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百句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7593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经典百句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经典百句赏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 ,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第一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第二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i) 。” 为政篇第二 4.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也。” 为政篇第二,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篇第五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第六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第七 8.子曰:“

2、不愤不启,不悱(fi)不发,举一隅(y)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第七,9.子曰:“默而识(zh)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zi) ?” 述而篇第七 1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第七 1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篇第十五 12.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篇第十五,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篇第十六 1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第十七 15.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居,吾语女(r)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3、;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篇第十七,16.子夏曰:“日知其所亡(w)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篇第十九 17.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第十九,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篇第一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ho)犯上者,鲜(xi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篇第一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i)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4、孝矣。” 学而篇第一,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篇第二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篇第二 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第四,7.子曰:“事父母几(j)谏(jin)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篇第四 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篇第四 9.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篇第五,1.曾子曰:“吾日三省(xn)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篇第一 2.子贡曰:“贫而无谄(chn)

5、,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学而篇第一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惮(dn)改。” 学而篇第一 4.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n)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篇第五,5.哀公问:“弟子孰(sh)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矣。今也则亡(w) ,未闻好学者。” 雍也篇第六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n)食(s)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篇第六 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 述而篇第七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n)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第七,9.子曰:“知(zh)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第九 10.食不语,寝不言。 乡党篇第十 11.席不正,不坐。 乡党篇第十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篇第十五 13.子曰:“人能弘(hn)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1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篇第十五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第十五 17.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季氏篇第

7、十六,18.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第十七 1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第十七,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而篇第一 2.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篇第十二 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w)自辱焉。” 颜渊篇第十二 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篇第十五,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

8、in p) ,友善柔,友便佞(pin nng) ,损矣。” 季氏篇第十六 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y)游,乐宴乐,损矣。” 季氏篇第十六,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篇第十六 8.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阳货篇第十七 9.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张篇第十九,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第一 2.子曰:“巧言令色,鲜(xin)矣仁。” 学而篇第一 3.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9、其诸异乎求之与!” 学而篇第一 4.子曰:“非其鬼而祭(j)之,谄(ch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篇第二,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篇第二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n)也。” 里仁篇第四 7.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篇第八 8.子绝四:毋(w)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篇第九 9.厩(ji)焚(fn)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篇第十,10.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是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第十一 11.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

10、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篇第十二 1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宪问篇第十四 1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宪问篇第十四,14.子曰:“可以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以言,而与之言,失言。知(zh)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第十五 16.子曰:“躬(n)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篇第十五,增广贤文古训15句 1.伤人一语,痛如刀割。 2.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4.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6.人非善不

11、交,物非义不取。 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8.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9.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0.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11.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12.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13.平身莫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15.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孟子语录15句 1.不以规矩(画方形的工具:曲尺),不成方圆。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j);卿(qn)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sh)人(老百姓)不仁,不保四体。 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5.

12、仁者无敌。,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民为贵,社稷(j)次之,君为轻。 13.民事不可缓也。 14.庖(po)有肥肉,厩(ji)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pio,

13、饿死的人),此率兽而食人也。 15.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矩。” 为政篇第二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篇第四 3.子曰:“智者乐(y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第六 4.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泰伯篇第八,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第八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 !不舍昼夜。” 子罕篇第九 7.子曰:“后生可畏,焉

14、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篇第九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篇第九,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第九 10.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篇第十二 1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第十三 12.子夏为莒父(j f)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篇第十三,1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宪问篇第十四 1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第十五 1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 17.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第十七,孟子语录15句 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