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3695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五年发展规划6502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郸城县汲冢镇博源小学五年发展规划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学校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创建农村特色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我校五年发展规划。一、学校现状分析(一)学校发展历程郸城县汲冢镇博源小学校始建于2012年春季。2016年6月16日获得郸城县教体局审批通过,颁发了办学许可证。学校座落于汲冢镇丁寨行政村丁寨村,学校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68平方米。实有教职工20人,开设教学班6个,学生233人;(二)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1、外部环境在上级教育主

2、管部门的精神指导下,面对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县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发展现状,充分听取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举全校之力,聚师生之慧,科学规划,高效落实,着力将办学思想、理念在环境中外显,在教育中内化。夯实“三项工程”基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积极创建以“德艺双馨”为总体构思的特色学校。2、内部环境(1)教师结构状况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提升人文素养,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骨干教师梯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实施“三项工程”中具有潜在的辐射和引领

3、作用,教师队伍具有踏实肯干、团结互助的工作热情。(2)学校管理状况近年来,学校在办学思想、创办特色、改善队伍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但教师队伍中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学校食堂安全压力大,管理人员任务繁重。(三)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1、学校文化积淀不够丰厚,尚未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有待加强。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年轻教师知识能力强,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欠缺系统的训练,中老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更新。学校部分教师进取心不强,具体表现在:不读书,不看报刊杂志,

4、靠老经验吃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教学思路随大流,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3、内部管理有待规范。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欠缺,“情感式”的管理成分较大。4、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民家庭,个别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家庭的学习氛围、环境差,学生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教育难度大。5、德育环境越来越严峻。如不健康的其他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6、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学校区域内没有一个标准运动场,没有多功能教室,未修建教师周转房,学校食堂建设规模不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学用地紧缺。二、学校发展目标(一)学校发展理念学校以“仁满天下”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秉承“质量立校、文化润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 ,

5、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 坚持“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师生拥有幸福人生创造条件”的办学宗旨,积极创建以“德艺双馨”为总体构思的特色学校,着力将“仁”文化、办学思想、理念在环境中外显,在教育中内化。夯实“教改工程”基础,大力推进“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科研工作。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体目标:通过五年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造就一批理念先进、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优秀教师群体,形成不同层次可以推广运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打造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个性和风格的农村特色学校,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质量,使学校成为区域教育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与示范性的特色学校。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通过“

6、德艺双馨”特色项目的推进,学校将建成以“仁”为内涵的校园文化教育体系,着力打造“仁”的教育。在“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上,学校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十分重视挖掘“仁”的精髓内涵。在校园内,学校邀请专人设计、建设以“仁”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仁”文化教育与学校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礼仪意识纳入学校管理的每个细节,围绕“明礼启智,明德向善,通达知礼,立德树人 ”十六字方针开展礼仪的普及和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师生行为规范,学生实现“三好”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实现学生言行和思想的升华。通过教育文化的引导渗透,促进教师师德自我完善和提高,形成教师人

7、人注重,以身作则的良好风尚。每位教师都能够重塑职业理想和创业激情。(2)学校组建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棋艺等兴趣小组,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有一技特长。(三)总体规划2016年9月2017年8月:完善制度,走向规范。2017年9月2018年8月:深化改革,强化管理。2018年9月2021年8月:提升内涵,创建特色。(四)阶段目标1、组织筹备阶段(2016.92016.10)目标宣传发动,营造氛围,配套设施。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步骤措施,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下发实施方案,传达文件精神,明确任务目标,为“仁”文化教育、艺术熏陶教育进课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第一阶段

8、(2016.112017.8)目标以礼净心,知书达礼,特长发展。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启发每一个学生自觉做一个文明而有礼貌的人,让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做一个有礼仪的人,这对人际交往和未来事业成功有着重大意义。引导全校师生明白“礼”的内涵,认识礼的作用,明确一个文明人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礼仪教育才会真正起到净化心灵和“导行”的作用。如从以下具体教育内容着手: (1)荣辱观 所谓荣辱观教育,即大是大非的观念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从国家的高度,对每个中国公民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日常生活,我们仍然需要明辨是非,让孩子从小明确地认识到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

9、么应该做,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不可以做。只有这样的荣辱观教育,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节俭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校内蔚然成风。(3)文明礼仪常识 通过在仪态仪表礼仪、学校礼仪、 家庭礼仪、 社会礼仪、 交通礼仪、迎宾送客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方面的学习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文明礼仪技能,形成初步的“礼”观念和意识。(4)阅读经典学校可每周组织一节课的时间上阅读课。安排每班的语文教师授课,在课堂中讲授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课程,并在教学方

