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8490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测试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林德杰 1.0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1.1 测量的概念和定义 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 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 1.4 测量方法,1.1 测量的概念和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任何不同的研究对象,如要从数量方面对它进行研究和评价,都是通过测量代表其特性的物理量来实现的。 1.1.1 测量的基本方程 测量是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也称为单位量)与被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设被测量为 ,单位量为 ,测量结果的数值 为: 换算因数: 例如:1安培1000毫安,1000就是换算因数。,1.1 测量的概念和定义,1.1.2 单位制和单位 为了对同一被测量在不同的时间、地

2、点进行测量,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必须采用公认的而且固定不变的单位。为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科学文化交流,测量单位的确定和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单位制的种类很多,由于国际单位制(代号SI)具有严格的统一性、突出的简明性与广泛的实用性,是生产、科研、文教、贸易和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统一单位。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及其单位。,1.1 测量的概念和定义,1.1.3 测量仪表的基本功能 测量过程实际上是能量的变换、传递、比较和显示的过程。 测量仪表应具有变换、选择、比较和显示四种功能。 变换功能 变换是指把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变成便于传输或处理的另一种物理量的过程。 选择功能 测量仪表应具有选择有用信号,抑制其它

3、一切无用信号的功能。 比较功能 要确定被测量 对标准量 的倍数 ,比较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显示功能 显示功能是测量仪表的基本功能之一。,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1.2.1 仪表的基本性能 评价仪表的品质指标是多方面的,作为仪表的基本性能,主要是衡量仪表测量能力的那些指标,如精确度、稳定性、测量范围、输入输出特性等。 1.2.1.1 精确度 说明精确度的指标有三个: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精密度 精密度表示仪表指示值的分散程度。 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仪表的指示值(简称示值)偏离被测量真正值的程度。 精确度(简称精度) 精确度是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综合反映。,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

4、性能,1.2.1.2稳定性 稳定度 稳定度是由于仪表内部某些随机变化的因素引起的。例如仪表内部某些因素作周期性变化、飘移或机械部分的摩擦力变化等引起仪表的示值变化。通常它以精密度的数值和时间长短一起来表示。 环境影响 使用仪表时的周围环境(如室温、湿度、大气压、震动等)条件变化引起仪表示值变化,以及电源电压、波形、频率等工作条件变化引起仪表示值变化,统称为环境影响,用影响系数表示。,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1.2.2 测量仪表的结构 测量仪表(测量系统、传感器等)由若干环节组成。根据各个环节(或变换元件)的联接方式不同,仪表就有不同的组成结构。 1.2.2.1 直接变换型结构 1.

5、2.2.2 平衡变换型结构 1.2.2.3 差动变换型结构,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1.2.2.1 直接变换型结构 直接变换型仪表由几个组成环节串联连接而成,信息的变换只沿一个方向进行,是一个开环系统,见图。 设各组成环节的传递系数为 ,整个系统的传递系数 为:,图1-2 直接变换型结构,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1.2.2.2 平衡变换型结构 平衡变换型结构有两个变换回路,见图。 由图可见,平衡变换型结构的仪表形成一个深度负反馈的闭环系统。,a)平衡变换型结构 b)等效简化电路,图1-3 平衡变换型结构,1.2 测量仪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能,1.2.2.3 差动变换型结构

6、 差动变换型结构由 、 和 三个回路组成,见图1-4。 差动变换型仪表的灵敏度较高。,图1-4 差动变换型结构,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1.3.1 静态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1.3.1.1 静态特性 在测量过程中,当输入信号 不随时间变化( ),或者 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时,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 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仪表的静态特性。仪表的静态特性可用高阶多项式代数方程表示: 式中, 为输入信号; 为输出信号; 为零位输出或零点迁移量; 为仪表的灵敏度; 为非线性项的待定系数。,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1.3.1.2 静态性能指标 表征仪表静态特性的指标有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和滞环四个指

7、标。 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测量仪表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对输入变化量之比,即: (1-10) 它是仪表静态特性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测量仪表的灵敏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1)灵敏度为常数; (2)灵敏度随被测量 的增加而增加; (3)灵敏度随被测量 的增加而减小;,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2.线性度 线性度是指仪表的实际静态特性曲线偏离其理论拟合直的程度。由下图可见,仪表非线性误差的大小与理论拟合直线有关,对同一条静态特性曲线,若理论拟合直线不同,计算所得的非线性误差会差别很大。,图 1-5 不同理论拟合直线所对应的线性度 (a)理论线性度 (b)端基线性度,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

