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974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阎羡功 陈军 主编 第九章:亚洲(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勤劳的亚洲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劳动,开发了这块辽阔肥沃的土地,创造了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国的黄河

2、流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伊拉克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世界著名的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世纪,亚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第九章: 亚 洲,亚 洲 地 图,东帝汶,一、亚洲,塞浦路斯,黎巴嫩,巴勒斯坦,第一节 亚 洲 概 况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东半球的东北部 2.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 3.国家构成:49个国家和地区 4.矿物:种类多,石油、煤、铁、锡、储量居世界前列 5.亚洲的海岸线、岛屿、海峡: 海岸线:6.99万公里,曲折而漫长 半 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勘察加半岛 边缘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

3、南海 海 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 马六甲海峡 6.地形:地势高,山地高原占3/4,平原占1/4 7.气候: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 总人口38.8亿(2004年)人口,在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2.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 : 有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白种人、棕色人、黑种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 3.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在亚洲 : 黄河流域、印度流域和两河(幼发拉底河

4、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第二节 亚洲的经济环境及发展 一、亚洲的农业 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业地域类型:水田集约化、旱田、游牧半游牧、 种植园、迁移农业 二、亚洲的工业 亚洲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 西亚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三、亚洲的交通运输业 亚洲的交通各地发展不一。,四、亚洲的经济贸易 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过去几十年,由于自身的条件和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东亚和东南亚的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亚洲是一个多样化的地区,在

5、此有大量发展中国家与高度工业化的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经济体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并存。 整个亚洲的发展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在世界经济中充满希望。,第三节:亚洲的主要地区 一、东亚 1.东亚指亚洲东部。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5亿多(2006年)。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A韩 国 一、地理位置:朝鲜半岛南半部 二、战后经济发展: 1恢复重建期(1945-1961):美国干预 没收资产 土地改革 2经济高速发展期(1962-1979) 3经济调整和稳步增长期

6、(1980-今) 三、主要产业部门及其分布 四、外贸港口:釜山、仁川、群山、木浦、浦项、济洲湾,主要港口,釜山港(BUSAN):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釜山湾内,面临朝鲜海峡,韩国最大的港口。,仁川港(INCHON):位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中段江华湾内,为首都首尔的外港。,B日 本 一、地理位置: 亚洲大陆东缘、西北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 二、自然状况:面积小、自然状况复杂,独具特色 三、战后日本经济:恢复重建期-高增长期- 低速增长期-泡沫时代-缓增今 四、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及特点 五、主要的工业部门 六、日本的外贸及交通运输,主 要 港 口,千叶港(CHIBA):日本最大的工业港口,出口钢铁、机械、

7、化学药品和重油; 进口石油产品、原油、铁矿、煤炭。,名古屋港(NAGOYA):日本中部最大的海洋门户,出口汽车及其零部件、机械; 进口木材、矿石、粮食、棉花。,横滨港(YOKOHAMA):日本天然良港,最大贸易港,以输出业务为主;,大阪港(OSAKA):出口钢铁、金属制品、家电、工艺品; 进口煤炭、铁矿石、铁。,东京(TOKYO)港 :出口货物为钢铁、船舶、汽车、家用电器、化工产品及纺织品等 ; 进口货物有煤、石油、机械设备、食品、木材、粮食、肉类及砂糖等。,北九州港(KITAKYUSHU):距离釜山港及中国上海、青岛、大连港较近。 出口货物以钢材、水泥、化肥为主, 进口货物有粮食、煤炭、石油

8、、铁矿石等。,位 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和伊里安岛西半部组成 国 家: 越、老、柬、泰、缅、新、马、印、菲、文、东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尼,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 人口密度最高国家是新加坡;人口最少国家是文莱。 海 域: 属太平洋的有:班达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 属印度洋的有:蒂文海、安达曼海 交通位置: 地处太、印两大洋连结亚非欧的十字路口,二、东南亚:,东盟国家分类: 1.新兴工业国家: 新加坡、文莱等 2.中等收入国家: 马、泰、印、菲 3.低等收入国家: 老、柬、缅、越 新 加 坡: 1、地理位置:世界海运的要冲 2、出口主导型经济 3、主要产业部门

9、: 制造业、电子产业、炼油、造船、旅游、交通外贸,安达曼海,泰国湾,(一)、位置: 指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亚洲南部地区 (二)、经济发展概况: 1. 南亚历史悠久:15世纪前是世界上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之一 2. 1498年后,西方入侵,经济跃入低谷 3. 南亚主导经济部门: 农业 (三)、对外贸易: 水平低,长期逆差,外债负担重,三 南 亚,印 度: 铁路运输占主; 孟 加 拉:水路运输占主; 斯里兰卡:公铁兼重,(四)、交通运输:,(一)、位 置: 位于三洲五海之间, :亚、非、欧三洲;接壤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 (二)、世界能源中心 (三)、经济发展特点: 1.石油输出国

10、特点: a:命脉; b:顺差; c: 多元化 2.非石油输出国: a:农牧业; b:巨额逆差;c:邻国关系 3.西亚主要港口: 吉达、延布、法奥、阿巴丹、多哈、迪拜,四、西 亚,五、中亚地区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东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西边与俄罗斯联邦、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 中亚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塔吉克、卡拉卡尔帕克等世居民族。 六、北亚地区 北亚地区主要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 。 P275 思考题2,3 2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列举亚洲各主要港口的进出口货物。,列举亚洲各主要港口的进出口货物 釜山(

11、BUSAN) 港:主要进口产品有原油、煤、焦炭、原棉、原糖、铝、原木等; 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子、纺织品、钢铁产品、化工、汽车、 船舶、机械等。 东京(TOKYO)港:主要出口货物为钢铁、船舶、汽车、家用电器、化工产品 及纺织品等; 进口货物主要有煤、石油、机械设备、食品、木材、粮食、 肉类及砂糖等。 曼谷(BANKON)港:主要输出大米、天然橡胶、锡矿砂、钨、柚木等; 输入机械、纺织品等。 孟买(BOMBAY)港:主要出口纺织品、大米、花生、黄麻等; 进口原油、工业设备等。 吉达(JEADAH) 主要出口货物为石油、皮张及杂货; 进口货物主要有水泥、食品、车辆及工业品等。,(课文内容扩充) 中日关系研究, 对战争拒不认罪的深层反思: - 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国民性格的分析 协调和谐的自然观 集团主义的人际观 恃强凌弱的民族观,日本老兵为二战阵亡将士招魂 (一),日本老兵为二战阵亡将士招魂 (二),靖国神社,参拜仪式,小 泉 正 步 走 进 参 拜 堂,德国总理: 勃兰特 在遇难犹太人墓前下跪.,鲜明的对比,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强则和,弱则欺!,一九七二年毛泽东主席接见田中角荣首相,町村信孝 -日本外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