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36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树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 分)本卷共题,每小题2分,共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2、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度受到冲击2.“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3.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度的创立C.郡县制度的推行 D.科举制度的确立4.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是敬鬼信神祈求长生的昏君;撰汉书的班固却对汉武帝赞赏有加,认为他“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司马光则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材料最能说明( )A.历史是一种解释 B.历史可以随意

3、解释C.历史很难有真相 D.时代影响历史解释5.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6.据史载:明太祖时期有17个国家遣使135次前来中国;明成祖时期共有60个国家遣使245次来中国。对此现象解释较为正确的是( )A.诸国被迫来朝,效忠大明 B.明初始终推行对外开放政策C.诸国依附天朝,获得政治庇护 D.诸国仰慕中华,希望获取更多利益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中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 )A.中国国家主权开始沦丧 B.清政府退让助长英国侵略

4、气焰C“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D.清王朝外交政策出现根本调整8“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公于世,亦禀明发行。”该文献的出处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编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10.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

5、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陈独秀认识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俄国十月革命爆发C.中国共产党业已成立 D.国内民族主义高涨1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12.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C.中国抗

6、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D.中国军队正在积极准备战略反攻1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 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14.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朝鲜战争的冲击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15.2017年10月18日,习近

7、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作报告,提出我国现在社会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落后的农业国同建成先进工业国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B.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17.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但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这一

8、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18.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劳动力专业化出现C.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19.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

9、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2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21.雅典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最能说明雅典政治中( )A.城邦反对无原则中立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D.民主有时限制自由22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

10、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追求公平正义 C.保障公民权利 D.体系成熟完善23.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B.国王行政大权受到限制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 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24.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有些西方学者称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是“美利坚

11、治下的和平”。这一论调主要忽略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B.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C.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D.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25.右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 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D.德国陷入分裂,西欧走向联合26.“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

12、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B.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27.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8.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A.B. C. D.29.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