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方文学发展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616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东方文学发展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东方文学发展史摘要: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那么,东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东方各族的审美文化特征又有哪些,这些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东方各国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关键字:东方文学 发展史 审美文化特征一、 东方文学的概念 “东方”是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16、17世纪欧洲人开始系统的对亚洲和北非洲的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

2、“东方学”。东方文学即“亚非文学”,它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是表征整个东方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二、 东方文学的发展史 和世界其他文学一样,东方文学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东方文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上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近现代东方文。现就其发展概述、特征和具体国家的表现作如下阐述。(一) 上古东方文学上古东方文明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属于黎明期,其范畴是一个包含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

3、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在这期间,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互相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众多东方诸国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埃及、印度、巴比伦、希伯来和中国。在东方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文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发展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因此,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马克思曾说过:“东方的历史表现为各种宗教的历史。”在东方各国最初的文学作品中,如古埃及的亡灵书、古巴比伦的埃努玛.埃立什、古希伯

4、来的旧约和古印度的吠陀等神话传说均与宗教密不可分,都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意味个宗教想象。大约公元前5000年,在尼罗河开始定居的古埃及人翻开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史,古埃及文明属农业文明,“金字塔”结构式的法老王专制的政治形态,以及灵魂不朽死而复生的原始宗教信念构成了古埃及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并贯穿于整个古埃及历史的发展脉络。产生于新王国时期的宗教性诗歌汇集亡灵书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冥界信仰的产物,其内容大致包括颂神诗、祈祷诗、劝诫诗以及神话诗、歌谣、咒语等。古巴比伦文学史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最繁盛时期的文学,以巴比伦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可以一直追溯到苏美尔时期,它的生成与发展几乎与古埃及文明同步

5、。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是史诗巨著,也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史诗,它的主要情节导源于苏美尔文学的英雄传说,历经近千年的充实和完善,从民间口头流传的原始形式演变成为泥板文书。乌鲁克城国王吉尔伽美什和半人半兽的草莽野人恩起都化敌为友的转变,表征了两河流域城邦国家文明与原始蒙昧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二) 中古东方文学东方建立封建专制的集权国家后,东方文化也进入了中古时期,中古东方文化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公元1到9世纪,东方文化处于上升阶段,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形成东方文化的黄金时代;约10到14世纪,东方文化进入繁荣和鼎盛阶段;约15世至18世纪,东方文化发生演变,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文化

6、僵化和停滞现象。在这一时期东方文学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形成了东方三大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是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圈和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社会构成和文化特质,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它们在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都各有不同。由于三大文化圈在地缘、传承和文化思想的独立性,形成了中古东方文化与文学鲜明的地域性。在思想特征上,中古东方文学在宗教思想影响下,表现出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思想倾向。东方自古宗教发达,世界诸多宗教都源于东方,宗教文学便成了中古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方文化的内向性,中古东方文

7、学大多不把文学作为认识和把握外部客观世界的手段,因此,中古东方文学还表现为主观内省精神。此外,还表现为注重伦理道德观念和怀疑和反叛精神,寄情自然山水的乐趣。中古东方文学走在世界的前列,各国都出现了自己的古典文学时代。在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中,中国封建文学达到鼎盛,出现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中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作,而在日本,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南亚文化圈中,印度文学成就最高,产生了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在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文化圈中,以阿拉伯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成就最高,被高尔基称作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丰碑”。(三)

8、 近现代东方文学近现代东方文学是指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一百多年间地处亚非两大洲的各国的文学,它发展在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也正是这样的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亚非各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奋发图强的昂扬精神,奠定了近现代东方文学蓬勃发展的基础。近现代东方文学时间不长,但历史跨度大,发展迅速,变化剧烈,因此一般又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历史条件、社会状况和文明思潮各不尽相同,文学的潮流和面貌也有很大差异。近代是东方文学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成为东方文学有两大主导潮流。这一特征与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和亚非各民族独立反抗的历史

9、是紧密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形成,19世纪中后期各国先后发生了近代化的启蒙运动,亚非启蒙文学便是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而出现一种文学思潮。亚非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主义,宣传民主、自由和人道,起到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的作用。启蒙文学抛弃了旧的载道文学和形式主义,以为人生为大众新的文学观念实现了亚非文学向现代的转折,同时长篇小说、话剧、自由体诗等新的文学样式也相继出现。启蒙主义作为现代化方向的启蒙精神在亚非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后期文学影响巨大。近代东方文学的另一主导潮流是民族主义文学。资本主义入侵引起了亚非人民的反抗,人民的民族意识也不断高涨,民族主义文学思潮也随之兴起。民

10、族主义文学一方面揭露垄断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暴行,另一方面歌颂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讴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符合时代潮流,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东方近代文学发展极不平衡,其中日本和印度成就最为突出。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揭露明治社会的腐败与丑恶,标志日本近代文学的产生。森欧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夏目漱石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我是猫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强烈的讽刺和批判精神惊动日本乃至世界文坛,为夏目漱石赢得了不朽的文学声誉。近代印度文坛最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是泰戈尔,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这是一部集中体现泰戈尔以泛神论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哲理抒情诗集。诗歌中歌颂了神无限的恩赐、无限的爱、无限的意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神结合的心情,也体现了泰戈尔抒情诗歌哲理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