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9年5月补考《人力资源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答案

上传人:哼**** 文档编号:8929830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通大学19年5月补考《人力资源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19年5月补考《人力资源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19年5月补考《人力资源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交通大学19年5月补考人力资源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员工疗养费用、娱乐等开支一般计入()。A.奖励成本B.调剂成本C.离职成本D.保障成本正确答案:B2.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正确答案:B3.组织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是()。A.人力资源规划B.财务规划C.产品规划D.市场规划正确答案:A4.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A.绩效面谈B.绩效辅导C.绩效沟通D.绩效改进正确答案:A5.下列特点企业,适宜采用计件工资的是()。A.劳动成果不易

2、数量化B.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C.产品数量取决于机械性能D.产品质量取决于机械性能正确答案:B6.效度,主要指绩效考核系统所具备标准中的()。A.明确性B.敏感性C.一致性D.准确性正确答案:D7.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核查,掌握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是()。A.市场调查预测法B.过渡矩阵C.德尔菲法D.人力资源盘点法正确答案:D8.企业对新员工上岗前进行的培训称为()。A.培训B.岗前培训C.脱产培训D.在职培训正确答案:B9.员工的职务晋升、降级、转岗和工作轮换流动属于()。A.组织间流动B.改变隶属关系的流动C.组织内流动D.自由流动正确答案:C10.人与职业相匹配理论的提

3、出者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霍兰德D.帕森斯正确答案:D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下列关于员工职前培训理解正确的()。A.培训内容主要是基础业务知识教育B.主要针对新员工的培训C.又称定向培训D.职前培训可有可无E.它是培训的开始正确答案:BCE2.下列关于人才资源理解正确的包括()。A.侧重于人的质量B.突出人的数量和劳动者的数量C.注重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统一D.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E.我国在人才资源的整体水平上居世界首位正确答案:AD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包括()。A.录用成本B.维持成本C.奖励成本D.调剂成本正确答案:BCD4.薪酬可以包括()。A.工

4、资B.奖金津贴C.提成工资D.劳动分红E.福利正确答案:ABCDE5.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有()。A.兼顾性原则B.合法性原则C.实效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E.全员参与原则正确答案:ABCD6.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包括三大基本项目,即()。A.工资项目B.培训开发费用项目C.社会保险和其他资金项目D.其他项目E.人事管理费用项目正确答案:ACD7.员工甑选方法最为广泛运用包括()。A.心理测验B.面试C.评价中心技术D.笔迹学法E.背景检验法正确答案:ABC8.通常,劳动力资源,主要包括()。A.适龄就业人口B.未成年就业人口C.成年就业人口D.老年就业人口E.残障人员正确答案:

5、ABD9.下列关于员工队伍建设理解正确的是()。A.组织管理层扁平化B.高、中、初级岗位人员比例应形成棒槌型结构C.高、中、初级岗位人员比例应形成橄榄型结构D.鼓励具有大中专学历的经营管理人员走向职业化经理人道路E.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正确答案:ACE10.招聘工作评估包括()。A.招聘成本效益评估B.录用人员评估C.招募工作评估D.甄选工作评估E.招聘评估正确答案:CD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在提取工作信息时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A.对B.错正确答案:A2.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计划有强调组织作用的模式和强调个人作用的模式两种

6、。A.对B.错正确答案:A3.通过工作分析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可成为人员选拔的标准。A.对B.错正确答案:A4.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当直接申请仲裁。A.对B.错正确答案:B5.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薪酬增长率应该低于公司利润增长率。A.对B.错正确答案:B6.员工招聘是一项应聘者与工作岗位之间进行相互匹配的活动。A.对B.错正确答案:A7.企业应该无私地帮助员工发展各种兴趣和爱好。A.对B.错正确答案:B8.在沟通的“对称模型”中,如果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送者对信息的态度是相同的,则沟通是对称的。A.对B.错正确答案:A9.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A.对B.错

7、正确答案:A10.矩阵式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A.对B.错正确答案:B四、 简答题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和类型。是一种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制定、实施和监控这种人力资源战略的过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的一致。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分成:1.累积型:用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2.效用型:用短期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3.协助型:介于累积型和效用型战略之间。2.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原则。工伤保险属于一种只有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单位就不能要求职工也承担部分工伤

