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9804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263 大小:1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_第1页
第1页 / 共263页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_第2页
第2页 / 共263页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_第3页
第3页 / 共263页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_第4页
第4页 / 共263页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_第5页
第5页 / 共2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2014.6)(2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级工程硕士课程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 主讲 李耀平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邮箱:yp_ 手机:13648850595 Q Q:805327241 二0一四年六月,讲 授 大 纲 绪论(2学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3学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3学时)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学时)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社会论(4学时)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3学时),讲 授 专 题,专题五 在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中,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哲学是科学家的支柱、脚手架、先遣队。 薛定谔 无论如何,自然科学现在已经发展到如此程

2、度,以致它再也不能逃避辩证的综合了。 恩格斯 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过程。 恩格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考 。 帕斯卡,哲 学 絮 语,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莱辛(德) 敢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不要怕问错了,错了就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 李政道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1.论科学精神的意蕴 2.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当代科学技术的

3、反思 4.论科技创新精神 5.也谈哲学超验思维的培养 6.试论科学起始于问题 7.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8.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 9.浅析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 10.自然观演变的轨迹追踪与启示 11.试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必然性与局限性,12.试探地缘环境的文化发生机制 13.析实践的对象化活动 14.论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 15.人与自然的分化与文明进程的演进 16.试析“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的互补性 17.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理性透视 18.正确评价悲观派与乐观派 19.合理吸取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 20.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 21.科学划界浅析 22.对 “观察渗透理论”

4、的再思考 23.为什么说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24.论科学技术的精神功能,25.科技创新中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互补 26.试析创造性思维的障碍 27.“方法比理论更重要” 28.简论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29.谈谈科学美学中的简单性原则 30.浅谈科学理论的证实与证伪 31.析科学理论社会确认的复杂性 32.简评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33.试探科学发展的途径 34.当前技术创新中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35.论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36.试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构 37.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一些浅见,38.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 39.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微 40.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

5、、原因及其对策 41.论知识社会化与社会知识化 42.论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 43.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44.传统经济面对新经济的挑战 45.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46.科技发展的文化背景分析 47.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48.科学传统与科学革命 49.科学发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追求 50.弘扬科学精神 掌握科学方法 51.浅谈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52.科学是“思想的自由创造” 5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 54.“无知精神”与“障碍在已知”的哲理 透析 55.知识、思想、精神的断想 56.“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57.超越经验世界的理性世界转向 58.独立

6、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59.精神家园的建构与归宿 60.论科学的功利价值与无功利价值 61.科学越轨行为的校正与控制 62.试论学术道德规范与道德底线 63.学术腐败的防范与治理 64.科研不端行为解析 65.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1)旧学说新学说(例:地心说 与日心说) (2)旧理论新理论(例:牛顿 力学与量子力学、相对论) (3)旧观念新观念(例:燃素 说与氧化说),专题一 科学技术的辩证发展与 科技人才的哲学素养,一、科学技术辩证发展的图景,(4)波普尔的试错法:P1TTEEP2 问题假说排除错误,建立新理论新问题 (例:粒子说波动说波粒二相性)证实证伪 (5)库恩的 “科学革命模式

7、”: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 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6)科技与社会互动(近代以来三次技术革命机遇的痛失与追赶) 科技“双刃剑”的反思:正能量与负能量,有人说,在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天敌, 没有不可战胜的东西了。 技术这把“双刃剑”随着技术越发展, 其正负效应越明显。 例如: 为了使农作物增产,大量使用了农药、 化肥,产量上去了,土壤却板结了,江河、 植物污染了; 氟里昂、基因、限塑、微信、微博等,汽 汽车、飞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快捷、舒适, 但其尾气的排放,也造成了大气层的严重污染;在将 人们把“速度”、“舒适”作为追求目标时,很少有 人会思考人类到底需要多快的“速度”与什么程度的 “舒适”,

8、这种“速度”与“舒适”,世界需要付出 多大的代价。 火药的发明开启了人类文明史新的篇章,改天 换地,劈山开渠,宝藏涌流,但与此同时,对“爆 炸力崇拜”的推进,坚船利炮、荷枪实弹、以致 发展到足以摧毁地球的原子弹、氢弹,并非是人类 的福音。,二、什么是自然 辩证法?,(一)产生的缘由 18731883年,恩格斯写 下了自然辩证法一书, 标志着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从思想和出发点来看: 恩格斯 (1820-1895) 关注自然科学的进展并研究之相关的哲学问题 2,从理论成果来看:自然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 3,从书中的预言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来看:(关于自然界的报复问题,关于科

