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82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文科)说明: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卷为第6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第卷(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1“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2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

2、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3.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4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

3、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5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6 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而扬州城则“夜市千灯照碧云”(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城)。从两个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A唐朝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4、 B唐朝城市取消市坊制度C南方商业性城市的发展 D北方政治性城市的衰落7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8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

5、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A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强调遵循自然规律9. 历史学家郭小凌提出,既然在梭伦改革时期,土地和债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且在改革的措施中,所实行的划分公民等级的唯一标准是地产收入(按年收入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成四级),因此,该学者认为()A梭伦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 B当时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农业C梭伦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10.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

6、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A.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B.责任制内阁形成 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1832年议会改革11. 2017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可奈何地签署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等三国的制裁法案, 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 A.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 B.总统不具有立法否决权 C.国会对总统的权力制约 D.国会立法权至高无上12.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

7、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13. 全球通史记载:到18世纪,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发展起来,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的贸易。原因可能是()A. 欧洲生产能力尚不具备优势 B. 欧亚民族矛盾阻碍贸易发展C. 欧洲人更喜爱美洲商品 D. 欧洲与亚洲交通不通畅 14.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

8、,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A列强已经取得了在中国驻军的权利 B李鸿章运用近代外交理念维护主权C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锁国 D李鸿章不承认领事裁判权15.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A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16.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

9、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7.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10、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18. 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1922年通电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A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带来充足的兵源B反映了民国时期国民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C说明“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D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动荡19. 29.有学者认为:“完全意义上的民族解放运动需要力量、战斗,但同时也需要思考、理性。”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实现“力量”和“理性”相结合的“运动”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11、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20.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们引导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保国内战争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 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推动苏联农业持续发展21.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

12、言论()A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苏俄的经济探索B设想在中国进行新经济政策的实验C证明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是对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22.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 904 -123 87 1933 556 -41 249 1935 722 109 201 1938 847 -63 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

13、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23. 全球文明史记述:“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材料中的“新问题”是指()A“垄断”加剧了无序竞争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恶性发展C国家干预经济造成“滞胀” D殖民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24. 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A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D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25.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评述的“战局”()A.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表明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C.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26. .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