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43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44*1.5=64分)1.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 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 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 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 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生物的出现和进化需要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气、温度、水等多方面的条件,故A错误D正确;日地距离影响地表温度,故B错误;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决定了大气圈的厚度,故C错误。考点:地球的特殊性。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通讯中断外还会

2、有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人可能看到美丽的极光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影响月相圆缺的变化A. B. C. D. 【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通讯中断外还会有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人可能看到美丽的极光,对。地球气候异常与“磁暴”现象无关,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月相圆缺的变化是与太阳活动无关,错。B对,A、C、D错。点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可以使无线电信号中断,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引发磁暴现象,导致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磁暴现象与气候异常无关。月相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并

3、随着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3. 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A. 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B. 出现在日冕层C. 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略显阴暗D. 活动周期为12年【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详解】黑子主要是由于其局部温度较周围低,所以略显阴暗,C正确,A错误。出现在光球层上,B错误;活动周期约11年,D错误。故选C。4.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 地面辐射B. 大气辐射C. 太阳辐射D. 大气逆辐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近地面大气中的大气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而升温,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考点: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5.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

4、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摩擦力D. 近地面风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箭头方向判断,d表示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判断为水平气压梯度力;c箭头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判断为风向;h箭头与风向相反,判断为摩擦力;a箭头与风向相垂直,判断为地转偏向力。考点:本题考查三个力对风的形成的影响。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各自的特征和近地面风向的特征即可区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会议11月7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拉开帷幕。本次气候大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式文件巴黎协定正式生

5、效后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 下列有关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 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氟氯烃,使紫外线增加C. 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大D. 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7. 全球变暖会导致A. 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限上升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地球淡水资源增加D. 高纬地区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8. 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 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C.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

6、面积D. 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答案】6. C 7. B 8. C【解析】【6题详解】图示反映了近现代全球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为: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面积的毁林,故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导致了全球气温波动上升。故C正确。【7题详解】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限上升,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各地降水有增加,有减少;极冰融化,地球淡水资源减少,C错误;全球变暖会在温带地区会加大蒸发量,使得温带地区降水量减少变干旱,而高纬度地区的降水会因蒸发量

7、的加大而变得湿润,热带地区的对流会更旺盛,降水会更多,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大陆冰川面积不断缩小,D错误。故答案选B项。【8题详解】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只能改变能源的状态,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错误;氟氯烃类制冷物质是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原因,B错误;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你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不能全面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D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二是改良作

8、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四是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五是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9.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10.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 气流下沉造成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1. 此系统易造成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 东

9、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答案】9. C 10. D 11. B【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从图中看,46日有降水过程,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B项正确。反气旋影响是晴朗天气,气压先升后降。A项错误。气旋影响产生降水过程,气压先降后升。C项错误。准静止锋产生连续性降水,气压有升有降。D项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本次降水过程是冷锋造成的。反气旋气流下沉。A项错误。气旋气流上升。B项错误。暖锋暖气团主动沿锋面向上爬升。C项错误。冷锋暖气团被迫抬升。D项正确。故选D。【11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项错误。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

10、冷锋过境造成。B项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C项错误。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造成的。D项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天气系统与天气【知识拓展】冷、暖锋的比较方法1、平面图判断方法:根据符号来判断。冷锋用线条加(黑)另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根据冷暖气团和移动方向判断。在锋面气旋图中,若冷气团的移动箭头指向锋面,而暖气团背离锋面,则为冷锋,反之为暖锋。根据雨区的位置来判断,雨区若是在锋后为冷锋,若在锋前则为暖锋。2、侧视图判断法:锋面坡度。冷锋坡度比暖锋陡。冷气团的移动方向。冷锋图中,冷气团的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图中,

11、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暖气团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倾斜。12.下面是四幅洋流模式图,能够反映南太平洋洋流分布状况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呈逆时针流动,CD排除;由四支洋流组成,A错误,B正确。故选B。读下面四幅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3. 上图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的是A. AB. BC. CD. D14. 上图属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的是A. AB. BC. CD. D15. 上图属于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是A. AB. BC. CD. D【

12、答案】13. B 14. C 15. D【解析】【13题详解】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是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图A是顺时针方向,A错。图B是逆时针方向,B对。图C只有三个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C错。图D跨赤道,不在南半球,D错。【1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图中属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的是C图,C对。A、B、D错。 【15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图A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图B是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图C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A、B、C错。印度洋的季风环流,随着季节改变环流方向。图D环流跨越赤道,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的环流。属于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是图D,D对

13、。16.下列各海区的大洋环流,终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 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B. 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区C. 北印度洋海区D. 北大西洋热带、副热带海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洋流知识,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A错。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B错。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洋流,C错。北大西洋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D对。考点:洋流分布规律,流向。17.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A. 北太平洋暖流B. 日本暖流C. 北赤道暖流D. 加利福尼亚寒流【答案】A【解析】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位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的吹动,形成自西向

14、东的洋流,A对。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B错。北赤道暖流是东北信风影响形成,C错。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D错。点睛: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常年受西风的吹动,形成自西向东的洋流。南北向的洋流大多是补偿流,不是西风为动力形成。北赤道暖流是东北信风影响形成,洋流自东向西流。18.下列现象中,在缓慢中进行的是A. 山崩B.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C. 地震D. 火山活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之间不断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但是升高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而山崩、地震、火山活动的发生都是较迅速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9.喜马拉雅山

15、、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的共同点是A. 都是东西走向的山B. 都经受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山顶浑圆C. 都属于断层山D. 都处在板块交界处【答案】D【解析】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的共同点是都处在板块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D对,C错。安第斯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A错。喜马拉雅山脉是年轻的山脉,经受的风化作用较少,山顶角峰众多,B错。 20.塔里木盆地中沙丘属于A. 风蚀地貌B. 流水堆积地貌C. 风化地貌D. 风力堆积地貌【答案】D【解析】塔里木盆地中沙丘、沙垄属于风力堆积地貌,D对。风蚀地貌形成的是酷似地貌,如风蚀蘑菇等,A错。流水堆积地貌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等,B错。风化地貌是戈壁滩,碎石棱角分明,C错。2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 作用形成的A. 风力沉积B. 流水沉积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