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缺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90543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表面缺陷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不锈钢表面缺陷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不锈钢表面缺陷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不锈钢表面缺陷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不锈钢表面缺陷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锈钢表面缺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表面缺陷(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锈钢表面缺陷手册,浙江华业不锈钢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 第二部分:APL机组常见缺陷 第三部分:CRM机组常见缺陷 第四部分:CGL机组常见缺陷 第五部分:SPM机组常见缺陷 第六部分:STL、CTL机组常见缺陷 第七部分:BA产品特有缺陷 第八部分:仓储运输缺欠,钢厂流程,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线形鳞状折叠 山形鳞状折叠 边部鳞状折叠 热轧滑移 卷曲不齐 边裂 边部毛刺 边损 云状花纹 氧化皮残留 氧化皮缺陷 氧化皮咬入,点蚀 孔洞 热轧辊痕迹 热轧双面滑移 泡痕 表面粗糙 利辛 狭缝 板形不良,线形鳞状折叠,特征: 表面呈线形状剥落状态,有 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膜覆

2、盖;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 在轧制后表现出的形态,冷 轧后出现较细、两端为针状。 产生原因: 钢坯中附有夹杂物(主要是 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 经热轧或冷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产生工序: 炼钢 消除对策: 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山形鳞状折叠,特征: 钢卷表面象山形状剥落状态, 无固定发生位置。 产生原因: 板坯附有夹杂物,热轧辊转 动不良以及附有杂物而产生 缺陷,经热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产生工序: 炼钢、热轧 消除对策: 1、板坯表面进行修磨。 2、及时清理辊面或更换辊子。,边部鳞状折叠,特征: 在钢卷两面距离轧制边缘 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 状鳞状剥落缺陷,与轧制 方向平行。 产生原因:

3、热轧卷缩宽轧制时,钢卷 边部与大骨部的边缘辊法 兰强烈接触、板坯端面打 击伤痕等造成的缺陷。 产生工序: 炼钢、热轧 消除对策: 1、保证板坯边部的质量。 2、减少热轧时的侧压量。,热轧滑移,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 表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 烈接触并在开始卷取时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设定合理的卷取张力。,热轧滑移,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表 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烈接 触并在开始卷取时卷紧而产生。 产生工序:热轧 消除对策: 加强来料检查验收。,卷取不良,特征: 包括塔形、卷偏、松卷。热轧

4、钢卷卷取后 卷形不良,呈塔形状,或者钢卷卷取时边 部未对齐,没有卷紧。 产生原因: a.热轧卷卷取时导向不良,对中不良, 边部未对齐,产生了偏移; b.形状不良,钢带有镰刀弯。 产生工序:热轧、HAPL 消除对策: a.加强来料检查验收。 b.机组生产时控制好卷取EPC。,边裂,特征: 在轧制过程带钢边部产生的边裂是垂直于 表面且贯穿整个板带厚度的位于边部的纵 向裂纹,在厚板轧制时,也会出现于轧件 的一处或多处裂口,很容易肉眼识别。冷 轧制时容易发生 断带。 产生原因: 边裂易出现在连铸板坯或热轧制过程。 这类缺陷的形成在于板坯边部的振痕或板 坯边部的粗糙,也在于轧件边部的局部区 域受到超过它

5、的强度极限的应力。此外, 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边部温降过大。造成 局部相组织改变,发生应力变化引起的裂 口。 产生工序:热轧 消除对策: 原料切边生产。,边部毛刺,特征: 热轧卷边部的边丝、毛刺。 产生原因: 钢卷存在镰刀弯,边部与立 辊强烈接触,造成边部边丝、 毛刺。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打磨边部或切边。,边损,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 碰伤等发生的边缘部伤痕。 产生原因: 因碰撞、积压、跑偏在边部 发生伤痕。 产生工序: 热轧、BAF、AP(H) 消除对策: 1、原料验收要求外三圈单边塔形小于10MM。 2、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将内圈垫平。 3、AP(H)调校

6、CPC装置和活套小车水平度。,边损,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碰伤等 发生的边缘部伤痕,带钢边部呈现出程度 不同的损伤 . 产生原因: 由于钢卷不同程度内塔形、层间塔 形、外塔形以及溢出边等因素;钢卷入 库后频繁倒垛,运输中转环节多,吊夹钳 或其它外物碰伤边部 ;因碰撞、积压、 跑偏在边部发生伤痕。 产生工序:热轧、BAF、HAPL 消除对策: a.原料验收要求单边60mm(内外三 圈80mm)。 b.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 将内圈垫平。 C,HAPL调校CPC装置和活套小车水平 度。,云状花纹,特征: Ni钢种上发生的云状的花纹。 产生原因: 热轧黑皮卷时,碰到(结露、 雨

7、水、海水)或热轧时采用 水冷冷却,在APH后发生。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钢卷捆包,防潮、防水。,氧化皮残留,特征: 带钢表面产生的黑色、无规 则的氧化物,呈黑色的点状。 产生原因: 因热轧表面粗糙、除鳞不良、 酸洗不干净、速度过快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AP(H) 消除对策: 1、控制除鳞设备。 2、控制酸洗工艺 。 3、降速。,氧化皮缺陷,特征: 在热轧下表面及头尾部发生 较多,缺陷形状呈椭圆形, 并且有凹下状。 产生原因: 板坯的一次氧化皮和热轧的 二次氧化皮没有被除鳞去除, 在轧制时又被压入到钢卷的 表面上,经酸洗后呈现的状 态。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加强板坯修磨和

