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7099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题型预测_ 文章赏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题型预测】8: 文章赏析 “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是湖南省高考语文卷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该题“把阅读、研究和写作有益地结合起来”,“积极呼应了新课标的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也弥合了长期存在的读写的分离”,对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纠偏和导向的意义。因此,该题型一经面世即受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许多兄弟省份的好评. 本文指导得法,从作品主题、文学形象、文章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性强,很实用,是湖南广大考生朋友的福音和导师.几年来,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21题一直是“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分数高达14 分(以前为15分)。做

2、好这个题,对提高语文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那么,要怎样才能写好300来字的赏析短文呢?重点要在“选点”与“切实的分析,正确的评论”两方面发功夫。具体说来,要特别重视以下环节: 一、认真阅读,整体把握 认真读懂文章,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及主要表现方式,是写好300来字的赏析短文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读时,可以将重要的字词句摘出,供写赏析短文时分析或引用。从2005年调考与高考的情况看,有些学生对此注意不够。也许是受到心态及时间方面的挤压吧,没完全读懂就匆匆动笔者确实有一批。文字的暧昧源于思想的朦胧,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后再动手评论。 二、根据文体,穷挖特点 湖南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3、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明确规定“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那么,我们需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本特色,挖出各自特点。以下根据不同文体作些提示: 小说,可以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语言、故事情节安排等特点。 散文,可以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意境、选材、组材、语言、线索设置等特点。 戏剧,可以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结构、冲突、人物语言、潜台词等特点。 诗歌,可以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意境、语言、节奏、表达方式等特点。 上述是就各种文体大的特点而言,并非所有的赏析短文只能从这些大的角度写作。例如,可以详细评析某一细节、某一场面、某一道具面对具体作品,完全可以将特点具体化。例如,

4、语言特色方面,我们可以考虑炼字、选句、辞格运用、语言风格等。又比如,结构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层次段落、伏笔铺垫等。表现技法方面我们可以考虑象征、对比、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挖出来的特点最好把它概括成一句话,用文字固定下来,以形成观点。 3、切合题意,精心选点 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在切合题目要求(或赏析主题及其表达、或赏析艺术特色)的前提下,选点首先要注意一个“准”字,要选择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的点加以评析。此外,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或涉及到多个评论点而实际上一个问题也没有谈清楚。 原则:

5、(1)选最能体现作品特点的。 (2)选自己写起来最有把握的(它往往是阅读时深深打动了自己的)。 (3)角度宜小、巧、新。 不过,湖南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的21题是这样命题的: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2)“老狮”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3)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面对着这样相对明确而简单的命题形式,我们可以略去“穷挖特点”“精心选点”两个环节,照相关要求直接择定一个题目写作即可。 4、且叙且析,观点鲜明 写赏析短文时,在注意叙(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或引用)、析(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

6、术特点等进行揭示)、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用且叙且析的方法较好,观点或开门见山提出,或通过分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来,为了醒目,开篇提出且独立成段更好。例如: 2005年湖南卷21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士人经不住喜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压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 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

7、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自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套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

8、,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于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什么?又是怎么了?

9、”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

10、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是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

11、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

12、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如: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除正面描写之外,本文还运用侧面描写,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巨人贝多芬形象进行立体刻画。(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侧重于“评”。) 其一,女佣的视角。女佣是最了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人,但她并不完全了解贝多芬的精神。在她眼中,贝多芬主要是个自强、孤僻而又可怜的形象:他在失聪之后仍然不停地“工作”,生活上完全自立,不让别人“帮他一点忙”,这是其自强的一面;他任谁都不肯接见,厌恶别人打扰,喜欢孤独与安静,总把房子弄得零乱不堪,这是其孤僻的一面;他不仅生

13、活得如此“简单随便”,身体又“常常不舒服,而且几乎完全失聪,还被“流氓一样的侄子”经常烦扰,这是其可怜的一面。通过这视角,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的日常生活,也初步表现了他孤傲自强的性格特点。 其二,客人的视角。这本是全文描写贝多芬形象的主要视角,但由于文章已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叙述者,所以通过这个视角进行的描写也可以归入侧面描写。来访的客人是试图真正去了解贝多芬精神与灵魂的人。客人虽然觉得贝多芬有一个“真实的好灵魂”,但在最初这种认识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听了女佣的介绍,看到贝多芬的真实面貌与实际生活之后,客人一方面也像女佣那样既感到可畏又觉得可怜,另一方面却在畏惧中更有一层敬仰,在怜悯中更多一层相惜。与

14、贝多芬深入交谈之后,客人被深深感染,对音乐巨人的性格、意志与精神终于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个视角,“巨人”贝多芬形象最深刻最感人的一面被清晰地刻画出来。 其三,一般人的视角。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的视角,在本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但细心的读者却可从女佣与贝多芬的话中看出。从这个视角来看贝多芬的人,包括他的侄子、嘲弄他的孩子们以及许多把他看作“厌世者”的人,他们既不完全了解贝多芬的实际生活,也根本不了解他的意志与精神。在这些人眼中,贝多芬只是一个失聪不洁、孤僻厌世的糟老头形象。因此他们对贝多芬既无怜惜,亦无敬畏,有的只是嘲笑、捉弄与打扰。通过这一视角的描写,不仅呈现了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形象,也不仅

15、解释了贝多芬近乎孤僻的性格,更将贝多芬失聪后艰难的处境与孤独的心境描绘了出来,更能反衬出贝多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巨人形象。(二四段:扣住第一段提出的观点,从三个方面展开,一面叙例,一面分析,侧重于“叙”与“析”。) 5、方法多种,灵活选用 (1)例证法、引证法:事实胜于雄辩,恰当的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过要注意,因全文只有300字左右,举例语言要简洁;在运用引证法时,选句要精当,要避免因大段的抄录原文而削弱了分析论证。 (2)分论点法:先设一个中心论点,再围绕它设立三个左右的分论点,使得论证从多方面展开,既条分缕析,又具体翔实,使短文中心显豁,让阅卷者在快速阅卷的过程中稍加扫视就清楚明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3)联系法:可以适当联系与作品相关的国情、社会背景等;适当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能联系上课文尤佳);适当联系作者整体创作风格考虑到所写的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