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8261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旋式压缩机的拆装稿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压缩机的拆装说课稿 濉溪职教中心 李丽娜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省淮北市濉溪职教中心的一名汽修老师,李丽娜。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拆装,说课内容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 教材分析首先,说教材:本课为高等教育出版社汽车空调维修技能训练主题二中资源1的内容,时间为2课时。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整个课程的一个基石,也是学生学习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体会“工作岗位”分工的不同。二 、说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中职二年级汽车应用与维修班级的学生,汽车空调是必修课。班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我

2、总结如下:1.对汽车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已经学习过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等专业课的基础之上来学习本科内容的,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的时间相对来说较短。3.喜爱动手实践活动,而且动手实践能力强,可塑性高。4.面对就业的压力,在专业方面有追求和需求。依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压缩机的拆装步骤(2).熟悉压缩机的内部结构(3).掌握拆卸与安装步骤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压缩机的拆卸与安装步骤(熟悉工具选用)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前适应工作时工作岗位的分工不同,并在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作为作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在课堂中实现三个转

3、化:1. 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 实现角色转化:学生到员工3. 实现学习到生产的转化第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涡旋式压缩机拆卸与安装难点:压缩机的检修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仅注重理论,更注重引导能力发挥,通过视频播放以及3D动画演示实现第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教法主要为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三结合,充分突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做”与“学”互相渗透。学法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下面我重点的说下第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2分钟:本节课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考勤和小组分工,虽然只有两分钟,但在这两分钟里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根据学生特点,分组,分组合理,也会给课堂

4、的效果增色不少。引入新课 3分钟 :为了引入部分的精彩性,出乎学生的意料,我这节课上,我选择了与平常不一样的装扮,在胸前挂了一个心形的图片,在我进课堂的时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的自我的猜测,进而提出疑问,教师“借题发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汽车空调的“心脏”压缩机新课内容自主学习 30分钟 学生的特点是对理论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根据认识规律,我在理论的讲授上主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教师辅助以“理论三部曲”:播放涡旋式压缩机特点最明显的图片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播放3D动画演示最后播放结构拆装的视频 “理论三部曲”走完后,加深了学生的印

5、象,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刻的了解了压缩机的结构,为实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训小组分工 35分钟 小组分好的基础,将权力下放给组长,让学生自己安排组员的任务分工:组长1名,操作员2名,评分员1名,录像员1名,检验员1名 ,在小组里,每个成员均实现了有事做。老师为已经提前为实训做好准备,有任务书,评分表,实训专用工具箱,录像设备。进行实训,教师强调安全生产,走动指导。在实训结束时,让打分员进行打分,评价。总结作业 10分钟 在总结环节上,我将以往教师总结这个环节进行了创新,让小组总结,并以成果展示的形式,小组完成,目的:不仅让学生在思考中自我升华所学的内容,也让学生体会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和集体智

6、慧的力量。下面是两张学生成果展示的图片,在作业的环节上,为了进一步深化我们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也进行了创新,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用手机录像,为了课下的“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很好的温习所学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换学习,也引导了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两个实现:实现了课堂上没法实现的小组间的互动, 实现了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的尝试最后我说下教学反思:课前反思:思考引入新课的形式:教师胸前贴一张心形图片,吸引学生眼球。思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引入新课、理论解释、实训操作、学生成果展示、作业布置。创新总结环节,交给学生;创新作业,合理引导学生使用手机问题。课后反思:教学环节的两个创新起到了理想的效果,理论讲授实现的“三部曲”,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思考”: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点与学生的需求转变员工的需求在课堂的渗透教学无止境,在这个平台上,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