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560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罐内搭架子喷砂施工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罐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进行罐内壁喷砂工程。1.1喷砂要求:由于罐内物质硫化物、重污油等介质都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罐内喷砂必须达到GB892388中规定的Sa2.5级标准1.2喷砂部位:罐内底板、壁板、顶板及内部构件。1.3实物工程量:罐规格:1750017820。具体工程量以签证单为准。1.4工期:具体以甲方通知的开工日期为准,17工作日内完工。如遇风雪、雷电、暴雨、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其工期顺延。二、编制依据GB/T8923-201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SH3022-20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神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三、施工组织

2、:根据储罐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结合储罐内壁喷砂的施工特点,为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保质、保量、保工期、保安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我公司决定成立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实行现场办公。项目经理由 担任,具体负责人由 同志担任,全面负责工程的指挥工作。下设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护小组,负责日常施工进度、质量检查及现场安全保护工作。施工队下设喷砂除锈和脚手架两个分队,每个分队13名工人,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其组织机构如下:项目部经理项目负责人施工管理办安全管理办质量管理办材料管理办施工班组四、施工方法、工艺及要求4.1施工方法4.1.1搭设罐内175001782

3、0钢制满堂红脚手架4.1.1.1以储罐底板为底面搭设满堂钢制脚手架,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搭设脚手架材料尽量利用壁板部位人孔进出。4.1.1.2脚手架相邻两根立杆之间的跨距为1.51.8米,分层搭设时,脚手架上下两层之间的间距(层距)高不大于2米。4.1.1.3搭设脚手架时,脚手架必须安装固定安全爬梯,每间隔5米增加斜撑加固。4.1.1.4脚手架应沿罐壁环面每层铺设两块跳板,离罐顶1.82米部位脚手架上满铺跳板,并采用810铁丝捆扎牢固,不允许有探头板。4.1.1.5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安全、牢固、可靠,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4.2基体表面喷砂处理金属结构表面采用机械喷河砂的

4、方法进行除锈,即采用干法喷砂处理,彻底除去金属结构表面的原防腐层、污垢、锈斑、氧化皮等杂质,使金属结构表面呈现出均匀的金属本色,除锈后达到GB892388中规定的Sa2.5级标准。4.2.1机械设备配套喷砂除锈装置由空压机、空气缓冲罐、油水分离器、砂罐、高压喷砂软管组成,具体配套如下:4.2.1.1配备12 m3/min空气压缩一台;4.1.1.2空气缓冲罐一台;4.1.1.3空气滤清器(油水分离器)一台;4.1.1.4单室砂罐一台。4.1.1.5高压喷砂软管和喷枪若干。4.2.2喷砂机械设备配套流程图:砂罐二级净化过滤一级净化过滤气源去时气源气包基体表面喷枪喷砂软管4.2.3喷砂作业工艺参数

5、:4.2.3.1缩气体压力宜选用67kg/cm2。4.2.3.2压缩空气的净化度,可按以下方法检验:将压缩空气在一张白纸上喷射2030S,纸上不遗留油污、水分痕迹,则认为压缩空气是洁净的,可用来作喷砂除锈。4.2.3.3喷嘴直径:宜选用810mm之间。4.2.3.4喷射距离:宜选择在100200mm之间。4.2.3.5喷射角度:宜选用3075度之间。4.2.4喷砂作业方法4.2.4.1各种喷砂装置、材料准备完毕,启动空气压缩机,压力调试在0.6-0.7Mpa,用洁净白布测试喷咀处压缩气流,确保无油污、无水分。4.2.4.2操作人员戴好防护衣,调整通风,接通信号后,打开开关,送风送砂,开始喷射,

6、工件上表面下表面同时从里端往外端依次进行。4.2.4.3喷砂要分布均匀,不能过快,以免漏喷,影响质量。焊缝、转角及氧化皮完整部位,要作重点喷射(焊缝要平整、无夹碴、无焊瘤、凸度应小于3)。4.2.4.4喷砂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以保证压缩空气的干燥、无油。油水分离器必须定期清理。4.2.4.5喷砂时应保证压缩空气干燥,不得有水分和油污,空气过滤器应定期更换填料,空气缓冲罐、油水分离器应定期排放积液。4.2.5喷砂安全注意事项:4.2.5.1喷砂作业前,应检查喷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经试验合格,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操作人员持好喷枪,方可发出送气信号开始进行施工作业。4.

7、2.5.2喷砂作业区应布置专人监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4.2.5.3罐内喷砂应安装通风排气装置,使空气不断流动置换,有毒气体、粉尘不得超过允许含量极限(如含有10以上的游离SiO2的粉尘),施工人员要站在迎风面作业。4.2.5.4从事喷砂除锈的工作人员,应配戴防尘口罩或封闭式防尘及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否则不得进行作业。4.2.5.5喷砂磨料必须检验筛选,以防粒度过大或其它杂质混入到磨料内堵塞喷嘴,影响工效和安全生产。五、质量检验与验收5.1原材料质量检验:5.1.1喷砂所用的砂子(河砂)应洁净,不应含有污染金属表面的杂质,其粒度在0.53mm之间,且要求砂粒含水率小于1。5.1.2涂料

