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学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27587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农业(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的农业(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的农业(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的农业(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的农业(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农业(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农业(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第四课 中国的农业一、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一)北方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2)不利条件: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二)南方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

3、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2)不利条件: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

4、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 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5、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四)西北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新疆、河

6、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2)不利条件: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

7、、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五)青藏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2)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2、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商品粮基地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具备条件: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

8、重较大,余粮较多;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中国商品粮基地有如下几种类型:1、灌溉农业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9、(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另外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3、水稻种植业(我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10、: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高考真题】(09年全国卷文综第3题)3.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 B.吉林省C.四川省 D.吉林省【巩固练习】下图为“某种农作物三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图”,完成12题。1、该作物可能是 ( ) A.玉米B.小麦C.水稻D.大豆2、该作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甲B.乙C.丙D.丁为研究杂交水

11、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 287千克。据此回答34题。3.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 )A. B. C. D.4.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读下图,回答56题。5.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商品谷物农业C.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D.潘帕斯的牧牛业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12、)A.珠江三角洲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读右图,回答7-9题7、这种农作物应该是( ) A.小麦 B.棉花 C.甘蔗 D.稻米8、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 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水平高9、下列国家中该作物商品率较高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泰国 D.孟加拉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1012题:10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1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12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

13、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3.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平坦气候优越距城区近水源充足14.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1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6.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光热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718题。1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