8、,几种理论拟合直线的方法: 理论线性度、独立线性度、端基线性度、平均选点线性度和最小二乘法性度等; (1)理论线性度 理论线性度又称为绝对线性度; (2)端基线性度 把仪表多次测量同一值的实际数据的零点输出平均值和满度输出平均值连成的直线作为理论拟合直线; (3)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 最小二乘法线性度的拟合精度最高,但其计算也最烦琐,在测试数据较多时,最好用计算机进行计算。,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3.滞环 滞环表示仪表的正向(上升)和反向(下降)特性曲线的不一致程度,用滞环误差来表示,见图1-6。 滞环误差主要由于仪表内部的弹性元件、磁性元件和机械部件的摩擦、间隙以及积尘等原因而产生

9、。,图1-6 滞环误差,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4.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仪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测量时所得到的静态特性曲线的不一致程度,也用重复性误差表示,见图1-7。特性曲线一致,重复性好,重复性误差小。,图 1-7 重复性误差,1.3.2 测量仪表的动态特性 当输入量是时间的函数时,仪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仪表的动态特性。 任何仪表都有时间常数 和时延 ,可用一阶或二阶加时延环节的特性来描述仪表的动态特性。因此,当仪表的输入量随时间变化很快时,其输出量跟不上输入量的变化而存在较大的偏差。 仪表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输入量随同一时间变化的曲线之偏差称为仪表

10、的动态误差。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由于时间常数 和时延 引起仪表的动态误差是比较大的。 为提高测量精度,减小动态误差,应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选择仪表的动态特性。,1.3 测量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1.4 测量方法,1.4.1 概述 测量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测量任务提出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技术指标,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仪器或装置,然后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测量时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根据测量条件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根据测量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根据测量方法来

11、分为直线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根据测量方式来分可分为直读式测量、平衡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下面根据后两种分类方法对测量方法进行研究。,1.4 测量方法,1.4.2 按测量方法分 1.直接测量 用预先按标准量标定好的仪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或用标准量直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被测量之值,叫做直接测量。 2.间接测量 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量几个与被测量有确切函数关系的物理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求出被测量之值,叫做间接测量。 3.组合测量 在测量中,使各个未知量以不同的形式组合(或改变测量条件来获得这种不同的组合),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然后求解一组联合方程而求得被测量的数值,叫做组合测

12、量。通常在实验室中使用。,1.4 测量方法,1.4.3 按测量方式分 1.直读式测量 直读式测量是根据仪表(仪器)的读数来判断被测量的大小,而作为单位的标准量具并不参与比较。 2.零位式测量 零位式(又称补偿式或平衡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已知的标准量直接与被测量比较,若有差值用零仪表来指示,当指零仪表指在零位时,说明被测量等于标准量,然后用标准量之值决定被测量之值。 用这种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标准量具装在仪表内,在测量过程中,标准量直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例如用电位差计测量被测电动势就是这种测量方法。,1.4 测量方法,直流电位差计测量原理 电位差计的简化电路见图1-8 。 图中,RP1 调

13、整工作电流用, 是工作电源电动势, 是标准电阻, 是标准电池电动势,RP2是工作电位器, 其阻值为 ,P是高灵敏度检零仪表。,图1-8 直流电位差计原理图,直流电位差计测量原理,第一步:校准工作电流 将开关K合在“N”的位置上,然后调节工作回路的电位器 ,使检流计P的指示为零,此时工作电流在标准电阻 上的电压降与标准电池电势 相等, 因为 为标准电动势, 为标准电阻,两个都是已知标准值,所以此时的电流为仪表刻度的规定值。,直流电位差计测量原理,第二步:测量未知热电势 工作电流校准以后,就可以将开关K合到“X”位置上,这时校准回路断开,测量回路接通,移动滑动触点A的位置,直至检流计也指示为零,此

14、时便得: 于是被测热电势得到准确的测定,即由A点位置来确定 。,直流电位差计测量的特点,直流电位差计测量的特点: 被测电动势用 、 和 三个标准量来表示,而这三个标准量的精确度都可做得很高,故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 读数时指零仪表P指零,说明指零仪表P支路电流 。也就是说,读数时,不向被测电路吸取能量,不影响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所以不会因为仪表的输入电阻不高而引起误差。 由于测量过程中要进行平衡操作,其反应速度较慢,故不适合测量迅速变化的信号,只适用于测量缓慢变化的信号。 这种测量方法在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4 测量方法,3. 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综合了直接式测量和零位式测量的优点。 它将被测量 与已知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得到差值 ,然后用高灵敏度的直读式仪表测量微差 ,因此可得到被测量 ; 由于微差 , ,虽然直读式测量仪表测量 时,精度可能不高,但是测量 的精度仍然很高。 微差式测量方法的优点是反应快,测量精度高,既适用于测量缓变信号,也适用于测量迅速变化的信号,因此,在实验室和工程测量中都得到广泛应用。,Do you have made a progress today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