8、粘度、固含量、附着力、电阻率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技术要求(以涂料生产厂家检测报告为准)。5.2施工工艺质量验收:5.2.1机械喷砂除锈质量应达到GB892388中的Sa2.5级的标准。具体要求是:5.2.1.1金属表面应呈现均匀的金属本色。5.2.1.2金属表面应除净金属氧化物和其它附着物。5.2.1.3金属表面不容许存在油污和斑点。5.2.1.4金属表面应处于干燥状态。六.质量保证措施:6.1、原材料质量检验及控制6.1.1 喷砂所用的砂子(河砂)应洁净、干燥,不应含有污染金属表面的杂质,其粒度在0.53mm之间,且要求砂粒含水率小于1。6.2专业质量控制点:见图表所示。储罐内防腐工程质量控制

9、点QA/QC 文件检试验计划工程项目名称专业:防腐129-T-105储罐内防腐序号控制阶段控制点类别控制内容1准备阶段施工技术方案A施工方法、程序、质量标准、审批2材料验收BR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3施工阶段搭设脚手架AC脚手架安全性能4基体表面处理AC表面喷砂处理说明:编制/日期审批/日期页码说明:A级:业主、监理部门、项目质控部、专业施工队四方联合检查;B级:项目质控部、专业施工队四方联合检查;C级:专业施工队自检自查;R级:表示检查时应提供的检验记录。6.3质量控制措施6.3.1对进场的原材料严格把关,各种防腐所用的原材料有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性能测试报告、产品合格证,并做好各项材料的性

10、能检验工作,产品性能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6.3.2工程施工坚持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实行质量责任制,制定质量管理奖惩考核制度。6.3.3基体表面喷砂除锈,不准在雨天或湿度大于85%的环境下施工,如外部施工环境湿度85%时,不得进行防腐施工。6.3.4基体表面除完锈隐蔽前,必须报请甲方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3.5工程施工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按三级质量要求进行检验,做到“三定一高”:三定即定期检查、定期整改、定期总结;一高为高标准。七、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防护措施 7.1.1凡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应结合施工生产的实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

11、意识,提高岗位安全技能。7.1.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劳动保护要求着装上岗,施工现场要达到文明施工标准,材料堆放及时、现场整洁等。7.1.3进入施工现场的整齐、废物清理全体人员要遵守甲方的厂规和各种安全生产规定,虚心接受业主的安全监督。7.1.4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施工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服从甲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调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7.1.5健全安全监护组织和施工岗位责任制,做好监护工作,及时检查脚手架、护栏、棚板和设备的安全性能,严禁违章作业。7.2喷砂除锈安全措施7.2.1喷砂作业区应布置专人监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7.2.2监护人重点监护喷砂罐、输砂胶管、空气压缩机和喷

12、砂作业区。7.2.3喷砂作业应穿戴好防护衣、保护面罩、长袖手套等,要保证喷砂操作人的供气通畅,合适的气压和气量。7.2.4压缩机和空气贮罐 要按压力容器的规定定期检查,并保证安全装置运行正常。7.3涂刷安全措施7.3.1罐内施工要按规定办理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证,配置通风设施,不断置换空气,保持罐内有效通风和正常氧气供应。7.3.2刷涂料时施工人员正确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护眼镜等),以防造成眼睛或呼吸道的伤害和中毒事故发生。7.3.3罐内施工时,作业人员如身感胸闷头晕等症状,应迅速撤离施工现场。7.3.4进入罐内施工严格禁止带入火源。7.3.5消防器材安全有效,且施工人员

13、均能正确使用。7.3.6照明用品均为防火、防爆型,非专业电工不得擅自接线和处理。7.3.7施工用品和防护用品均应进行防静电处理。7.4施工用电安全措施7.4.1进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要求接地,并办理好施工临时用电作业票证,按甲方提供的电源接点进行敷设,现场接电必须由电工操作;施工电路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配有漏电保护设施;操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必须关闭所有电器设备和设施的电源开关,切断电源。7.4.2施工使用过程中,专职电工每天要进行巡检,对违章作业进行纠正,对变压器、线路、开关箱等进行检查和维修。7.4.3禁止使用破皮、老化、漏电的电线、电缆;线路布置架设合理,符合规定要求;线路过路、进开关箱或铁

14、棚子以及易被损坏处加套管保护;电线、电缆、软线、电焊把线、钢丝绳要有一定间距,不应相互缠绕。7.4.4开关箱采用铁板、玻璃钢材料制作,配电板采用电木板;开关箱安装牢固,有防雨措施;箱体有保护接地,有门、锁,箱内无杂物;开关、插座的保护罩完好,不许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或直接挂在闸刀的闸片上;开关箱的引入线、引出线走预留口。7.4.5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作业环境比较潮湿时,行灯电压不应超过12V。行灯必须有金属防护罩。防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灯。现场碘钨灯要加漏电保护器,高度符合规定要求,牢固、绝缘良好7.4.6现场施工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控制两级保护”及一闸一机制,严禁一闸多用。漏电保

15、护器、电源线缆、保护零线符合规定,接触可靠,性能良好。7.5高处作业安全措施7.5.1作业高度2m以上时,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7.5.2高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规程进行施工。凡不适合高空作业人员(高血压、心脏病等),禁止从事高空作业。7.5.3高空作业脚手架必须牢固,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高空作业人员不得随意向下抛掷工具、器材等物件。7.5.4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和进行登高作业。7.5.5高空作业人员严禁互相嬉戏、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7.5.6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轻便着装,沿通道上下,不应沿绳索或脚手架攀登,必须正确佩带使用安全带。7.6罐内作业安全措施7.6.1经安排监护人、检查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办理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然后才能进入罐内作业。罐内作业照明应充足,其电压采用安全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