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重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70499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艺术概论-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艺术概论-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艺术概论-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艺术概论-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周宪这样看艺术1. 艺术从来就被看成是一种手工劳作,它与机械化流水线的成批生产的工业品截然不同2. 艺术因为是艺术家个人手工制作的,所以,艺术作品的生产总是和特定的个体及其时空境况有特殊的联系。3. 艺术作品应该是美的,应有足够打动人的美的形式和外观,尤其是造型艺术作品。4. 艺术作品应该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思想或者意图,这是我们据以评判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要素。5. 艺术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就是指某种技能或技巧。对传统艺术的看法传统艺术与现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传统艺术具有一种特殊“韵味”,亦即艺术作品生产的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比如红楼梦或者蒙娜丽莎,是特定

2、时代的艺术家特殊视角中的特殊的世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差异性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创作观念和表现语言体系。它否定了传统艺术原则,不认为艺术的主要目标是由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共性理想美的显现相结合,而是强调艺术主要是主观创造的产物,是个性表现的产物。因此,它在画面面貌上表现为强烈的个性形式和表现性。因此,在现代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以客观对象为原型的作品往往鲜明表现出了作者的艺术加工,如简化、变形、夸张、分解、组合等;而从主观意趣出发的作品,则更多地具有抽象构成、几何化处理等特点。现代主义的作品由于强调通过形式的创新性、“陌生化”来彰显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因而一般较少使用主题性、情节性题材去表现具有社

3、会意义的内容,而多是通过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静物、风景等来创造具有视觉特点的艺术形象。杜尚的喷泉创新性体现在哪里杜尚用便池制造了一次“艺术事件”,尽管那件著名的道具并不因此就具有了货真价实的艺术价值,但它的意义显然外在于它自身。杜尚的挑战的姿态、创新的观念,撼动了传统的艺术价值体系,我们历来天经地义的关于艺术的种种观念被打破,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论语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美国的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 世界 作品 艺术家 欣赏者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品本身。由于作

4、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宇宙。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为什么说杜尚的喷泉质疑和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有何启示。艺术史意义?这样,“艺术”和“古董”得以区分开来,同时也和“技艺”区分开来了。它与生活平等交流,并直指人心,贯穿思想。艺术家们在尝试着用各种

5、各样的方式作为媒介来传递他们对于艺术提出质问的各种观念。这时候,艺术开始变得出乎预料和看起来难以捉摸。尽管你并不一定喜欢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和你的生活越来越近了。如同维特根斯坦将哲学引向了语言、生活的自由天地,杜尚将绘画引入艺术的自由之境:他的思想在于彻底叛离古希腊式的“技艺”思想,将艺术带入一个更真实也更广阔的境地:艺术不再是描画幻影,而是直面真正的物和人生;不再是用艺术表达永恒,而是取消一切永恒;不再是单纯地表达意义,而是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意义捉迷藏,质问意义有何意义!关于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以及“模仿说”、“心灵表现说”等等。游

6、戏说:又名“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早期人类的游戏活动。这一理论出现于18世纪,其相关理论家有康德、席勒和斯宾塞。原始人的游戏和后世的艺术有许多共同特征:闲暇性、无功利性、假定性、愉悦性。游戏说有一定道理,游戏与艺术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尤其是符合“无功利性”这一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艺术与游戏的不同之处:游戏通常只是消遣自娱,艺术却不仅仅是消遣闲暇。评价:艺术和游戏在深层次上终究不是一样的活动。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巫术活动。巫术说出现于20世纪。主要理论家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弗雷泽和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古代人试图与神秘力量沟通,希望由此控制自然或者通过祈求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产生了巫术

7、活动。巫术活动需要绘画、雕刻、面具、歌舞等等都是艺术的雏形。巫术与艺术最大的差别是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模仿说认为艺术出自人类模仿外物(自然或人生)的本能。主要理论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模仿说重视艺术和现实关系,而忽略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出某种局限性。艺术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从来不会在真空中发展,总要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非常强力的推动或者制约。影想艺术发展的社会动力主要有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等等。经济发展常常决定着许多社会元素的变动,但对于精神创作活动艺术来说,经济的决定作用并不明显。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常常不是同步关系,艺术发展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时与经济生产呈反方向

8、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艺术是上层建筑中的最远离经济基础的文化活动,独立性较强,经济的发展要经过政治、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很多中介环节才能影响到艺术生产。总的来看,现代社会中经济对艺术的影响比古典时代要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商业发达,市场通过消费需求、流通方式等引导或左右了不少艺术家,促使他们根据手中的需要去创作畅销作品。但艺术的创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要依赖艺术家的审美体验、灵感、想象力等,因此艺术不会完全被经济、市场制约。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宗教对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在政教合一的年代或国家。总的来看宗教在艺术的开端时代对文艺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大,那时艺术与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尚混茫未分,宗教故事

