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6375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吊装教学实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柱的吊装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2011 年 3 月 22 日星期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柱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柱吊装斜向平面布置,起重机的停机点;柱吊装工艺、工序质量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动画与录像、,学生模拟现场构件吊装;掌握起重机停机点确定、柱构件吊装的工艺和工序质量、技术要求;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授课形式授课教师课时课 程讲练结合生金根3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准备授课班级授课地点课 题教案 课件 学生工作页 教具 教学讲义10施工1班38人多媒体教室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柱的吊装课堂特殊要求:(指教师、学生课前准备活动

2、等)教师;指导学生抄绘单层工业厂房平面图,柱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教案、课件、动画录像学生:抄绘单层工业厂房的平面图熟悉厂房施工图,制作柱构件模型,熟悉学生工作页内容教学重点柱吊装前的准备工作,起重机停机点与开行路线,柱平面布置,柱的吊装工艺及技术、质量要求教学难点柱的弹线与编号、柱平面布置、柱的临时固定、柱的校正;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知识回顾5min启发、提问温习、回答理实一体化案例导学任务驱动5min创设教学情境、布置任务识读理解项目任务课题PPT动画演示知识梳理35min组织观看动画、梳理知识点观看动画、理解知识动画分组完成项目任务65min巡视、指导模拟现场完成

3、任务成果评价任务总结25min评价、交流布置下个学习任务互评回答工作任务完成柱检查、弹线与编号;绘制柱的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和柱斜向平面布置图、吊装工艺;课后作业整理该节课的理论知识,编制柱构件的吊装工艺及保证质量、安全技术措施;预习吊车梁吊装理论知识;课后反思让学生制作模型,看动画,完成构件柱的吊装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教学效果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如果其他与之相似的专业课程推行该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缩短课程学习与岗位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设计流程图:课前准备:学生制作柱模型,抄绘单层厂房施工平

4、面图开 始知识回顾:柱吊装前;杯形基础在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案例导学任务驱动:模拟施工现场,某厂房的结构安装,导入新授课,布置任务识读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图纸、起重机及柱吊装参数动画演示知识梳理:重点强调:柱的检查与弹线、柱平面布置(三点共弧法); 柱的吊装工艺及工序技术、质量要求。通过直观动画演示;剖析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分组讨论 项目任务:柱的弹线与编号,柱的斜向平面布置图;柱的吊装工工艺编制柱的吊装技术质量要求;分组完成 项目任务:各小组成果展示,教师指出错误,交代小组成员查明原因并纠正学生完成柱的弹线与编号工作;绘制柱平面图的堆放布置; 柱的吊装工序;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成果;学

5、生结合本节课的自我表现和经历说出柱吊装整个工艺及技术、质量要求,教师总结成果评价 任务总结每一小组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是否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下一个学习任务结 束教 学 过 程 实 施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柱模型,抄绘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平面图,熟悉施工图;预习柱吊装工艺及工序技术与质量要求;分小组,要求优化组合,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组长,掌握较的差学生做质检员,其他的做技术员等共六组,每组6人;布置任务与指导抄绘平面图制作柱模型知识回顾5min杯形基础在柱吊装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案例导学任务驱动5min导学:现在你们每一小组就

6、是施工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在你们手里都有一份泰兴某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的施工图纸,先熟悉一下结构安装图纸;采用什么工艺吊装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呢?采用什么措施保证吊装时的安全?任务柱检查、弹线与编号?绘制柱现场预制阶段三点共弧法的平面布置图;如何检查柱吊装质量和安全;创设教学情境布置任务识读理解项目任务课题动画演示知识梳理35min设问:起重机跨中开行一个停机点能吊装几根柱? 柱三点共弧法,现场预制阶段如何平面布置? 柱在吊装过程中如何对中、临时固定? 柱在校正内容有哪些?怎样校正? 柱在最后固定时采用什么材料?如何固定?学生观看动画教师梳理知识重点:柱的吊装一、柱吊装前要领“看、摸、测、量、照

7、”1.柱的清理和检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柱在安装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1)检查柱型号、数量、预埋件位置构件混凝土强度以及柱有无损伤、变形、裂缝等;(2)检查柱的规格、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3)检查柱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强度;柱:不低于设计强度70%;(4)检查基础的标高、中心线及杯口尺寸,杯底抄平、杯口顶面弹线等工作,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构件一律不得吊装。(5)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构件如因预制或运输等原因产生蜂窝、露筋、裂缝、变形甚至破坏等,应进行修复和补强构件表面沾有雨污等应清理干净2.柱的弹线和编号:(难点)构件吊装前应在构件表面弹出吊装中心线

