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7290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静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一、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s: GNP) 1.定义: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本国公民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价格)的总和。 2注意点: (1)流量概念。 (2)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3)不仅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即劳务。 (4)市场价格。 (5)国民概念,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

2、总值。,GDP与GNP,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 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个指标,但仍存在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国家的GDP和人均GDP (2001年) 单位:亿美、美元,其它总量指标,1、国民生产净值(NNP),即新增加值 NNP = GNP 折旧 2国民收入(NI) NI = NNP (间接税 补助金) 3个人收入(PI) PI =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法人税 + 转

3、移支付 社会保险税(如生命保险支付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 = PI 个人所得税,绿色GDP(GGDP),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改革

4、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我们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绿色国内生产净值)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

5、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支出法,个人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 私人投资(private investment):私人企业或非赢利机构购买的资本物品的总和。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GNP=C+I+G+Xn,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2、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

6、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GDP。,收入法计算公式: 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基金),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3、部门法,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第二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

7、、简单收入决定模型的假设条件 1、国民经济中只存在两个经济部门:家庭和企业 2、国民经济属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即总需求不足制约着产量和国民收入,总需求增加会导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 3、利率和价格水平是外生变量,即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不会影响利率和物价水平。 二、消费函数 说明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在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可表示为: 平均消费倾向: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可表示为: 例子:当可支配收入由160增至200时,消费则由150 增至180,求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160) 三、储蓄函数 说明个人储蓄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8、公式为:,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几个关系式: (1) (2) (3) (4) 例子:当收入由160增至200式,储蓄由10增至20,求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160),四、投资函数,说明意愿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对应的关系,可表示: 五、两部门和三部门收入决定 1、两部门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法 总需求消费需求意愿投资需求,即 由需求约束型经济可知: 2、三部门收入决定 总需求消费意愿投资政府支出,即 均衡时,有,六、投资乘数,1、乘数的概念:收入增量相当于某种自发性支出增量的倍数。可表示为: 投资乘数: 由 代入上式可得 也就是 例子:若边际消费倾向为75%,则100万元的投资给国

9、民收入带来的增量为多少?,七、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1、政府支出乘数:收入增量与政府支出增量比值 2、税收乘数:国民收入增量与自发性税收增量比值 3、平衡预算指数 4、比例所得税下的乘数 八、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而总供给取决与总需求,于是有:,第三节 IS - LM模型,根本:承认利率是变动的,此时,我们需要考虑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只有当他们都达到均衡时, 才能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 一、IS曲线 表示的是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率 的关系 i 假设: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0 Y IS曲线,二、LM曲线,表示货币市

10、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 的关系 i 0 Y LM曲线 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常数 货币需求(L)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L1,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一部分(L2,预防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三、利率可变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即: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代表的国民收入 I A LM i0 E IS 0 Y0 Y 利率可变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均衡收入的变动,主要表现为IS曲线或LM曲线的移动 i LM0 LM1 i1 F i0 E H i2 G IS0 IS1 0 Y0 Y1 Y2 Y,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允许物价变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需要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 一、物价可变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 物价水平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下) P AD 0 Y 原因:1、财富效应(消费) 2、替代效应(净出口) 3、利率效应(投资),二、物价可变条件下总供给曲线,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下) P AS 0 Y 总供给曲线 通过劳动市场来说明,三、总供求模型中的收入决定,P AS1 AS0 P1 F P0 E P2 G AD1 AD0 0 Y0 Y1 Y2 Y 总供求模型的收入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