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7278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师 研究生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诗经里有一章叫做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阅读古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受到古今汉语的差别。,“我、往、来、雨、雪” 今天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昔昔日、以前 今今天或者今日 依依、霏霏现在很少使用了。 矣、思现在已经不被使用了。,可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汉语很多成分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种在历时阶段发生的语言变化是我们最常提到的一种语言发展形式。,语言的发展是绝对的,不但是在较长的历时阶段,而是每时每刻它都在变化发展。,这可以表现在共时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当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新词的产生,当一个新事物、新现象产生的时候语言往往要创造一个新词来表示它。,

2、4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文提出“房奴”这一概念:调查显示,逾三成房贷族月供占收入50%以上成为“房奴”。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也可以表现在共时阶段内某一段时间内语言的变化情况。它是在语言形式在共时言语运用中产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进而被人们约定的一种语言变化。,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

3、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1997年2月23日,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向全世界介绍了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从那以后,克隆也迅速传到汉语中来,并迅速被人们约定,而今九年过去了,克隆一词已经被广大汉语使用者承认,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员了。,“克隆” 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的这一个过程,就属于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阶段语言的变化发展。,当爱情再次降临的时候,我要克隆一个激动。,9月8

4、日,山东省首届漫画大展现场,一位观众被在纸上“克隆”了一个漫画版的自己。,上面讲到的“房奴”和“克隆”分别代表了共时阶段出现的临时性的和被约定的语言的发展变化形式,其实还有一些变化可能会处于两者之间,它们一经产生后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继续在言语中试用,它在语境中有一定的使用频率,人们虽然也能理解它的意义,但其使用范围却没有达到全体语言使用者约定俗成的程度。如克隆的复制义就是这样。,由上面的例子引出我们今天讲的第一节的内容,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表现、原因和特点,一、语言发展的表现形式,1、语言发展的临时性变化,我们把那些只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并且呈孤立、个别状态的语言变化称之为临时变化。,临时性变化

5、的类型:,1、个别性临时变化:只发生在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交际过程中,受具体的交际环境、背景的限制的临时变化。,没过多久,一到晚上男生窑里就不见了金涛。他和徐悦悦一块去“家访”。 “干嘛去嘿,又往外溜。” “去家访。” “美其名曰家访?” “向毛主席保证,真是家访。”(史铁生风之舞),如语法中的活用现象:,他比医生还医生。 他比纸老虎还纸。,2、普遍性临时变化:发生所有语言使用者间的临时变化。,如儿化现象:韵母是ii和y的,儿化后要加r,如米粒儿、玩意儿、小鸡儿、有趣儿、金鱼儿、蛐蛐儿等。,如语法中一些变式句也属于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汉语都是svo结构,但是语境中也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怎么

6、了,你? 滚出去,你! 想造反啊,你小子?,另外,有些变化介于个别性临时变化和普遍性临时变化中间,这些成分很难确定,界线相当模糊,其发展趋势只能留待以后的观察中。如前面讲到的克隆的“复制”义,聊天的“上网用文字交流”等。,他太教条。你的审美观念太传统。 “教条”和“传统”都是名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2、语言发展的历史变化,指那些被历史固定下来的、已经成为语言事实的变化。,目眼睛、耳耳朵等。,十二个月名称的变化。,汉语古今声调的变化。,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去仍为去 入派四声,语法上的被动句的变化。,注意:正如前面提到的,历史变化不同于历时变化,共时阶段也有历史变化。,思考: 面包 mia

7、n bao 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m,“很淑女”和“很科学”语言性质如何?,二、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首先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次,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思维的工具,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的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1、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变动影响语言的发展。,3、不同社会间的接触影响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5、社会

8、的发展推动人的思维的发展,人的思维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上古音体系包括声纽32、韵部29,声调分平入二声,平入又各分长短,即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种。,中古音体系包括声纽35、韵部206,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以王力先生的古音体系为例:,现代汉语普通话包括声母21、韵母39,声调分阴、阳、上、去四声。,(二)、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职能的矛盾是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汉语语音系统经过了简繁简的变化过程。,那么上面的这些变化是如何进行的?诱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汉语词汇系统经历了以单音节为主变为以多音节为主的变化过程。,汉语语法系统也逐渐精密化。,扬:4次,如: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

9、,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国语越语下 羊:7次,如:以丘之所闻,羊也。 国语鲁语下 阳:9次,如: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国语越语下 杨:6次,如:汎汎杨舟,载沉载浮。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飏(表扬):2次,如:时而飏之。尚书皋陶谟 旸(日出):1次,如:曰旸。 尚书洪范 佯:5次,如:乃佯有罪出走入齐。战国策 楚策 炀(烤火):2次,如:若灶则不然,前人之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 战国策 赵策,它们都是余部阳母字, i,都是平声字。(拟音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其中共收入17个余部阳母字),先秦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的增多,要求创造新词、新义来表示它们。因为当时的音节数量

