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396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3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余四中 2019 届高考年级 10 月份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卷面分数: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这种语 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 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 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

2、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 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 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 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 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 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 2015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并 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 提出解决处理问

3、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 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 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他 认为,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作文收缩性之 间的矛盾” ,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 免套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2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 “主旋律” 。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

4、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 独特的教育功能。 ”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 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 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 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种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 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特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

5、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 、 “穿 靴戴帽” 、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 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B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要求学生在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C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通过协商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6、”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B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C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着重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3 D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 案。 B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等

7、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C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2015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2 2)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苏子兄弟 于艳丽 遇见苏子是在劳务市场,当时我正在为酒店装修的一点木工活和一些木匠讨价还价。苏子三十 多岁,精瘦干练,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他凑到我跟前来说,哥,是你啊?有活咋还用外人? 走,咱回家说话! 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拉着我从人堆里挤了出去。 我

8、和他来到劳务市场的外面,站定了,看着他,咋也想不起我啥时候有这个弟弟。 苏子就爽朗地笑了,哈哈地,他的笑让我的确有了久违的味道。 别想了,你不认识我,但我真是你的东北老乡,你的活我给你干吧?他尽量睁大他的小眼睛盯 着我说,那帮人向你要八千?你给我五千得了!活若干不好,你别给我工钱,咋样?他依旧盯着我, 看我的反应。 五千?我在心里琢磨着,这价格的确便宜,我在劳务市场转半天了,没有低于八千的价格。行! 我爽快地答应了,心想,我在这个城市生活近二十年了,你一个农民工还能耍什么花招。 4 苏子是领着他的媳妇小红一起来干活的,小红长得漂亮,看起来年龄小他很多。我偷着问苏子, 咋把小红糊弄到手的?苏子撇

9、着嘴不屑地说:上赶子(东北话自愿的意思)来地!我养着她和她儿 子呢!于是我知道,这女人不是苏子的原配,也就知道为什么苏子长得这么丑,会有这么漂亮的女 人做他媳妇。 干活休息的时候,苏子喜欢用手机放流行歌曲听,一首接一首地放,苏子也跟着哼哼,南腔北 调的,比电锯锯木头的声音还难听。 我说苏子,你别唱了,牙碜! 苏子就笑着说,哥,你不懂,这叫生活。 苏子的活干得利落,工期结束的时间比预计提前了五天,我把五千块钱递给苏子,苏子朝手指 唾口唾沫,数得津津有味。 我忙着生意开业,很快把苏子忘到了脑后。开业那天,很多朋友都来捧场,我站在酒店门口和 他们一一握手。突然谁在背后捶了我一拳,回头看,竟是苏子。

10、哥,恭喜发财!他递给我一个红包,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虽然他叫过我哥,虽然我们是东北 老乡,但是在这个城市打工的东北人多了,不至于他因此就成为我的弟弟。 我还是客客气气地把他让进了酒店。苏子那天喝得很多,坐在那里和一桌的人大声地嚷着,说 自己是东北人,说他是我弟弟。 再见到苏子,是在我开业不久的店里。苏子一进门就蔫着,像是遭了冻的茄秧。 哥,他垂着头说,小红的儿子病了,要住院,你有没有钱帮我倒个短?(东北话缓解一时之急 的意思) 以我在商海沉浮二十年的经验,一下明白了苏子前段时间给我随礼叫我哥的原由,他是在放长 线钓大鱼!我在心里冷笑了,脸上却露出愁容说,兄弟,不是哥不帮你,你没看我刚开店,借着

11、高 利贷呢,这两天,人家正跟着我要钱呢! 啊!苏子又瞪大了他的小眼睛,看着我说,没想到你混得这么不济。苏子垂头丧气地走了。我 看着他精瘦的背影,暗暗得意,想骗我,没门! 苏子是在新年前又来到我店里的,这次的苏子穿着一套新衣服,虽然一看就是地摊货,但因为 5 是新的,还是给苏子添了一份精神。 哥,苏子依然叫我哥,没心没肺似的,我爱搭不理地应了声,忙着在电脑里斗地主。 哥,钱还上了吗?苏子问我,小心翼翼地! 我瞥了苏子一眼说,还?搁啥还?不知道钱难赚屎难吃啊? 哈哈,苏子又大声地笑了,伸手从怀兜里掏出一沓钱,哥,借给你了,不要利息! 啊?我一时愣在那里。 这是两万块钱,接了个大活,东家刚给结的,我

12、也不急用,借给你了,快把高利贷还了。 苏子!我叫了一声,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打那以后,我在这个城市就真有了一个弟弟,这个弟弟叫苏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同样的活,别人要价八千,苏子只要五千,说明苏子很会揽生意,也为后文表现他干活比较利落 作铺垫。 B“上赶子来地!我养着她和她的儿子呢!”苏子“撇着嘴不屑”地说这话,意在表明自己能娶到 小红凭的是本事。 C小说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这既能有效展示人物的形象特点,又赋予了文 章生活化气息。 D小说把农民工作为书写对象,既是表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又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群体命运的关

13、 注、同情。 5苏子身上有哪些特点,让“我”最终把他视为弟弟?请结合苏子与“我”的交往经过作简要分析。 (6 分) 。 6 6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 章分析。(6 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 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 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

14、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 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状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从性别上看, 在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青少年;在网上信息搜索与利用、网 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青少年。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随着家 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 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

15、面的能力越高。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 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 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材料二: “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图表(单位:百分率) 7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搜索引擎 73.984.782.384.1ZxxkComZxxkCom80.5ZxxkCom81.686.6 信息获取 网络新闻 72.0

16、70.161.8-73.874.5 博客 68.674.171.9 65O 76.744.437.6 即时通信77 O 82.6 86O 85.191.1 93O 92.4 社交网站 50.9 62O 57.755.645.7- 电子邮件 56.2 55O 47.246.337.637.834.5 交流沟通 论坛 31.734.9Z5.830.721.421.1 18O 网络音乐 88.185.181.282.883.777.580.2 网络视频 67.066.666.866.472.969.475.4 网络文学 47.148.144. 446.9 45O 46.944.6 网络娱乐 网络游戏 77.274.872.968.465.764.366.5 网络购物 26.532.936.545.2 50O 56,961.3 网上支付 22.927.831.941.6 39O 48.8 62O商务交易 网上银行 21.426.129.640.1 37O 43.745.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