8、保险费用。而要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人身损害的话,此时需要先申请进行工伤认定,那么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赔偿。而其中,往往会结合工伤鉴定的结果来确定应该享受怎样的工伤保险待遇。3.简述薪酬的作用。吸纳、维系、激励优秀员工是现代薪酬制度设计的战略目标。 1.补偿劳动消耗这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得到的薪酬的最本质的功能。 2.吸引和留住人才 3.保持员工良好的工作情绪 4.合理配置人力资本。4.试述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功能。(1)区分功能。企业文化造就独特的组织,也造就独特的个体;它区分了组织与组织,也区分了不同组织的员工。(2)导向功

9、能。同时对组织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与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都起导向作用。(3)约束功能。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非制度的软约束,是对严谨制度的平衡和补充。(4)凝聚功能。当企业文化被组织员工认可后,就成为一种黏合力,将其成员聚合起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5)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组织目标。(6)辐射功能。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发散,会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五、 论述题 (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1.案例分析题: (快下班的时候,客服经理李伟正收拾整理一天的文件,准备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张总走了进来) 张总:李伟,你

10、现在不忙吧?考核结果你也知道了,我想就这件事与你谈一谈。 李伟(无奈地):那我就来。 (总经理办公室,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李伟心神不宁地在张总对面坐下) 张总:李伟,绩效考核结果你也看到了(电话铃响,张总拿起了电话)喂,谁?啊, 李总呀,几点开始?好,一定! 张总:(通话用了五分钟。张总放下电话,笑容满面的脸重新变得严肃起来)刚才我们谈到哪里了? 李伟:谈到我的绩效考核结果。 张总:喔,你上一年的工作嘛,总的来说还过得去,成绩我就不多说了。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不足。李伟,尽管你也完成了全年指标,但你在与同事共处、沟通和保持客源方面还有些欠缺,以后得改进呀。 李伟:你说的“与同事共处、沟通和保持

11、客源方面还有些欠缺”具体指什么? (电话铃再次响起,张总接起电话) 张总:啊,李总呀,改成六点了?好好,没事,就这样。 张总(放下电话):李伟,员工应该为领导分忧,可你非但不如此,还给我添了不少麻烦! 李伟(委屈地):我觉得您可能对我有些误会,是不是因为在上次销售报告会议上我的提议与李部长发生冲突,弄得很不愉快 张总:你不要自己琢磨。你看看陈刚,人家是怎么处理同事关系的。 李伟(心想:怨不得他各项考核结果都比我好):张总,陈刚是个老好人,自然人缘好;但我是个业务型的人,比较踏实肯干,喜欢独立承担责任,自然会得罪一些人 张总:好了,李总又该催我了,今天就这样吧。年轻人,要多学习,多领悟! 李伟(

12、依然一头雾水): (张总自顾陪客人吃饭去了,留下李伟一个人愣在那里。) 问题:(1)本案例中描述的情况是绩效管理中的哪个环节?该环节在绩效管理中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在实施该环节前张总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3)你认为张总在与李伟谈话中应注意什么?答:(1)本案例中描述的情况是绩效管理中的反馈面谈。该环节在绩效管理中的目的有:让员工了解上个考核周期中的考核结果,作为改进其今后工作的依据;给下属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了解下属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并让员工确信企业可以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共同讨论下属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确定绩效改进计划。(2)该环节实施前应做好以下准备:管理人员的心理准备和资料准备。面谈之前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面谈员工的基本情况,估计其在面谈中可能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还要对职位说明书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员工做好准备。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员工,让员工有充分时间调整自己的心理,审查自己的工作。选择面谈时间和地点。一般员工面谈时间不超过1小时,管理人员面谈时间为23小时,面谈地点应相对安静,以免受到电话或来访者的打扰。(3)吴总与王明谈话中应注意:真诚,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谈话要直接而具体;双向沟通,多问少讲;提出建议性意见;和王明共同解决与工作相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