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294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志清 主编 经济学第七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垄断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不对称信息,引言,在没有出现廉价手表以前,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的表。许多城镇通过在市中心建造钟塔来帮助市民知道时间。这些钟塔的建造都是通过自愿捐赠来筹集资金的。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城镇建了一个四面钟塔却只在塔的三面安上了钟。对许多人来说,这看起来十分费解。解开这个谜的关键在于搭便车问题。原因在于这个城镇的一个有钱的市民拒绝为修钟塔而捐款,城镇的官员决定不在钟塔面向他家的那一侧安置钟表,以此来惩罚他。,第一节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二、形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一、市场失灵的含义,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

2、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缺乏效率的表现。 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的表现 自由竞争往往会引起垄断,而在垄断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就不能够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了。 第二个是分配问题。看不见的手最多只能解决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分配问题。实际上,纯粹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两极分化。 第三是失业和通货膨胀。,案例,一句谚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栽树给与栽树无关的第三方带来了好的外部效应。但也有坏的外部效应,例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用市

3、场调节的方法,乘凉的人(消费者) 是不会为乘凉支付费用的,对栽树者(生产者)而言,虽然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而失火的肇事者(生产者)虽然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京民大厦大火灾,使与它紧邻的“东北猎人“饭店关门。而京民大厦并不会为这家饭店支付损失。这就出现了“市场失灵”。,二、形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一)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有局限性 (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三)市场本身的不完善,第二节 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 二、对垄断的调节与管制,一、垄断与低效率,(一)降低经济效率 垄断厂商为达到其利润最大,则

4、使其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决定了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产量。在该产量水平上,形成了垄断价格,这一价格往往高于边际成本。 (二)导致寻租行为 垄断不但从结果上看是低效率的,而且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享受垄断的好处,厂商特常常需要付出一定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 (三)可能限制技术创新 一旦垄断形成后,竞争的压力就大大减少了,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也相应减弱。,二、对垄断的调节与管制,(一)自然垄断和政府的管制 自然垄断讲的是,由于技术条件和市场状况决定了某种生产最好只由一家企业进行,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来进行就会造成浪费。 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收费标准问题

5、。最主要的办法是通过价格听证会的制度,利用成本加成的定价原理,既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又保证垄断厂商的利益。,(二)反垄断法,政府对垄断的更加强烈的反应是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美国的反垄断发的主要内容有:禁止企业参加限制贸易的密谋,即禁止参加固定价格或分割市场的协议;禁止企业图谋垄断一个产业,即禁止企业获得太大的市场;禁止企业为削弱竞争而同另外企业合并;禁止企业参与排外或协同性规定,如禁止企业之间有强迫买者和卖者只能和某单独一家做交易的规定;禁止企业在购买者中间搞价格歧视;禁止企业用不正当竞争的做法或者运用不公平或欺骗的做法等等。 国家还设有负责强制执行这些法规的机构,第三节 外部性,

6、一、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四、科斯定理,案例,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一、外部性

7、的含义与分类,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却不用支付由此带来的成本或不能从这些收益中得到补偿。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一)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私人需求量为QP社会需求量QS,(二)外部不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私人需求量为QP社会需求量QS,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一)征税和补偿 (二)企

8、业合并 (三)明确产权,四、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科斯定理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0,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反之,若交易费用大于0,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第四节 公共物品,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二、搭便车与市场失灵 三、公共选择理论,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指普通市场上常见的那些物品,是那种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 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个物品,则其

9、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物品了。 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非排他性是指人们不能被排除在消费某一种商品之外。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该商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我们将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把只具有局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案例 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买单,据京华时报报道,2003年7月14日,因为院内水管漏水,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37号院的朱大

10、爷在没有征得邻居同意的情况下,自行请人对院内土4户居民家的自来水管线进行检测,并交纳了检测费100元。为了收回每户该分摊的714元检测费,朱大爷费尽口舌没有结果后找到法院。近日东城法院审理后,从法理上认定邻居完全有理由拒绝朱大爷分摊检测费的要求。 朱大爷在没有得到他人授权的情况下“擅作主张”,从而导致追索检测费时败诉,在法理上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仅仅触及到了事件的表层。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讲,朱大爷的败诉是由公共物品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二、搭便车与市场失灵,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是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现象。 也就是说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便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市

11、场失灵的情形,即在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不存在一种协调的刺激机制,以至每个人都倾向于给出错误的信息(即说谎),自称在给定的集体消费中只享有比他真正享有的要少的利益,以求产生对每个人来说有利的结果。 那么,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开支安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产品就成为解决搭便车问题的惟一选择了。,三、公共选择理论,(一)成本收益分析 根据这种方法,在公共产品生产之前,应先由专家对它的收益进行评估。这个收益部分,既包括可以用价格明确表示的经济效益,也包括那些难以用价格反映出来的效益,如建造一座桥梁对消费者带来的“安全”收益等。然后,将可能带来的收益与建造这个公共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只要收益大于成

12、本,就值得提供公共产品。,(二)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员根据投票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分析。在集体选择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种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所谓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加者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 2、多数规则。所谓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才能够实施。 3、加权规则。所谓加权规则,就是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非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 4、否决规则。这一规则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让每个参加对集体行动方案投票的成员提出自己认可的行动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第五节 不对称信息,一、信息不对称 信

13、息不完全指经济活动主体不能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不对称指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得不一样多。上述情况都属于信息不充分。 原因:第一、认识能力有限。 第二、掌握信息的成本高。 第三、信息的特殊性。,二、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当交易双方的其中任何方对于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另一方知道更多时,就会出现逆选择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对旧车交易中总是坏车充斥市场的状况作了理论分析。,二、逆向选择,一辆旧车的未来买主总是对它的质量有疑虑,并且是很有道理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想一想谁最可能出售二手车,是拥有次品车的人呢,还是那些拥有

14、正品车、高质量汽车的人呢?由于拥有次品车的人更有可能出售汽车,所以二手车市场上的大部分汽车都将是次品车。购买者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将不愿为这些二手车出很高的价钱,二手车的价格将较低。而低价格又使高质量汽车的拥有者不大可能出售他们的汽车,这样,二手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就将会更差。这种螺旋式的下降将持续下去,直到市场上的大部分车都是次品车为止。,二、逆向选择,不对称信息在其他许多市场也存在。在很多情况下,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的了解都比购买者多得多。除非销售者能够向购买者提供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否则低质量产品和服务就会把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驱逐出去,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想要作到这一点,主要是由声誉决定的

15、。 有时候,一项生意要做出声誉来是不可能的。如何解决呢?一个办法是通过标准化。在你的家乡,你可能不愿意经常到麦当劳去吃。但是当你在公路上行驶并想停下来吃午餐时,麦当劳看上去就更有吸引力。,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在保险市场上就经常会发生道德风险问题。以家庭财产保险为例。在个人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情况下,个人会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以防止家庭财产失窃。 如果个人一旦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后,由于家庭财产失窃后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个人可能不再采取防范性措施,从而导致家庭财产损失的概率增大。,四、委托-代理问题,只要在一种安排中一个人的福利取决于另一个人所做的,代理关系就存在了。代理人是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激励。委托人需要确定某种适当的激励促使代理人采取某种适当的行为,从而避免资源浪费。这需要企业所有者在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上做出某些改进,如可通过建立业绩评定薪水体制、订立利润分享合约等,使经营管理者与所有者休戚与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