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56993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移动通信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跃明 02次课 第02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_2013(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数字移动通信,2-2,数字移动通信,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2-3,第2章,讲述内容 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2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6 多径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第一次课,第二次课,第三次课,2-4,第2章,要求与重点 掌握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理解两径传播模型的合成场强计算方法。 掌握多径传播的基本特性,理解多径衰落对数字移动通信的影响。 理解描述多径信道的参数,了解小范围衰落模型。 掌握电波传播损耗的预

2、测。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建模与仿真,2-5,第2章,通过本章学习,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大尺度传播特性 大尺度传播模型:描述的是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T-R)长距离(几千米、数百波长量级)上的场强变化。 小尺度传播特性 小尺度传播模型:描述短距离(数十波长以下量级) 内的接收场强的传播模型。 统计特性 主要参数 建模与仿真,1)对移动信道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2)更好地理解经历信道后的信号变化机理,本次课解决的问题,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模型? 电波传播的几种方式?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和两径传播模型的传播损耗如何计算? 掌握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 掌握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规律 理解两径传播模型的合成场

3、强计算方法及传播损耗规律,2-6,重点:典型传播方式及传播损耗规律 难点:两径传播模型的合成场强计算,2-7,概述,信道分类 按传输媒质分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恒参信道:传输特性随时间变化速度极慢,或者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其参数基本不变。 变参信道:传输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较快。 移动通信信道 典型的无线变参信道。,概述,2-8,2-9,概述,目前典型移动通信使用频段: 1、150 MHz (VHF) 2、450 MHz (UHF) 3、900 MHz (UHF) 4、1800MHz (UHF) 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也将使用1.8-2.2GHz频段(UH

4、F)。 那么,VHF、UHF频段电波传播有些什么特性呢?,2-10,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11,2.1.1 电波传播方式,VHF与UHF频段,典型传播方式 1、直射 2、反射 3、散射 4、绕射,2-12,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13,2.1.2 直射波,采用模型 自由空间

5、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模型的定义 天线周围是均匀无损耗的无限大空间 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 电导率为0,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为1 自由空间特性 不存在电波的反射、折射、绕射、色散和吸收等现象,电波的传播速率等于真空中光速C,2-14,自由空间损耗,自由空间损耗的本质 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增大,球面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减小了,而接收天线的有效截面积是一定的,故而接收天线所捕获的信号功率是减小了,这是自由空间损耗的本质。,2-15,模型适用范围,传播媒体的近似 实际情况中,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其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为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的阻挡,到达接收天线

6、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2-16,接收功率计算公式,自由空间的接收功率: PT = 发射功率 (W) GT = 发射天线增益 GR = 接收天线增益 = c/f 波长(m),c = 光速 (3108 m/s) d = 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m),2-17,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可以定义为:(不考虑天线增益) 以dB计,得到: 或 可见,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 f 和传播距离 d 有关。,2-18,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

7、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19,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实际移动信道在低层大气中。 低层大气并不是均匀介质,对电波传播对影响: 有利:可使极限视线传播的距离增大。 不利:吸收等,2-20,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折射产生机理 大气折射率是变化的,当一束电波通过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的大气层时,由于不同高度上的电波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使电波射束发生弯曲,弯曲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大气折射率的垂直梯度。这种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2-21,大气折射,其弯曲程度取决于大气折射率n的垂直梯度: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

8、“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也就是认为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变成了等效半径。,2-22,大气折射,标准大气情况下,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4/3。地球实际半径是6370km, 地球等效半径为8500km。 大气折射的结果是传播距离比极限视距更远了,即所谓的超视距传播。,2-23,大气折射,假设A点架设一部发信机,天线的架高是H1,AB是和地球相切的一条射线。若要接收到来波,天线的架高必须超出这条切线,如果天线的高度不够高,为了接收到来波,天线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C,C1,H2,C2,2-24,视线传播极限距离,2-25,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

9、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26,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原理 波理论。绕射可以用惠更斯原理解释。 惠更斯原理:波前的所有点可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 绕射由次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2-27,绕射损耗,绕射损耗:在实际情况下,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 x表示障碍物顶点至直射线的距离,称为菲涅尔余隙。,2-28,菲涅尔区,如下图所示,自由空间Q点是波源,P点是接收点,以Q、P为焦点的旋转椭球面所包含的空间