8、,以作为吊装就位、校正偏差的依据。(1)柱子在柱身三面弹出中心线(可弹两小面、一个大面),与杯基顶面安装中心线相对应矩形截面弹出几何中心线,对工字形柱除在部分弹出中心线外,弹出靠近柱边与中心线相平行的基准线。为方便观察和避免视差及校正在柱顶和牛腿面弹出屋架及吊车梁的安装中心线3.柱的现场预制阶段平面布置(重点)1)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吊装柱子时,则视跨度大小、构件尺寸、质量及起重机性能,可沿跨中开行或跨边开行。(1)当RL/2时,起重机可沿跨中开行,每个停机位置可吊装两根柱 如图7-31(a)所示(2)当 ,则可吊装四根柱如图7-31(b)所示当RL/2时,起重机需沿跨边开行,每个停机位

9、置吊装12根柱,如图7-31(c)、(d)所示;图7-32是一个单跨车间采用分件安装法时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图。 图7-31 起重机吊装柱时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2)柱预制阶段平面布置(1)柱斜向布置三点共弧法(难点)三点共弧法作图步骤:三点共弧斜向布置(杯口中心、柱脚中心、吊点)a、确定开行路线;b、以M为圆心,吊柱时R为半径画弧交开行路线点O;c、以O为圆心,R为半径大画弧,在靠近杯口处弧线选一点B;d、以B为圆心,柱脚到吊点长度为半径画弧交于大圆弧A点,AB即为柱的中心线。二点共弧(杯口中心与柱脚中心点共弧;杯口中心与吊点共弧)注:柱子在跨内,牛腿面向起重机;柱子在跨外,牛腿背向起重

10、机。(2)柱子纵向布置(简要介绍)对于一些较轻的柱子,起重机能力有富余,考虑到节约场地,方便构件制作,可顺柱列纵向布置,柱子纵向布置,绑扎点与杯口中心两点共弧。若柱子长度大于12m,柱子纵向布置宜排成两行;若柱子长度小于12m,则可叠浇排成一行;二、柱吊装中1柱的绑扎柱的绑扎方法、绑扎位置和绑扎点数,应根据柱的形状、长度、截面、配筋、起吊方法和起重机性能等确定。见下图:一点绑扎斜吊法 如图(A)所示 一点绑扎直吊法 如图(B)所示 两点绑扎斜吊法 如图(C)所示 两点绑扎直吊法 如图(D)所示如图A所示一点绑扎一点绑扎如图(A)所示 如图(B)所示如图 (C)所示 如图 (D)所示 两点绑扎2

11、柱的起吊1)旋转法(重点):采用旋转法吊装柱子时,柱的平面布置宜使柱脚靠近基础,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与基础中心三点宜位于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见图旋转法2)滑行法:柱吊升时,起重机只升钩,起重臂不转动,使柱顶随起重钩的上升而上升,柱脚随柱顶的上升而滑行,直至柱子直立后,吊离地面,并旋转至基础杯口上方,插入杯口,见图滑行法4对位和临时固定(难点) 柱子对位是将柱子插入杯口并对准安装准线的一道工序。 临时固定是用楔子等将已对位的柱子作临时性固定的一道工序。1安装缆风绳或挂操作台的夹箍;2钢楔 柱的对位与临时固定对 位: 柱脚离杯底(3050)mm、对位;放入8块楔块,保持柱身垂直临时固定:

12、楔块略紧,脱钩;检查、打紧楔块。5.柱的校正(难点)平面位置:对位时已完内容 标 高:杯底超平时已完,仪器(垂球、经纬仪)垂 直 度:方法:楔块配合钢杆拨正法、千斤顶法(平顶、斜顶、立顶)、撑杆法、缆风绳法。(a) (b) (a)螺旋千斤顶平顶法;(b)千斤顶斜顶法 柱的校正三、柱吊装后6柱的最后固定其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之间浇筑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拔出楔块、浇筑混凝土。(a) (b)柱子最后固定(a) 第一次浇注细石混凝土;(b) 第二次浇注细石混凝土教师提问教师巡视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动画演示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与录像观看动画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