8、热轧除鳞的 效果。,氧化皮咬入,特征: 在AP(H)时板表面部分咬 入了氧化铁皮。 产生原因: 因钢坯表面粗糙,在热轧过 程中二次氧化皮未除净被压 入金属基体中,一般发生在 带钢头尾部。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1、减少板坯表面氧化皮厚度。 2、控制热轧压下量与除鳞效果。,点蚀,特征: Cr系热轧卷经APH后局部或 全面出现点状的腐蚀坑点。 产生原因: 铁素体钢在热加工过程中, 造成碳化物析出,因不及时 投料生产,长期放置空气中 造成氧化或腐蚀而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APH 消除对策: 计划及时安排投料生产。,孔洞,特征: 非连续的、贯穿带钢上下表面的缺陷。 产生原因: 板坯内的裂缝

9、或气泡或夹杂在轧制时裂开, 也有的在轧制时咬入了异物 ;在轧制过程 中,带钢断面局部疏松,该处的应力超过材 料的变形极限(如塑性),带钢越薄,其现 象越明显。 产生工序:炼钢、热轧 消除对策: 加强酸洗机组来料验收。,热轧辊痕迹,特征: 有间隔地无覆盖的凹状缺陷。 产生原因: 因咬入杂物,材料熔敷等原 因,使轧辊上产生的凹形伤 痕印在带钢上。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及时清理辊面或更换辊子。,热轧双面滑移,特征: 缺陷沿轧制方向呈直线分布, 两头尖、中间浅或无,颜色 发白中部断开。 产生原因: 冶炼时出现纵向的裂纹,经 热轧后被延伸产生。 产生工序: 冶炼、热轧 消除对策: 1、加强来料

10、AP(H)检查验收。 2、把原料质量及时地通过销售部反映给供应商。,泡痕,特征: 带钢表面出现鼓起,形态与 气泡相像。 产生原因: 板坯内有大型夹杂物或残留 气泡,经热轧后延伸产生。 产生工序: 冶炼、热轧 消除对策: 1、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2、连铸时应搅拌均匀,避免有气泡产生。,表面粗糙,特征: 热轧卷表面粗糙状况的残留, 表面不均匀,全面或局部的 表面粗糙。 产生原因: 由于加热炉内环境状况不同, 板坯表面受其影响而发生。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控制加热炉内环境状况,采 用多道次轧制工艺。,利辛,特征: 利辛是400系列钢种特有的 特性,加工后表面出现条状 色差,与带钢轧制方向平

11、行。 产生原因: 在板坯表面易产生排列整齐 的柱状晶,这些柱状晶在轧 制时沿轧制方向上延伸。 产生工序: 冶炼、热轧 消除对策: 1、提高BAF的退火温度,延 长保温时间。 2、增加中间退火次数。,狭缝,特征: 在钢卷的正反两面距离热轧 卷边缘20mm内,在钢卷全 长上产生连续、断续的线状 缺陷,在热轧的上表面较宽。 产生原因: 在热轧过程中因轧制引起的 侧面压缩纹转入宽阔面,热 轧卷的缩宽轧制造成,钢带 延伸时宽度不变。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合理控制板坯的宽度与侧压 量。,板形不良,特征: 热轧卷边缘部、中间部呈波 浪形,以及在带钢长度方向 发生弯曲,及板形不良的状 态。 产生原因

12、: 热轧辊凸度曲线不合适、原 板坯的热凸度不良、压下和 张力不匹配等因素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热轧的张力和压下量的合理 匹配;采用合理的热轧辊凸 度。,第二部分:APL(酸洗退货)机组常见缺陷,APL划伤 APL压入 炉内辊压入 电击伤痕 火焰花纹 LPG斑点 擦拭器痕迹 冷却皱纹 430黄斑 酸洗不良 酸洗花纹 欠酸洗 过酸洗,氧化铁皮残留 刷印 脏污 氧化灰残留 挤干辊花纹 筋条拉伸 斑点花纹 卷取折痕 擦伤 边损 卷偏,APL划伤,特征: 在APL发生的,与轧制方向平 行的线状伤痕。 产生原因: 1、辊子转动不良或设备位置不当、异常造成; 2、板形不好通过狭小设备空间时造

13、成; 3、带钢位置偏移发生。 产生工序: APL 消除对策: 1、调校辊子传动或设备位置(如调节电解段电极间隙)。 2、改善带钢板形。 3、调整张力或冷却风压。,APL压入,特征: 因APL辊子产生的有固定间 距或无固定间距的凹形伤痕。 产生原因: APL各种类型的辊子附有杂 物压入,或脏物、虫子压入。 产生工序: APL 消除对策: 1、清理辊子周围环境或根 据辊子周期查找并清理相应 辊子表面。 2、换表面光洁的辊子。 3、加强冷却段排气压力。,炉内辊压入,特征: APL通板时,在下表面出现 的凹形伤痕,并以炉内工作 辊间距出现。 产生原因: 炉内支撑辊因表面粗糙伤痕 和异物压入在带钢表面。

14、 产生工序: APL 消除对策: 打磨或更换炉内辊。,电击伤痕,特征: 带钢表面存在电击火花放 电造成的伤痕,类似氧咬。 产生原因: 板形差与电极相碰撞产生。 产生工序: APL 消除对策: 1、轧机应保证良好的板形。 2、调整酸洗段的张力。,火焰花纹,特征: 局部淡黄色或淡白色的花纹, 象云状,多发生在冷卷。 产生原因: 退火炉烧嘴局部火焰过长或 燃烧不充分造成。 产生工序: APL 消除对策: 1、调整烧嘴状态。 2、适当降低工艺速度。,LPG斑点,特征: 在带钢表面上出现点状且缺 陷本身中间有黑点,外圈呈 白色的斑点花纹。 产生原因: LPG中含油、气、水含量偏 高;汽化温度波动较大;生 产时LPG使用压力不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