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7162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烈欢迎 参加安全生产协管员 师资培训班的各位同仁!,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依据、意义 三、我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简要 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 五、协管员主要工作,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1.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什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2.安全生产的两大责任是什么? 一是

2、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 二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安全生产法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五级五覆盖”要求。 乡镇街道“五覆盖”: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 、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安监部

3、门向同级组织部门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村(社区)“五覆盖”:村(社区)党支部要分析研究本村(社区)安全生产工作;村(社区)委员会主任及成员协助开展安全生产协管工作;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安全生产情况在村务栏公开。,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一、安全生产工作概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安法十八条

4、 1.建立健全责任制; 2.制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制定并实施教育培训计划; 4.保证投入; 5.及时消除隐患; 6.应急救援; 7.报告事故。 若未履行上述职责,会被监管部门施以行政处罚若发生事故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被追究刑事处罚。,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依据、意义,1.网格概念 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工作单元,是现有管理格局的合理延伸。(浙综委办201512号) 两层含义:一是地理区域含义;二是生产经营单位含义。,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依据、意义,2.网格划分 按照“区域为主、条块结合、区分重点、有机联系、权责相当”的原则,一个行政村(社区)一般划分为一个网格,主要管理对象为小微生

5、产经营单位。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安全管理任务较重的村(社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网格内再划分若干微网格,作为网格的补充和延伸。,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依据、意义,3.为什么要开展网格化管理? 一是上级有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推进网格化动态监管机制”,“覆盖到生产经营单位和村(社区)” 二是实际有需要。避免较大、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需要。典型案例:温州瓯海2012年“8.5”粉尘爆炸重大事故。,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概念、依据、意义,4.意义: 一是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 二是破解了

6、面广量大小微企业监管难题,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 三是推进了基层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及时排查治理隐患,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三、我市网格化管理简要,1.工作进程 第一阶段:2013年底,调查摸底; 第二阶段:2014年上半年,全面部署、开展试点; 第三阶段:2014年下半年,总结试点、深入推广, 年度完成30%; 第四阶段:2015年,攻坚提升,年度完成60%; 第五阶段:2016年,全面完成,年度完成100%。,三、我市网格化管理简要,2.网格化管理基本要求 一是网格划分科学; 二是人员装备到位; 三是职责定位明确; 四是工作开展规范; 五是信息纵横顺畅。 我市

7、网格化管理最主要特征:科技支撑有力。开发应用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手机终端。,三、我市网格化管理简要,3.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指标 一是网格企业认领率; 二是协管员持证上岗率; 三是信息系统应用率(手机终端使用率); 四是常态化协查率; 五是协查企业覆盖率; 六是隐患排查治理量。,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1.创建村(社区)网格 点击“组织机构”,选择“村(社区)”“组织网络”,点击“编辑网格”,完成对下属村(社区)的网格划分工作。,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2.建立协管员信息 点击“组织机构”,选择“村(社区)”“人员情况”,录入网格员信息,并定位到具体网格。一般情况下,一个网格至少确定一名协

8、管员。 协管员由县安监局培训、发证,系统内是否持证确认由乡镇街道操作。,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3.指导、协助村(社区)网格企业认领 4.制定村(社区)协查工作计划,5.下级报请隐患处理 在首页“工作提醒”栏目点击“下级报请”待办数字,对下级报请的隐患作出处理。 处理方法: 一是本单位直接进行检查处理; 二是抄告乡镇街道其他相关科队站所(单位)或抄告县级相关部门处理; 三是上报县级安监局处理。 对抄告隐患要及时查看回复情况,做好督促落实工作。,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6.督促、检查、指导、考核工作 乡镇街道 村(社区) 月检查,季例会,半年度(年度)考核 建立协管员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将协管

9、员工作量、排查治理隐患量与奖金直接挂钩。,四、乡镇街道主要工作,协管员职责定位:“三员” 宣传员: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信息员:发现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监督员:劝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具体职责:全面摸清和掌握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采集、确认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按协查计划对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动态协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工作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劝阻、报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1.认领网格企业 登录网格化监管信息系统,点击“企业台帐”,系统自动显示本乡镇街道企业清单,协管员可

10、从中认领属于本村(社区)网格的企业。 认领网格企业时要注意区分实体型单位与非实体型单位,明确一企多名、多主体市场、高层建筑等各类特殊监管对象的安全管理主体。(打包认领),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2.核对企业基本信息。 主要有企业名称、管理行业、法人代表、从业人员数量,注册地址和经营地址,主要负责人姓名和手机号码,是否存在高风险作业等信息。,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3.协查企业安全事故隐患。共四大类十项内容,分别为: 一是证照情况:有没有?是否齐全? 二是人员情况:应持证的是否持证?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上岗前培训? 三是重大隐患:有无“三合一”现象? 有无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等重

11、大隐患? 四是其他隐患: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按要求配置?特种设备是否有使用登记证、检验合格证?企业是否开展自查? 扩展检查:根据各地实际自行选择确定,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3.协查企业安全事故隐患 协查情况按要求进行记录。 隐患协查结果的选择: “符合”、“不符合”、“无此项” 三选一,打钩。,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3.协查企业安全事故隐患 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发出宁波市安全生产劝告书; 二是要求被查企业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到期前协管员要再次进行复查; 三是及时向乡镇街道报告。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 使用手机终端的协管员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要以拍照的方法上传隐患情

12、况。,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4.登记公共区域安全隐患 如果在公共区域(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记录隐患相关信息,并上报乡镇街道。 公共区域的隐患信息:时间、地点、隐患描述、隐患照片。,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协查工作的两种方式: 一是使用手机终端(推荐方法) 二是使用纸质记录(淘汰方法),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使用手机终端的主要优点: 1.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一目了然; 2.隐患可拍照存档; 3.隐患提示信息可即时发送至企业负责人; 4.协查信息同步上传至乡镇街道; 5.根据本地实际,可选择协查扩展模块; 6.复查到期提醒; 7.不需要任何纸质记录,“一机完成”,无纸化管理。,五、村(社区)协管员主要工作,使用纸质协查: 1.登记协查记录表; 2.填写发出劝告书; 3.上报隐患报(抄)告单; 4.汇总上报协查月报表; 5.协查信息后台补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