10、有限,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布 国语中共出现19次。 1、用麻、棉、葛、丝、毛等纤维织成的做衣服的材料。1次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鲁语上 2、陈述,表达,抒写。1次 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晋语四 韦昭注:布,陈也。 3、公布,宣布。6次 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 宣三王之德也。周语下 4、陈设,铺设。3次 及期命于武宫,设桑主,布几筵,太宰莅之,晋侯端委以入。周语上 5、布置。1次 王以黄锺之下宫,布戎于牧之野,故谓之厉,所以厉六师也。周语下 6、施予,布施。 4次 sy 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

11、。周语上 7、表明,显露.1次 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周语中 8、施行.2次 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鲁语上,多义词,如:,三、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1、个别语言发展的规律,2、普遍语言发展的规律,以汉语为例:声调的“平分阴阳,入派四声”的变化规律,量词的变化发展规律都是汉语极富特点的发展规律,其他语言中不一定具有。,(1)所有语言要素都适用的规律,A、渐变性规律,语言结构系统不能采取突变的方式,而只能按照从量变到质变的方式逐渐地变化。,根本原因是:交际职能和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 。,表现是:语言各要素之间的不平衡性发展。,无论是出现过

12、多的同音词,还是多义词出现过多的义项,都会影响到语言交际,这就要求当时的汉语调整自身,调整的结果,一个就是通过词汇的双音化创造新词,另一个就是通过语音系统的复杂化来增加音节的数量创造新词。,语言是渐变性的原因:,a、语言必须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这就要求语言不能变化太快,否则交际就要受到影响。,b、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任意性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它实际上就是语言的约定俗成的规律。,B、不平衡性规律,语言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词汇发展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注意:,a、渐变性规律和不平衡性规律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语言的本质特点决定的。,b、渐变性规律和不平衡性规律之间并不矛盾。从不平

13、衡规律来看,尽管词汇发展最快,但是这并不违反渐变性规律,因为即使在较短时间内有些词汇就能产生并约定俗成,但是这中间也是有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规律的应用汉语史的分期问题,A、问题的提出:汉语史是一个历时概念,它是由一个个的共时阶段构成。那我们到底该把整个汉语史划分多少个共时阶段才是合理的?,(2)只是某个语言要素适用的规律,b、语法方面:类推的规律,a、语音方面:类同变化同的规律,c、根据不平衡性的标准语法、词汇、语音和语义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到底以哪一项作为划分的标准?这个问题在确定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界限的时候存在争议,从语音标准来看,以南宋中期为界比较合适;而从语法标准来看

14、,以五代为界比较合适。,b、根据渐变性的标准从一个共时时期进入到另一个共时时期,其间的界限绝不可能是非常明确的,中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古汉语一般指先秦两汉汉语,中古汉语从魏晋开始。上古到中古中间地带是东汉至三国约260年左右,这个一般是没有争议的。,c、词汇方面:词义扩大、转移、缩小以及语义场理论。,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一、什么是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发展成几种独立的语言的情况,定义,语言分化的原因社会的分化,社会分化,社会总体是否存在,半分裂状态,完全分裂状态,方言,亲属语言,语言分化,二、方言,1、什么是方言,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5、,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2、方言产生的原因,社会的分化,山川阻隔,军事割据,人口迁徙,政治分裂,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能有一些人说着近似北方方言的话,被称作“军话”。它是由于明代卫所军人在戍地成家且因世袭而世代相传而形成的。,客家祖居中原,世属汉族,原来并没有客家存在。仅仅由于早年自北而南的迁移,才形成了客家人和客家方言。换句话说,就是客家人和客家方言,是中原汉族的一部分南迁流亡的直接产物。南迁流亡贯穿着客家方言问题的全部。客家方言的形成史,也就是汉族先民远离故土向南迁移的流亡史。客家方言就是在南迁流亡途中形成,在定居以后巩固下来的。,3、方言和方言间的差异,主要的差别在语音方面:,声母方面:,

16、汉口话n、l不分。 鲁西南方言z、c、s和zh、ch、sh不分。 山东话:普通话中r发为零声母。,韵母方面:,即墨话:eng和ong 不分 聊城莘县话:I和ei不分 济南话:经常把韵腹鼻化,词汇方面:,馍馍m55 m(济宁、新泰等) 馍mu42(宁阳、曹县) 饽饽p213p(威海、高密、寿光等) 实团子53tun35ts(莒县) 艾i42(牟平),普通话 梅州 长沙 厦门 苏州 广州 白天 日时头 日中间 日时 日里 日头 晚上 日哺头 夜间子 暗冥 夜里 晚头 脖子 颈筋 颈根 颈管 头颈 颈 睡觉 睡目 困觉 困 困觉 瞓觉 丈夫 老公 男人 翁 男人 老公 妻子 老婆 堂客 女亩攵 家主婆 老婆,语法方面:,粤方言:你走先。(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