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7680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基础2z税收制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基础,第二章 税收制度,第一节 税收制度与税法,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第三节 税收分类,*第四节 税收负担,*第五节 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第六节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税制改革,本章主要介绍了税收制度与税法、税制的构成要素、税收的分类、税收的负担、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和我国税制的改革。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税收制度的概念、税制的构成要素、税种的分类,了解税收负担和税制建立的原则,了解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和税制改革的方向。,税收基础,二、税法的概念,第一节 税收制度与税法,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一节,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

2、史时期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的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税制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包括税收法规、税收条例、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等;狭义的税制主要是指税收法规和税收条例,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税收制度是税务机关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也是纳税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准则。,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一节,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一节,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一节,税收制度作为调整政府与纳税人分配关系规范,是实现税收职能、发挥税收作用的需要。,二、税法的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一节,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3、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一般都由若干要素组成,主要有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了解这些要素的构成有助于全面掌握和执行税法的规定。,二、征税对象,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四、减税、免税,三、税率,五、纳税环节,七、纳税地点,六、纳税期限,一、纳税人,(一)纳税人概念,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无论什么税都有关于纳税义务人的规

4、定,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负担和法律责任。,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纳税人,(一)纳税人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纳税人,(二)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在实际纳税过程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代扣代缴义务人、负税人和纳税单位。一般情况下,国家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是直接发生纳税关系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简化征税手续,减少税款流失,需要由和纳税人发生经济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代国家扣缴税款,即代扣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纳税人,(二)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1.代扣代缴义务人,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交纳的企业或单

5、位。 对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向其颁发代扣代缴证书,明确其代扣代缴义务。代扣代缴义务人必须严格履行扣缴义务,对不履行扣缴义务的,税务机关应视情节轻重予 以适当处置,并责令其补缴税款。 如个人所得税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一、纳税人,(二)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2.负税人,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纳税人和负税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税款的最终承担者或实际负担者。,一、纳税人,(二)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3.纳税单位,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

6、合。所谓有效就是为了征管和缴纳税款的方便,可以允许在法律上负有纳税义务的同类型纳税人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填写一份申请表纳税。,二、征税对象,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课税客体”。它是税法中规定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目的物或行为,即征税的客体,指明对什么征税。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有:计税依据、税源、税目。,二、征税对象,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又称税基,它是计算税款的依据。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二、征税对象,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在表现形态上有两种,如下表所示:,一般而言,从价计征的税收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

7、据;从量计征的税收是以征税对象的重量、容积、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二、征税对象,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税源,税源指税收的来源或税收的源泉,即税收的最终来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总是当年新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能够成为税源的只能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工资、资金、利润、利息等。,二、征税对象,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三)税目,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简单、明确,没有另行规定税目必要,如房产税、屠宰税,等等。但是,从大多数税种来看,一般课税对象都比较复杂,且

8、税种内部不同征税对象之间又需要采取不同的税率档次进行调节。这样就需要对课税对象作进一步的划分,做出具体的界限规定,这个规定的界限范围,就是税目。,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我国税率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政需要,产品的盈利水平和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国家、部门、企业的利益为目的,做到合理负担,取之适度。,税率的设计原则如下表所示:,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

9、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税率。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比例税率,1.产品比例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即一种(或一类)产品采用一个税率。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增值税等都采用这种税率形式。在产品比例税率中又可分类、分级、分档确定税率,如消费税中,酒按类别设计税率,卷烟按级设计税率,原油按档次设计税率等等。,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比例税率,2.行业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即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税率。它一般适用于营业收入的征收,如建筑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企业税率为8%。,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一)比例税率,3.

10、有幅度的比例税率,有幅度的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在这个幅度内,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税率。如娱乐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20%,在此幅度内,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税率。,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即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包括最低税率、最高税率和若干级次的中间税率。也就是说,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

11、平问题。,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以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例2.1纳税人赵某,今年应纳税所得额3 500元,如实行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解答:,3 50020%=700(元),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例2.2纳税人钱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 501元,如实行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解答:,3 50128%=980.28 (元),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

12、超额累进税率就是对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应纳税的累进税率。,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二)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例2.3纳税人钱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 501元,改为采用超额累进计算,计算其应纳税额。,解答:,第一级:1 00010%100(元),第二级:(3 5001 000)20%500(元),第三级:(3 5013 500)28%0.28(元),应纳税额=1005000.28600.28(元),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三)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这种税率先根据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一般适用于从量征税的情况。 定额税率

13、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体积等自然单位,也可以是专门规定的复合单位。,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三)定额税率,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按照不同地区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中国过去的盐税,就是以吨为单位,分别不同的地区和盐种,规定不同的定额税率。,三、税率,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三)定额税率,2.分类分项定额税率,分类分项定额税率首先按某标志把课税对象分为几类,每一类再按一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然后对每一项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现行税制中车船使用税即属于这种税率。它把车船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船、非机动船四大类。对机动车又再分为乘人汽车

14、、载货汽车、机器脚踏车等项。各类车船有的按辆规定每年固定税额,有的按载净吨位的大小,分为不同等级,分别规定每年净吨位每吨的固定税额。,四、减税、免税,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减税、免税是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1994年的税制改革特别强调将减免税权限集中于国务院。例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暂行条例中均明确规定“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减税、免税的具体形式有:,五、纳税环节,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具体确定在哪

15、个环节应当缴纳税款,该被确定的环节,就称纳税环节。,国家对不同的商品课税往往确定不同的纳税环节。按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划分为两类,一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多次课征制。,六、纳税期限,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纳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国家对各个税种都有纳税期限的明确规定,这对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有重要作用。,七、纳税地点,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二节,纳税地点是指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比如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采取属地征收的方法,就是纳税人在经营行为发生地缴纳税款。纳税地点的确定

16、,便于交纳税款和防止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二、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第三节 税收分类,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四、按计税标准划分,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五、按税负担是否转嫁划分,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行为税和财产税。,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二、按照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四、按计税标准划分,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五、按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划分,税收基础第二章第三节,二、税收负担的内容,*第四节 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概念,税收基础第二章第四节,一、税收负担的概念,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核心。,税收基础第二章第四节,税收负担,从绝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应支付给国家的税款额;从相对额考察,它是指税收负担率,即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这个比率通常被用来比较各类纳税人或各类课税对象的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