纪末期,肉类 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

9、世 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因为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 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 4 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个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 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 1906 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 标准,1943 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 年,时任法国国民议 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

10、好让他们“读 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 1964 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 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 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 IDF)将每年 5 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 “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牛奶历史上的两次革命 (l)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5 分)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10 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下表所示。 时期口号 1840s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s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

11、强 1900s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s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s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1930s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s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 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12 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依据) 44(15 分)【历史选修 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5 材料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 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

12、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 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 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 私人铸钱。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 以半两为单位。尽管秦行基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9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

13、币制改革的影响(6 分) 45.(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 1978 年 4 月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苏联的改革 政策,违背了阿富汗社会文化传统,激起国内的普遍反抗。阿富汗政府紧急请求苏联派兵帮助 镇压,经反复考虑,苏联的基本态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但 1979 年阿富汗发生的产主义 起义迫使苏联政府正式讨论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克里姆林宫在犹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设想,但阿 明上台后的一系列离心倾向引起了苏联的忧虑,而阿明杀死塔拉基使形势恶化了,在克格勃和 国防部的推动以及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

14、的大 国地位,最终走上了出兵道路。苏军侵阿 8 年多,伤亡 3.5 万人,耗资多达 400 亿美元,背上 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为。1980 年 l 月,联合国全体紧急 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终 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摘编自李琼从犹豫到出兵:1978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决策探析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理由。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 (9 分) 46.(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6 材料 李时珍,字东壁,蔪州人,好读医书。医家

15、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 粱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 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 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阅,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 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 释为目,次以集解说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 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 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方技传 (l)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以前“医家本草”的发展状况以及李时珍的重要贡献。(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能够取得重大医学成果的原因。 (6 分) 7 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CADDCABBCBCA 40 (25 分) (1) (15 分)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的食物。 (3 分) 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 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 (每点 3 分,答出四点即可,12 分) (2) (10 分)主要科技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