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4769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7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内容提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 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 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提到关键人物(重要践行者)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 代表作: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 大卫艾伦(David Allen)无压力工作 (Getting things done)任务管理法 主题:向浮浅工作转变的工作文化(不管你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好还是坏)使少数能够

2、抵抗此 种潮流、优先考虑深度工作的人享有极大的经济前景和个人发展机会。 相关概念 经济双峰轨迹理念 胜者通吃-Sherwin Rosen 唐顿庄园效应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K.Anders Ericsson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The talent code)- Daniel Coyle 注意力残留 技术垄断(Technopoly) 一、理论 1.深度工作是由价值的: 三类人群,在智能机器时代,处于获利的一方,并且能收获极大的利益。 高级技术工人:那些有神奇工作能力,能够适用于愈发复杂的机器创造出有价值成果的人。 超级明星:一旦人才市场可以全球共享,那些在市场顶

3、端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胜者通吃 所有者: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组的人。-唐顿庄园效应 两项核心能力: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 刻意练习的核心要素: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 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你 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高质量产出=时间专注度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中,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净利 润)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2.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度量黑洞

4、:难以衡量的区域。如高管对公司贡献与其薪酬的对比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 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 3.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大脑的大一统:如手指指向月亮的故事一样,从人类学到教育学,从行为经济学到家庭咨询, 各种学科都认为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几乎改善人生各类体验的核心。 心流: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 是最优体验

5、发生的时候。 神圣感: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认知上的-都可以带来这种神圣感。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加拉格尔 2017/12/11 星期一 Made by Lynch 二、准则 极乐机(Eudaimonia Machine):创造一种环 境,让使用者身处其中可以达到深度人体繁荣状 态,即实现达到个人能力极限的成果。 深度工作的障碍: 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大多数 人都能意识到这种冲动会使专注于困难工作的努 力变得无效,但是大多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 的频率及其力量。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 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准则1:工作要深入 培养

6、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 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小号的意志力最小化。 选定你的深读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 化。-适用于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 (像禁欲主义者般工作),余下的时间做其它所有事情。Ps.至少是一整天。-适用于那些如果不 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呢。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

7、ophy):将深度工作转为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其目标是创造一种 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适用于拥有明 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没有强烈的外在压力的情况下。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不适用于新手, 对于已经取得职业成就的人可以尝试,自信对于激励艰苦的努力有很大作用。 习惯化: 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班工作。-大卫布鲁克斯 为了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要有大手笔: 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经理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

8、工作任务,由 此也提升了此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 学院派VS实践界 我问你如何做,你却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知道 自己该做什么,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而已。 找出实现某个目标的战略往往很简单,但是真正 引领公司上行的反而是确定了战略之后应该如何 实施战略。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美】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下午 8:54 分区 深度工作 的第 1 页 此也提升了此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 激励和能量。 这些大手笔的举动推动你的深度目标占据心心理优先的地位,有助于你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 有时要想做到

9、深入,必先做大。 不要独自工作: 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但不要过于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一面破坏专注的状态。我 们最终还是靠专注从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想法的漩涡中提取有用之物。 像经商一样执行: 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2)抓住引领性指标(如,深度工作时长) 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4)定期问责 图安逸:| 每天在职业问题之外时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你得到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逸。 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无意识思维理论;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注意力 复原理论;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那么重要 两种衡量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描述最终尝试改善的

10、方面 引领性指标: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将注 意力转移到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并会对长 期目标带来积极影响。 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 对于涉及大量信息和多项模糊不清之处,甚至存在矛 盾和约束条件的决策,无意识思维或许更合适。 注意力复原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在自然中读过时光可以提升个人的注意力。核心机 理在于自主性引导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得到复原,只 要你能停下相应的活动一段时间。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未完成的任务主导 我们注意力的能力。 准则2:拥抱无聊 一

11、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高度集中注意 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 服分心的欲望 网络安息日(数字排毒) 1.(替代方法)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再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在电脑 旁放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每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这个事件之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 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社你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 为是,稍微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 的活动,这使你的

12、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静静等待并忍受无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奇 体验,从集中注意力训练的角度出发,这具有不可 思议的重要价值。 2.利用每一束空闲的神经元来处理任务,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了任务。 训练时,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你应该总是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 务,但这期间需要你用上吃奶的劲。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知识工作者的舒 适区。 3.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时(比如走路、慢跑、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 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一定要对抗注意力涣散或停滞。一周两到三次即可。 注: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当你

13、发现某个想法偷走了你的注意力的时候,温柔地提醒自己可以 稍后再货到这个想法上来,现在先把你的注意力收回来。 组织你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需要一定的框架,首先仔细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 然后在工作中留心这些因素。总结来看,考察和记忆变量,确定和处理下一步问题,巩固你的收 获。循环。 原地打转:面对一个难题时,你的大脑会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过多 能量。其节省能量的一种方法就是避免深度思考难题,而是围绕 着这个难题的已知部分不断地打转。 4.记住一副牌 准则3:远离社交媒体 网络的使用存在着一个中庸状态,如果你对深度工作的习惯感兴趣,你必须努力争取达到这个中庸状态。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

14、旦发现使用 一款网络工具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不使用 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 款网络工具。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 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关键少数法则: 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 思考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是否对平时顺利参加上述活动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 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抑制效果源自 20党的可能原因。 一个结果成因中的诸因素并不是地位平等的。 所有的活动无理论重要与否,都会消耗你相同的时间

15、和注意力,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就等同于挪用了本 分区 深度工作 的第 2 页 关键少数法则: 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 思考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是否对平时顺利参加上述活动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 影响还是无影响。 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 种工具。 20党的可能原因。 一个结果成因中的诸因素并不是地位平等的。 所有的活动无理论重要与否,都会消耗你相同的时间 和注意力,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就等同于挪用了本 科用在高影响力活动上的实践,这是一个零和博弈。 社交媒体大行其道

16、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 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 反的,它用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 交换:如果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 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 在你的娱乐时间做更多的思考,不要也被任一随意的事物吸引,相反应该主动思考我如何度过” 一天中一天“。 如果你咋i自由的时间有高质量的事情去做,这些网站对你的注意力的控制就会减弱。 人的智力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倦,除睡觉外,它只需要 变化,而不是停止。 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 准则4:远摒弃浮浅 那些原来看似十分紧急的浮浅工作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你不仅仅终止浮浅工作,并且把从中夺回 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深度工作中,你的事业将不仅能正常开展,而且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更少的正式工作时间有助于挤压出更高的效 率。如果拥有的时间变少,你就会更聪明地利 用时间。 1.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提前决定你的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