9、中蕴含的种种奇幻的形象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在宗教势力强盛的时期(如西方中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集团往往也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他们以自身强力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艺术创作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如达芬奇壁画、云冈石窟雕塑等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宗教在近现代更多时候则对艺术起阻碍作用,如限制艺术的题材,遏制艺术家的思想自由,影响了艺术的健康、自由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弱。随着宗教的没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等人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即以艺术继承宗教的超越性追求,为人们寻求生存意义提供启示,展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德对艺术发展的影响道德对艺术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10、,尤其在古典时代。如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主张艺术表现真善美,中国古代艺术家以“文以载道”为使命。在多数时候,当一个社会先进的伦理观念、道德准则往往随着历时的变迁而改变,有时,狭隘落后的道德观会限制艺术的题材,闭塞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影响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譬如中国自宋代起树立的对妇女贞节要求极其严酷的贞操观,出现很多歌颂守节的列女传故事,不仅在当时扼杀了女性的生命活力,更是被历史的浪潮卷走,不再得到人们的欣赏。总的来说,艺术经常无可避免的要表现人们的伦理生活,但艺术不等于道德教条,不能把文艺当成道德课本,简单的用现行标准去评判社会生活,相对于社会道德条规,艺术将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呈现人的个性,以前瞻性的

11、视野、用曲折潜隐的力道提升人的精神,张扬人最优秀的本质力量,这才是艺术特殊的伦理意义所在。什么是自律性除了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律性的发展脉络,即艺术在形式、创作方法、题材等方面形成了内部的历时继承性,在相当程度上不受外来社会因素得以影响。表现在常见母题(包括爱情母题罗密欧与朱丽叶、成长母题红与黑等)、艺术形式、创作方法上。诗哲之争哲学代表:柏拉图,控诉文艺,排斥诗人、诗歌。柏拉图以著名的“三种床”为例阐明他的哲学观。世界上有三种床,木匠制作的床,诗人写的床,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念(床的本质)。诗歌代表:亚里士多德,他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批判的继承了老师的

12、学问。柏拉图一直认为,在现象世界的背后,存在一个不更真实的理念的世界,而现象本身是不真实的,是瞬息万变无法理解的。文艺不仅模仿现实世界的外表和现象,而且更能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和本质。历史和诗歌的差别不在于诗人用韵文,历史家用散文。而是历史家描述已发生的的事,诗人却描述可能发生的事。诗比历史更哲学更严肃。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是个别的事。文学是真实的,而且,这种真是不是日常真实,也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本质的真实。理解艺术所具有的虚拟性、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以及娱乐性等基本特质。感性的形象普列汉诺夫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

13、是用生动的形象来展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失去感性的形象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艺术形象是生动鲜明独特可观的,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亲身体验,有所发现并加以提炼、概括、虚化的产物。如古希腊雕塑米洛的维纳斯女性的优雅和青春几乎都体现在这座无懈可击的雕像上。情感的体验毛诗序认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是来自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指出情感的抒发。陆机在 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说。黑格尔强调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所在,又称“缘情说”。符号论美学代表人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将

14、情感(指广义的情感,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艺术的功能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其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审美体验功能。就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影响而言,一般认为,在艺术的诸种功能中,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几种。1. 无功利的超越性功能,就艺术功能的超功利性层面而言,着重突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主要强调艺术的无功利价值。艺术是非实用的,其价值不在于物质层面。而在于超越性的精神层面。比如电视剧作为声光化了的艺术作品,与电影一样,给现代人提供了虚幻的慰藉。对一个实用主义者来说,艺术或许是无用的。艺

15、术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与生命,这一点比任何物质的满足都要重要得多。2. 社会认知功能。譬如原始社会的艺术对于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受伤的野牛,生动的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存状况。更是展现了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知识。3. 教育和宣泄功能。从欣赏者的角度看,艺术可以通过美的形象发挥教育感化作用。比如音乐之声这样的片子可以帮助陶冶人性,作品彰显的人性光辉、诠释的人间大爱可以让邪恶望而却步。4. 审美愉悦功能。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如米洛的维纳斯是一尊残损的雕像,但没有人认为她是不美的,在现实生活中,身体的残缺被认为不美,但在艺术世界里,却给了人们审美想象的空间,提供了一种即接近生活而有区别与生活的特殊情感体味。后三者是就艺术功能的社会功利性方面而言的。或侧重社会生活这一要素,探讨艺术之于社会人生的价值,或突出艺术家这一要素,侧重艺术之于创作者的作用。或突出艺术欣赏这一要素,侧重于艺术之与欣赏者的意义。罗丹曾说:在艺人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他的著名雕塑欧米埃尔又名丑与美,取材于法国15世纪著名诗人维庸的美丽的老妓女。展现了一个曾经美丽的妓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