10、区域,称为空间菲涅尔区。图中S1是空间的一点,其所在与直线QP垂直的平面截菲涅尔区域得到一个圆C1,该圆半径为:,2-29,菲涅尔区,其中d为Q、P点间的距离,d1、d2分别是Q点和P点到圆C1圆心的距离,这个圆所在的菲涅尔区域称为第一菲涅尔区。 在自由空间,从波源Q点辐射到P点的电磁能量主要是通过第一菲涅尔区传播的,只要第一菲涅尔区不被阻挡,就可以获得近似自由空间的传播条件。 为保证系统正常通信,收发天线架设的高度要满足使它们之间的障碍物尽可能不超过其菲涅尔区的20,否则电磁波多径传播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通信。,2-30,绕射损耗,工程上采用图表形式。如图2-4。 x

11、/x10.5时附加损耗为0dB。 X0时,损耗急剧增加。 X=0时,TR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 在选择天线高度时,根据地形尽可能使服务区内各处的菲涅尔区余隙x/x10.5,2-31,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32,2.1.5 反射,反射波:当电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如果尺寸比电波波长大得多时会产生镜面反射。,2-33,2.1.5 反射,反射波与直射波二径合成,2-34,2.1.5 反射,地面反射模型(双线或两径传播模型):

12、,双线地面反射模型是基于几何光学的非常有用的传播模型,不仅考虑了直接路径,还考虑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地面反射路径。 引入反射系数R。定义为反射波场强与入射波场强的比值。镜面反射时,R=1。,2-35,2.1.5 反射,地面反射模型(双线或两径传播模型): 适用范围 几千米范围的大尺度信号和城区视距内的微蜂窝环境。 场强计算步骤 路径差、路径差引起的附加相移、接收场强。,2-36,场强计算步骤,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通常 ,上式中每个根号都可以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并且只取展开式中的前两项。,2-37,场强计算步骤,b. 由路径差引起的附加相移 c. 接收场强 在T-R距离很大的情况下, dLO

13、S与dg相差很小,两者近似等于d,此时有 : 可见:1)合成场强随相位差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相加,有时会抵消,造成衰落现象;2)接收场强幅度近似随距离的2次方衰减,其大小与频率无关,对应的传播损耗为:,2-38,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 2.1.2 直射波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 反射波 2.1.6 散射波,2-39,2.1.6 散射,产生 粗糙的表面会向所有方向散射电磁波。 影响 散射造成实际中接收信号强度比单独考虑绕射和反射模型时预测的要强。 散射与反射:依赖于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大小与波长的比较。 远大于

14、波长的平滑表面 反射模型。 小于波长的粗糙表面散射模型。,2-40,2.1.6 散射,实际移动环境中,有时接收信号比单独绕射和反射模型预测的要强,这是因为当电波遇到粗糙表面时,发生散射作用,这就给接收机提供了额外的能量。,2-41,小结,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直射、折射、反射、绕射和散射。 自由空间(无阻挡物):直射,视距传播LOS (line-of-sight) 存在阻挡物(多条路径): 反射:当电波在不同性质的介质交界处,会有一部分发生反射。 绕射:惠更斯原理。能够传播到阻挡物后面。 散射:粗糙的表面会向所有方向散射电磁波。 平滑表面 反射模型。粗糙表面散射模型。 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模型: 双

15、径模型:,2-42,小结,大多数情况都是空间传播损耗、反射、绕射、散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预测接收点的信号场强是研究传播模型的主要目的,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对预测接收点的信号场强有定性和一些定量的分析。要想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接收点的信号场强大小,则还需要全面地考虑各种传播方式的传播损耗。,2-43,小结,研究电波传播特性的基本方法 理论分析 即用电磁场理论或统计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并用各种模型来描述移动信道。 现场电波传播实测 即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传播试验。测试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幅度、时延以及其它反映信道特征的参数。 计算机模拟 即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快速灵活地模拟各种移动环境。该方法可弥补前两种方法的不足。,小结,2-44,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模型? 双径传播损耗模型? 电波传播的几种方式?典型方式的传播损耗如何计算?,2-45,作业,P50. 1 补2 自由空间中距离发射机d处天线的接收功率与哪些参数有关?服从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