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74700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大纲最新题库(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诊断学属性:必修课类型:专业基础课适合专业:医学各专业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的和任务: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问诊、采集病史,全面系统地掌握患者的症状。通过视、触、叩、听诊,了解患者所存在的体征,通过理论课的讲授和课间实习,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奠定基础。本课程将侧重于物理诊断学及各种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实验诊断和影像学部分将在其它课程中进

2、一步学习。二、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初步诊疗能力,能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三、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绪 论【授课目标】一、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了解诊断学的基

3、本内容 三、了解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一、 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 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三、 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 四、 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幻灯)。第一篇 常见症状【授课目标】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重点讲授常见症状,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出现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了解症状的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讲授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腹泻、呕血、

4、便血、黄疸、头痛、意识障碍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在诊断学教学中选择911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参考。一、发热(一)发热的概述(二)发热的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三)发热的临床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及临床意义。二、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二)全身性水肿及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三)局部性水肿。三、咳嗽、咳痰、咯血(一)咳嗽、咳痰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二)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音色,痰的性质和痰量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的病因与发生

5、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四、呼吸困难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一)肺源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和右心衰竭所致)。(三)其他原因所致呼吸困难(如中毒性、神经性、精神性呼吸困难等)。五、呕血与便血(一)呕血1.呕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2.呕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二)便血:便血的病因、临床表现(鲜血便、柏油便、脓血便、隐血便)、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六、腹泻(一)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二)腹泻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三)腹泻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七、黄疸(一)胆

6、红素的正常代谢、黄疸的发生机制。(二)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鉴别。黄疸的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八、头痛(一)头痛的常见病因及发生机制。(二)头痛的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头痛部位、程度、性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加重、减轻或激发因素与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九、意识障碍(一)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重要知识点】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出现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幻灯)。第二篇 问诊【授课目标】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授课时,要求学生达到充分认识

7、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系统问诊。【基础知识要求】常见症状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一、问诊的重要意义二、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三、问诊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及其询问内容和程序。(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重要知识点】问诊的技巧。主诉的要求。各种病史包含的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幻灯)。第三篇 体 格 检 查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第二章 一般检查【授课目标】一、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

8、诊、嗅诊的基本方法。二、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基础知识要求】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一、 明确体格检查的概念。如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获得病人的配合。 二、 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 三、 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 1 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 生命体征的检测: 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 呼吸(见肺部检查) 脉搏(见血管检查) 血压(见血管检查), 3 发育与体型 4 营养状态的判断方法, 5 意识状态, 6 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四、 皮肤的弹性

9、、颜色、皮疹、出血点、淤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五、 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重要知识点】皮肤和淋巴结的检查【教学方法】一、 重点讲授检查方法,强调动作规范。二、 讲课时结合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技术。 三、 学生互相练习基本检查方法;见习时多观察。第三章 头颈部检查【授课目标】一、 掌握头、颈部检查的检查顺序与方法。 二、 熟悉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基础知识要求】头颈部的基本解剖结构。【教学内容】一、 头颅外部一般检查。 二、 眼、耳、鼻检查。 三、 口腔检查:唇、口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颚、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四、 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

10、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部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重要知识点】扁桃体肿大、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教学方法】一、 通过教具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认识正常状态。 二、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第四章 胸部检查【授课目标】一、 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二、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能分析其临床意义。三、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方法。四、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基础知识要求】胸部的基本解剖结构、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一、胸部常见的骨骼标志、体表标线及分区的意义。二、

11、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正常及病态胸廓的外形改变;乳房的检查方法。三、肺和胸膜检查。(一)视诊: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二)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或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包括肺上、下界)、肺下界移动范围的叩诊法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正常听诊区域。2.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

12、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五)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重要知识点】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不同叩诊音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一、 课堂讲授,讲课时结合幻灯、录像多媒体方法。 二、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顺序和方法以及正常肺部体征。结合多媒体演示。 三、 在

13、临床实习中示教典型体征,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 四、 通过实习达到能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及肺部检查记录。第五章 心血管检查【授课目标】一、掌握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和体征,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二、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四、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要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五、了解血管视、触、听检查方法。掌握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六、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七、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基础

14、知识要求】心脏解剖结构和相关生理学知识。【教学内容】一、心脏(一)视诊:1.心前区外形。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二)触诊: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发生机制、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三)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及叩诊顺序。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其各部分的组成。3.正常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四)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听诊顺序。2.心率与心律。3.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 4.心音的变化:(1)第一心音

15、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额外心音:舒张期额外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等)、收缩期额外音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6.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2)分析杂音的要点:最响部位、传导方向、杂音出现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性质、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和形态,以及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3)杂音的临床意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7.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二、血管(一)脉搏:脉率及脉律。(二)脉搏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三)脉波:正常脉波、水冲脉、奇脉、交替脉。(四)血压:测量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