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27422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四中、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如图甲、图乙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发生凌日时,图乙中金星的正确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2. 除金星外,下列行星中具有凌日现象的还有A. 火星B. 土星C. 水星D. 木星【答案】1. D 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意在考查学生八大行星的绕日轨道,总体难度一般。【

2、1题详解】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如图,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金星的位置在丁,故选D。【2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只有当行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的位置才能发生凌日现象,所以行星的位置应位于地球绕日轨道内侧,除了金星以外还有水星,故选C。3.有些地方的交通十字路口处,能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在一周内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海拔高度B. 电网供电C. 阴晴状况D. 交通流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处信号灯是太阳能信号灯,当晴天时云层薄大

3、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温度较高,而阴天相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故温度低所以信号灯的亮度会跟天气阴晴状况有关晴天较亮,阴天较暗。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完成下列各题。4. 图示信息表明A. 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B. 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C. 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量偏多D. 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5. 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A.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 地表温度明显

4、升高C. 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D. 水循环的动力增强【答案】4. C 5. A【解析】【4题详解】从图中可知,总体上来看,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量偏多,故C正确。图形材料显示19602013年间,黑子数高值期时,降水距平小,说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变化基本同步,无提前或滞后现象,故A、B、D错误。【5题详解】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当太阳黑子增多时,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会有耀斑等相伴出现,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故A正确。地表温度变化、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水循环的动力增强等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无关,故B、C、D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降水距平的理解以及对图表内容的细心解

5、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 图中各点,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 4个B. 3个C. 2个D. 1个7. 图中各点中,自转线速度为A点一半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8. 随地球自转,图中D转至C点需要A. 24小时B. 23小时C. 2小时D. 1小时【答案】6. B 7. C 8.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基础性强。【6题详解】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读图可知,图中ACD和B位于不同的经线上,地方时不同,故选B。【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60纬线处的点自转线速

6、度约为赤道一半,图中EF位于60经线上,自转线速度为A点一半,故选C。【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DC所在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15,由于D位于C东侧的经线上,所以D转至C点需要(24-1)小时,故选B。【点睛】地球自转时,地表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叫“线速度”.即该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单位用米/秒表示.这个弧线长和地球纬线的方向是一致的.线速度的大小,和各地的地理纬度及测点的海拔高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均相等。下

7、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甲10. 7月3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 四点最近的是A. 甲点B. 乙点C. 丙点D. 丁点【答案】9. A 10.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转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及速度变化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9题详解】根据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可知,当在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速度较慢;由于图中甲乙端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因而公转所需时间最短,故选

8、A。【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地球所在位置是近日点,那么相对的位置为远日点(如下图所示);根据远日点在7月初,那么顺着地球公转的方向,时间增加到7月31日,所以此时(7月31日)应该接近丁点,故选D。2018年6月26日,小明从厦门(2443N,11810E)乘坐下图所示航班前往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5652N,6035E),观看当地时间19:00开始的世界杯小组赛(比赛时间约2小时)。飞机准点着陆时,距比赛开始还有9小时30分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飞机着陆后,小明应把手表A. 拨慢3小时B. 拨慢4小时C. 拨快3小时D. 拨快4小时12. 观看该场比赛当日,小明可能遇到

9、的现象有A. 前往赛场途中夜幕已降临B. 正午赛场旗杆影子较厦门短C. 比赛结束时太阳还未落山D. 该日北京日出的时间比厦门的日出时间晚【答案】11. A 1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公转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时间的转换能力,难度一般。【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当抵达时为北京时间12:30,距离比赛开始还有9小时30分钟,说明当比赛开始时为北京时间22点,而当地时间为19点,说明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需要拨慢3小时,故选A。【1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故使用的是东5区的区时,说明该地地方时比当地时间还要晚约1小时。由材料可知,观看

10、比赛时间为6月26日,该地昼长接近最长,且纬度较高,昼长接近18小时,日落时间大约在当地地方时的21点,即日落时当地时间约为的22点。前往赛场应当在当地时间19点以前,离日落时间还早,A错。已知比赛时间约2小时,比赛结束的当地时间是21:00,也还未日落,C正确。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厦门小,日影较厦门长,B错。该日北京昼长长于厦门,日出时间早,D错。故选C。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B. 是地壳,是地幔,是地核C. 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4. 图中的X处为A. 莫

11、霍面B. 内核与外核交界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 古登堡面【答案】13. A 14.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分层,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1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A对。读图可知,深度在地表2900千米处,是地壳和地幔的部分,B错。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降低,C错。乙波不能通过地核,D错。故选A。【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X位于地表2900千米深处,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面,故选D。【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

12、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下图示意圣海伦斯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可能直接来自A. 岩石圈B. 上地幔C. 地核D. 地壳16. 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表层可能转化为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答案】15. B 16.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意在考查学生对三大岩石转化关系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15题详解】火山喷发物为岩浆,其物质来自软

13、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故选B。【16题详解】该岩石为喷出岩,如果在地表被外力风化侵蚀以后,会堆积形成沉积岩,故选C。1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表示冬至日,则全球气压带风带应向南移,故a根据盛行西风的风向判断为北半球,图示表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错误;b根据纬度分布,表示南半球,则盛行西风的风向错误;c表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正确。D表示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中心,为春秋分时;错误。故选C项。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回

14、答下列各题。18.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A. 甲丙丁乙甲B. 乙甲丁丙甲C. 甲乙丙丁甲D. 乙丁丙甲乙19. 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B. 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C. 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D. 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答案】18. C 19. D【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和乙位于近地面,甲地是高压,乙地是低压;丙和丁位于高空,丙地气压较高。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热力环流中空气的流向为

15、甲乙丙丁甲,故C正确。【19题详解】在热力环流中,高温区近地面形成低压,低温区近地面形成高压。读图可知甲处气压高于乙处,因此甲处气温低于乙处。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甲为郊区,故D正确。热力环流促进热量交换,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故A、B、C错误。【点睛】本题以热力环流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判读及特点。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