10、式方法上有所创新,使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中上课,使阅读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分年级开展“知书达礼”诵读比赛,评出名次,对学生表现及时肯定。(5)开设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棋艺等课程。3、第二阶段(2017.92018.8)目标以礼导行,彬彬有礼,才艺展示。以课堂讲授、养成训练、故事启迪、榜样示范、行为评价等方法,以少“灌输”,多“启发”、少“说教”,多“体验”、轻“外在要求”,重“自我教育”、轻“高调”,重“适度”、轻“言教”,重“身教”、少“惩罚”,多“鼓励”的教育方式从小节入手,从个体入手,从“行之雅,坐之端,笑之美”入手,由大而小,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通过正身和自律

11、实现人人践行礼仪,让文明礼仪内化为全校师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教导处要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将文明礼仪督查作为评价班级活动效果、检验学生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教研处申报相关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学校将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为全体师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4、第三阶段(2018.92019.8)目标以礼融德,审美传礼,个性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没有礼仪教育。学校的礼仪教育是一种以礼仪为抓手的道德教育。我们除了要求师生在校园内讲礼仪外,还要学会欣赏礼仪美,并把良好的礼仪文明(诚信、尊敬、宽恕、秩序等)带到家庭、社会。具体教育内容: A、情感审美审美立礼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学会

12、欣赏他人的文明礼貌行为。校内布置“礼”为主题的版面,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B、人际交往诚信明礼 诚信乃为人之本。既要做到对他人诚信,也要信任他人。在校外能积极推广。 C、智、仁、勇现代精神 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不断创新,勇于实践。这是新时期“仁”文化最具时代特色的精神内涵。 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熏陶教育,促进学生艺术兴趣爱好,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个性成长发展。5、第四阶段(2019.9-2020.8)目标以礼立校,榜样树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师生文明礼仪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先进集体和典型,将在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敬业奉献、各类活动、社会反馈等方面的成绩突出的优秀典型进行深层次地发掘

13、。6、第五阶段(2020.9-2021.8)目标总结提升,推广宣传。 搜集、整理过去几年中学校在“仁”文化、艺术特色建设中的各种成果,如活动图片、视听资料,学生心得、作品,教师心得、论文,师生创作成品等,进行分类存档与结集出版。同时对校园环境进行提档打造,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媒体、活动、校园开放等方式对外推广,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我校“仁”文化育人理念,艺术特长发展理念,形成社会影响力,树立学生、教师、学校、教育新形象。三、工作思路及措施(一)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1、营造校园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每一位师生的归属感。可以通过政治学习,开展“我爱我校”的系列活动,如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我爱我校征

14、文赛等。以此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2、规范教代会制度,确保每学期一次的教代会召开,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3、学校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个制度出台均经过教代会通过,方可实施,争取广大师生的拥护。4、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爱好,让他们在校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长处,体现价值。(二)理清工作思路,做好工作安排1、学习教科局关于建设学校特色文化的文件要求,结合“师德工程”,初步制定我校校园“仁”文化核心理念。2、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分工。3、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部署学校全面工作。4、教导处制定博源小学教生礼仪规范。5、整合“弟子规”校本课程资源,安排相应“礼”

15、课程计划,做到有教材、有师资、有课程、有作业、有监督。6、团支部、大队部制定博源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手册,修订班级考评细则。7、制定学期各类德育文化教育活动计划,保证每月一主题。8、各校点、各年级、班级组织学习“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领会文件精神,明确任务。9、组织各班级学习博源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手册。10、落实礼仪课程(每周一课),实现课堂渗透。11、教导处督查落实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开展经典美文朗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小型活动陶冶学生情操。12、组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13、更新班级文化走廊和班级文化园地。14、申报关于“仁”文化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课题,并组织研究。15、举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考试。16、更新充实校园文化宣传版面。17、设立文明监督岗,督查反馈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执行情况。18、每月开展“五星评比”,每年开展年度评比选出“礼仪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安全之星”。19、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虚实结合,体验文明礼仪。20、做好典型事例的发掘和培养,总结经验做法,做好社会宣传。21、深入到家庭,走访调查学校“仁”文化教育效果,做好记录。22、搜集整理礼文化特色建设成果,对师生作品结集出版。(三)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