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80013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裘祖荣2-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钢的热处理 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金属整体或表面组织,获得所需性能。 二、种类 1、普通(整体)热处理: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电解加热、渗碳、氮化、碳氮共渗 3、其他热处理,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2,(1)退火:加热、保温、随炉冷却 目的:硬度、塑性、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 一般安排在锻造、铸造之后,粗切削加工之前,以消除前一工序产生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工序做好组织准备。 (2)正火:加热、保温、空气冷却 目的:同退火,较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和硬度退火) 正火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相同性能要求优选正火)。 退火和正

2、火为预备热处理,可以改善切削性能。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钢零件,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3,(3)淬火:加热,保温,水、油或盐水冷却 目的: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强化材料。但淬火后,出现内应力,材料变脆,须回火。 淬火是强化钢的最重要的方法。重要的结构件,特别是动载荷与摩擦力作用下的零件,以及各类工具都要进行淬火。 方法 单介质淬火 内应力大或淬透性差,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形状简单工件。 双介质淬火 相对较小的内应力和较高的淬透性,操作复杂,主要用于中等复杂形状的高碳钢工件和较大尺寸的合金钢工件。,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4,(4)回火:零件淬火后,加热至临界温度

3、之下,保温,以一定速度冷却。 目的: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调整性能,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硬度。(常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 回火工艺的种类: 低温回火(150250C) 应力和脆性, 韧性和塑性,保持高强度和耐磨性(5862HRC);多用于工具、模具、轴承及表面淬火件。 中温回火(350500C) 应力和脆性, 韧性和塑性, 硬度(3550HRC)和耐磨性;多用于弹性元件。 高温回火(500650C) 可完全消除淬火应力,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一般(2535HRC)。 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重要的尤其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轴、连杆、齿轮等)的最终热处理,以及表面淬火件、某些精密零件和工具的预

4、备热处理。,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5,(5)表面热处理:仅对钢的表面进行加热和冷却而不改变其成分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提高零件的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淬火)方式: 感应加热: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对零件进行加热,并通过控制电流频率得到不同的淬硬层深度。 火焰加热:利用火焰加热工件表面,然后立即用水喷射冷却。调节烧嘴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即可得到不同厚度的淬硬层。,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6,(6)化学热处理 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其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目的:提高钢件表层的耐磨性、耐蚀性、抗氧化性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

5、能。 按表面渗入元素的不同,分为渗碳、氮化、碳氮共渗、渗硼、渗硅、渗金属等种类。,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7,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的比较,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8,FeFe3C相图,9,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45号钢加热到840C,以不同方法冷却后的力学性能,10,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零件的工艺路线一般为: 毛坯锻造(或轧材下料)退火或正火粗加工调质(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精加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淬火应力)磨削加工。,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加热时间短,变形小,硬度高,脆性低,生产率高,易机械化、自动化,适宜大批量生产;但设备昂贵,且难以处理复杂形状零件。,主要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制造的零

6、件(如40MnB 、 40Cr 、 40、 45等)。,11,同感应加热相比,火焰加热表面淬火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但生产率低,质量难以保证(易过热)。主要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大型零件。,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12,气体渗碳法示意,渗碳零件的工艺路线一般为: 毛坯锻造(或轧材下料)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磨削加工)。,适用:低碳钢、低碳合金钢,如15、20、20Cr、20CrMnTi等。渗碳后的工件还需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保证表硬(5864HRC)芯软。,13,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气体氮化,一般在500570C以下进行。结束后随炉降温至200C以下,停气出炉。 氮化温度较低,零件产生变形较小,疲劳强度高,很好的耐蚀性,更高的硬度6872HRC和耐磨性、热硬性 。氮化后不需热处理。但氮化层薄而脆,不耐冲击和振动,且过程工艺复杂,时间长,成本高。 一般用于耐磨性和精度都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或要求耐热和抗腐蚀的耐磨件,如发动机气缸、排气阀、内齿轮、精密丝杠、模具等。 渗氮零件的工艺路线一般为: 毛坯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去应力退火粗磨镀锡(非渗氮面保护)渗氮精磨或研磨。,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