9、学的高度专门化问题,以及考察科学思想的历史方法等) 4,总而言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并完成了重要的奠基性的工作,(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1、客观辩证法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 (1) 质 量 (15)无机 有机 (2)进化 退化 (16)原因 结果 (3)遗传 变异 (17)现象 本质 (4)偶然 必然 (18)精确 模糊 (5)运动 静止 (19)线性 非线性 (6)绝对 相对 (20)平面 立体 (7)突变 渐变 (21)离散 聚合 (8)个性 共性 (22)收敛 发散 (9)整体 部分 (23)正向 逆向 (10)层次性 系统性 (24)可逆 不可逆 (11)多样

10、性 统一性 (25)平衡 不平衡 (12)简单性 复杂性 (26)对称 非对称 (13)清晰 混沌 (27)组织 自组织 (14)有序 无序 (28)春夏秋冬变换, 日月星辰运动。,2、主观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本身充满了运动、变化、 联系、发展的辩证过程,在继承、丰富、 发展、突破、超越、扬弃、创新中,不断 实现自身的进化。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科学技术的辩证发 展并由此揭示自然界辩证发展过程的科学。,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按照其学科性质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的二级学科。 2、就其地位或学科位置,属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一个独立层次,是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中介和桥

11、梁。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相互并列。 4、自然辩证法又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 它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进行交叉, 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沟通,架设桥梁。,自然界的辩证法 (1) 自然界的进化过程 (客观辩证法) (2) 自然观的演变 (自然哲学) (3)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1)科学技术观:科技的价值、 功能、理论发展等 (2)科技方法论:理性方法、 经验方法、技术方法、非理 性方法 (3)科技与社会:运行、体制、 学派、经济、文化、教育、 政治等,自 然 辩 证 法,科学技术的辩证 法,(主观辨证法),(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四.研究范围与内容,科技方 法论,理性方法,非理

12、性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收敛法,比较法,数学法,判断、推理,证明、反驳,公理化方法,概念、抽象,分类法,灵感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想象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方法,侧向思维方法,信念 动机 个性 兴趣,情绪 情感 意志 气质,美感 爱好 心理卫生,经验方法,创造技法(发明法),实验法 观察法 调研法 检索法,问卷法 案例法 田野法 网络法,智力激励法 移植法 组合法,类比法 模拟法 联想法,综摄法 列举法 检核表法,体系结构,五、从哲学的本性看 科技人才的哲学素养,1、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是关于思

13、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学问。 (3)哲学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和智慧。 (4)哲学是一条路,我们常在上面走,却未曾注意、也不知是一条什么路。 (5)哲学只能是少数人懂的一门学问,多数人懂就不叫哲学。 (6)哲学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7)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烤不出面包” 。 (8)哲学没有答案,是无解的。凡是有明确答案的 都不是哲学,只能是科学。 (9)哲学是玄学,玄之又玄,不可捉摸,虚无缥缈。 (10)哲学是这个时代的弃妇和人们的梦中情人。 (11)罗素:“哲学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片无人区” (12)柏拉图:“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子学(先秦)经学(两汉) 玄学 (魏晋)理学(宋元

14、)实学(明清),哲学:聪明、智慧、贤达的学问。 Philosophy :爱智慧、追求智慧、探寻事理。 哲学是爱智慧、使人聪明的一门学问。 哲学是探索世界最本原、本质、一般、普遍 东西的学问。 苏格拉底的美诺篇,2、哲学的起源,康德:世上最让人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 我们头上满天的繁星;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温家宝曾对大学生说 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 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 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 有未来的”。,哲学探索世界之“公理”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追求真理性的普遍知识,回答是什么; 二是价值层面,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回 答应该是什么。,“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究天

15、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庄子,为了思想而思想, 为了学问而学问, 为了学术而学术, 无功利的追求。,每个人距离自己最远 尼采,叔本华:“拘泥于功利,我们的人生注 定要与痛苦和无聊结伴。功利不满足时会 感到痛苦,得到满足时又会觉得无聊,并 又陷入新的痛苦之中。只有无功利的追求, 使人从事的事业才会有更持久的动力” 。,3、哲学的追问,两 大 领 域:,4、哲学的功用,“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庄子: “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烤不出面包”,哲学是最没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哲学越是实用,哲学的含量就越少,就越不是哲学。 亚里士多德:“非实用性正是哲学优于其他一切学术所在” 。 哲学之大用:冯友兰说,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哲学就是人学或仁学。不懂得哲学,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哲学引领我们去追问生命的终极目标和意义,寻找安身立命的处所,找到幸福的源头活水,真正过上人的生活。构建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