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5735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孩子的语言 语言伴随孩子成长孩子一出生就用啼哭预示来到人间,又“呜-呜-”、“啊-啊-”的表示自己的存在,接着是呀呀学语与人“交流”,在出生2-3年里,孩子以惊人的速度学习词、句,此时,他们会试着运用语言不停地向成人问这、问那,去探索他们心中的未知世界。作为父母,首先要耐下心来注意倾听,热情地与他们交谈,让他们更加想说,同时还要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多听、学说的机会,使他们不仅敢说、喜欢说,而且还会说,不断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发音开始的有关资料表明,当婴儿发出“啊-啊”“呜-呜-”的喃喃语音时,如不能得到周围人对这种“信号行为”做出积极的应答,这种发出信号行为

2、就会中断,久而久之发音减少,其智力、语言能力和相同条件下的婴儿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反之,接通发出信号行为的“电波”,扩充发音机会,势必将促进语言的发展。语音是语言的载体,幼儿阶段学习语言,仍然离不开发音,尤其是对gkh、jqx、zcs等容易混淆的音,更应引起父母的注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去听、去模仿的机会。 引导幼儿理解语义孩子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在引导孩子听清楚语音、语调、模仿运用语言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从引导幼儿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开始,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把“一滴水不起眼儿”说成“一滴水肚脐眼儿”之类的笑话,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理解语义将能使幼儿从单纯的被动模仿运

3、用语言,变成主动的吸收,探索性地创造运用语言。 帮幼儿丰富词汇学习语言,必然要学习词汇,词汇在语言发展中好比工人盖房所必需的建筑材料,那么,要想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就应不失时机地帮助幼儿丰富、积累词汇。其实,孩子学习词汇,特别是名词、动词,绝大部分是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孩子每天的衣、食、住、行,就是他们学习词汇的源泉,由此可见,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很难理解词表达的抽象概念,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习语言,感受并理解语义,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词汇,掌握语言,还能激发孩子主动试用语言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当春天和孩子外出看到百花盛开,有红、黄、粉、白

4、许多颜色,了解了五颜六色,共同感受春天阳光下的舒适后,孩子就能理解温暖的阳光、暖洋洋等词的含义。 父母的语言,孩子语言学习的蓝本下面请看两位母亲指导孩子把玩具收到盒子里的情景。母亲一:“小明,这个大盒子是放积木的,你把积木放进这个盒子里。这个小盒子是放小的玩具的,你把剩下的玩具放进这个小盒子里。”“来,跟着妈妈一起做。咱们先把积木挑出来”妈妈边示范,边指导孩子分类收好玩具。母亲二:“小刚,这是什么?小汽车,把它放进这个盒子里。这是什么?积木,把它放进那个盒子。这是什么?小象,把它放进这个盒子里。”妈妈一直喋喋不休地给孩子布置任务。最后孩子烦了,把玩具乱放一气。两个母亲在布置同一件事时由于采用的

5、语言不一样,结果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有了很大差别,更重要的是,由于母亲语言使用的不同,她们的孩子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极大差异。小明尽管只有三岁,但是已经能听懂较复杂的故事,说话时表达清楚,有一定的条理。同样年龄的小刚说稍长一点的话,就只有熟悉的人才能听得懂,妈妈成了他的专职翻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两位母亲和孩子说话的方式的差异可以说是孩子出现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两位母亲给孩子布置任务时使用的语言。小明的妈妈明确地向孩子交代了每个盒子是装什么东西的,每一种东西应该放在哪一个盒子里。这位妈妈说的话不长,也不多,但事情交代的十分清楚,孩子的任务也就完成的很好。小刚的妈妈恰恰相反,她没告诉孩子每个盒子是装什么东西的,却在不停地要求孩子按规定放玩具。同时,还让孩子一边认识各种玩具的名称一边收玩具。这种布置任务的语言既使孩子不清楚自己该如何做,又让孩子感到每次做的总是新任务,结果孩子完不成妈妈布置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习语言时,他会去模仿父母是如何说话的。父母说话时没有条理,孩子说话也会不清楚。这个例子说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教孩子学诗歌、讲故事,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交往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比让孩子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更加重要。很大程度上,孩子的语言就是父母语言的翻版。所以,为了孩子的语言,请注意您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