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68100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辅导讲义(十四)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守恒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找出题中隐含的原子个数、电荷数、质量或气体体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列出代数式进行计算。包括关系式法、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差量法等。(2)极值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 求出极值后确定某一区间,利用这一区间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结合不等式法、平均值法。(3)讨论法 需要运用讨论法来解答的计算题, 往往在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答案也往往不是唯一的. 解题时需要对不确定的因素的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讨论。(4)关系式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分析,找到多步反应

2、中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直接进行计算。当然,以上仅仅是几种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

3、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例题例1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S.T.P),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 (A)9mol/L (B)8mol/L (C)5mol/L (D)10mol/L例2在一个体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X(g)和2 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4、( )。 (A)3 (B)4(C)5(D)6例327.2g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放入500mL的稀H2SO4中,发现固体完全溶解,并放出4.48L H2(标况),加入NH4SCN溶液后,无颜色变化,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 NaOH溶液,当溶液呈中性时,用掉NaOH溶液500mL,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质量的浓度为( )。A4mol/L B. 3mol/L C. 2mol/L D. 1mol/L页:1这是一道选择题,从题中叙述可看出至少涉及六个反应,条件多,反应关系多,许多学生摸不到头绪。若用守恒法求解,则易如反掌。不去研究反应过程,而是抓住反应的结果,最终溶液只是Na2SO4溶液 nNaOH

5、=2nH2SO4(nNa:n=2:1) H2SO4的物质浓度应为NaOH的,故选D。例4已知原子量:Li为6.9;Na为23;K为39;Rb为85。今有10.8g由某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M2O组成的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16g固体。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是。 ALi B. Na C. K D.Rb页:1本题可用极值法求解,先根据边界条件(极值)确定极值的可能取值范围,然后再结合题给条件。确定答案。若10.8g全部是M,由2M+2H2O=2MOH+H2可计算出生成MOH的质量为(式中a为M的原子量)。若10.8g全部是M2O,由M2O+H2O=2MOH,可计算出生成MOH的质量

6、为。显然应满足解不等式得:10.7a35.3,钠的原子量符合,选(B)。例5在2mol/L的NaOH溶液100ml中,通入CO2,生成了0.05mol的Na2CO3,求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是多少升?页:1生成0.05mol Na2CO3需CO2为1.12升或3.66升例6某小苏打(NaHCO3)样品中含一定量的碳酸氢铵杂质,加热该样品,当剩余物质为原试样的一半时,再无气体产生。求该小苏打样品NH4HCO3的质量分数?页:2则含NH4HCO3:例7在120时,把CH4与O2通入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用火花不断引燃,恢复原温度,最终压强为零,则以上几种物质的物质量之比满足什么关系式?页:

7、2只要满足nCH4:nO2:nNa2O2=2:1:m(m6)即可:例8三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如下:由页:2若固体是AgNO3则符合条件 若固体为NaNO3与Cu(NO3)2物质量之比为11混合亦符合条件 若NaNO3与Cu(NO3)2之比为11,再加入任意量的AgNO3亦可。上述三种盐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受热分解生成m升气体,被水吸收后剩余升气体,符合这一条件的三种固体组合可能是什么?练习沉淀量(g)0 100 200 300 V(mL)1100mL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生成的沉淀量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浓度为0.025mol/L,则原混合

8、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 )。(A)1mol/L (B)0.1mol/L(C)0.01mol/L (D)以上数据均不对2150、1.01105Pa时,将空气(设N2、O2体积分数分别为80%、20%)、CO2、H2O(气)按体积比5:1: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高温下通过足量碳,经充分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占总体积最接近于( )。(A)1/2 (B)1/3 (C)1/4 (D)1/53.将Na2O2和NaHCO3均匀混合后的粉末,等质量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放出气体2.24L,将该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2.016L(气体体积均指标准状况而言),则原混合物

9、中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1 (C)8:1 (D)2:94向Fe2O3和Fe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3+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在反应物中Fe2O3、Fe、H2SO4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1:2:4 (D)2:3:55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气体和336mL的气体(标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 (B)8.51g (C)

10、8.26g (D)7.04g6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右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页:31B 2B 3D 4CD 5C 6BC 7C 8AC 9D 10.B11(1)1.12g (2)212 .(1)2CaO2 = 2CaO+O2(2)w(CaO2)=80% (3) x=1/213.(1) (2)6:917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

11、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8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答案:(1) 11.2g (2) 11.2a16.8 (3) NO3-,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0.8molHNO3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取样品,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只以Fe3+离子的形式存在,则样品的质量为 _g。乙取样品,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又

12、含有Fe2+离子,则样品的质量(设为ag)范围是 _。丙取样品,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不断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Fe2+、NO3三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 _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另外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9在NO3-为4mol/L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100mL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纸上的沉淀干燥后称量为24.8g, 将此沉淀溶于稀盐酸中, 没有气体产生;滤液中滴入BaCl2溶液无现象。然后加入过量的稀NaOH溶液得到沉淀,经过滤、灼烧,冷却后称量为4g。求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

13、页:41AD 2CD 3C 4B 5C 6A 7D 8C 9BD 10.A 11.A 12.B13.B14. (1) 15. 铝的质量为2.7g。(2)0.3 mol NO和0.7 mol NH30.2 mol NH3和 0.8 mol NO1答案:(1)n(BaSO4)=0.04 mol, 所以:H2SO4=0.4 mol/L (2分)n(HNO3)=n(OH-) - 2 n(H2SO4)=0.0354 - 20.04 =0.06mol所以:HNO3=0.6 mol/L (3分)(2) 3.2g铜粉为0.05mol,100mL混合液中有n(H+)= n(OH-)=0.14mol3Cu + 8H+ 2NO3- = 2NO+4H2O +3Cu2+ 3mol 8mol 2mol 2mol 0.05mol 0.14mol 0.06mol所以,H+、NO3-均过量,生成的NO有:=0.747 L (3分)0现有一定量的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0mL混合溶液跟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经过滤、沉淀、洗涤和干燥后,得到9.32g沉淀;将全部滤液跟35mL 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7。试计算:(1)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另取100mL原混合溶液,加入3.2g铜粉,经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一氧化氮气体的体积(保留小数点后三位)。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