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835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试题(单选40题,多选20题,判断20题)一、单选题(共40题) 1、围岩含义是指( ) A.开挖前未扰动的山体 B.环绕隧道周边一定原度岩体 C.与稳定性有关部分岩体 D.隧道顶部岩体 2、隧道开挖后,围岩压力是( ) A.垂直向下 B.水平作用 C.底部向上 D.四周及纵向压力 3、下列地质条件下不宜用锚喷支护( ) A.I、II类围岩 B.破碎带 C.大面积淋水地段D.强风化围岩4、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应( ) A.在喷射砼初凝后进行B.在喷射砼达到强度后进行 C.紧跟衔接D.监控量测后决定 5、公路隧道围岩按稳定状况分成六类,其中( ) A.结构性能最好为I类B.最

2、好的为六类 C.挖进最容易的为I类D.挖进最难的为六类 6、喷射砼中常加入外加剂为( ) A.早强剂B.速凝剂 C.减水剂 D.缓凝剂 7、新奥法施工工序为( ) A.开挖量测初次支护二次支护防水层 B.开挖量测防水层初次支护二次支护 C.开挖初次支护量测防水层二次支护 D.开挖初次支护防水层量测二次支护 8、开挖时坍方现象( ) A.突然发生B.可以计算 C.可以量测D.有一定征兆 9、二次衬砌中“刹尖”指( ) A.拱脚处浇砼B.拱顶处浇砼 C.供圈合拢最后封口 D.先拱后墙交接面处浇砼 10、围岩量测部位与布点与下列因素有关( ) A.地质条件B.施工进度 C.地下水位 D.仪器类型 1

3、1属于支护材料检测的是 ( ) 。 A.排水管材检测 B.钢构件材质检测 C.支护受力量测 D.衬砌质量检测12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其施工环境检测的主要任务是检测( ) 。A.CO B.CO2 C.SO2 D.CH413一种理想的注浆材料应满足( )。A.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B.浆液粘度高,渗透力强,流动性好;C.浆液粘度高,渗透力弱,流动性差;D.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弱,流动性差;14高分子防水卷材要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 )定伸强度的试验。A.200% B.300% C.400% D.500%15用来检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耐寒性能的有( )。A.热空气老化试验 B.脆性温度试

4、验 C.柔度试验 D.拉伸试验16石油沥青油毡一般是地面建筑常用的防水材料,在隧道工程中,它主要用于( )的外防水。A.整个隧道 B.洞身段 C.明洞段 D.断层破碎带 17土工织物是柔性材料,主要通过( )来承受荷载以发挥工程作用。A.抗压强度 B.抗剪强度 C.顶破强度 D.抗拉强度18对于隧道超、欠挖的检测,关键是要正确地测出隧道开挖的( )。A.实际轮廓线 B.设计轮廓线 C.超挖量 D.欠挖量19隧道施工规范中规定,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稳定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 )。A.5cm B.10cm C.15cm

5、D.20cm20. 用拉拔设备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时,一般要求加载速率为( )。A. 5kN/min B. 10 kN/min C.50 kN/min D.100 kN/min21在检查锚杆安装尺寸时,孔径大于杆体直径( )时,可认为孔径符合要求。A.10mm B.15mm C.20mm D.25mm22喷射混凝土的( )是表示基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一个综合指标,工程上把它作为重要检测内容。A.抗拉强度 B.粘结强度 C.抗压强度 D.疲劳强度23隧道排水系统地下水的流程,以下哪一个流程是对的( )。A.围岩纵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管横向盲管中央排水管B.围岩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环向盲管中央排水管C.

6、围岩横向盲管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中央排水管D.围岩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横向盲管中央排水管24修补防水层破损处时,所用的补钉一般剪成( )。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三角形25围岩周边位移量测时,洞口段和埋深小于两倍隧道宽度的地段,量测断面的间距应为( )。A.05m B.510m C.1015m D.1520m26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时,锚固器安装位置的一般原则是( )。A.沿钻孔均匀安装 B.钻孔深处布点稀、浅处布点密C.钻孔深处布点密,浅处布点稀 D.钻孔中部布点密,两头布点稀27( )是隧道防水工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A.初期支护 B.防水层 C.混凝土衬砌 D.土工

7、布28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各( )个。A.1 B.2 C.3 D.429隧道施工时,CO浓度一般情况下要求不大于( )mg/m3。A.30 B.50 C.80 D.10030照度检测时通常将光检测器和电流表连接起来,并且表头以( )为单位进行分度而构成照度计。A.安培 B.流明 C.尼特 D.勒克斯31.在施工前进行测量时,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mm.A.3 B.5 C.8 D.1032.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的过程中,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 )。A.30 B.50 C.80

8、D.10033.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左右导坑施工时,前后拉开距离不宜小于( )m。A.10 B.12 C.15 D.2034.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角以上( )m的范围内断面严禁欠挖。A.0.5 B.0.75 C.1.0 D.1.2535.钻爆过程中,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已装药的炮眼应及时堵塞密封。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 )mm.A.200 B.300 C.400 D.50036.采用电力引爆时,起爆主导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路的对侧,不得已设在同一侧时,与钢轨、管道等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 )m,并悬空架设。A.0.30 B.0.50 C.0.80 D.1.0037.

9、爆破作业应在上一循环喷射混凝土终凝不少于( )后进行。A.2h B.4h C.6h D.8h38.喷射混凝土应适时进行养护,隧道内环境温度低于( )摄氏度时不得洒水养护。A.15 B.10 C.5 D.039. 全长粘结式锚杆安设后不得敲击,其端部( )内不得悬挂重物。A.3d B.5d C.8d D.10d40.在衬砌钢筋时,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搭接距离不应小于( )mm。A.500 B.1000 C.1500 D.2000二、多选题(共20题)1、围岩完整性状态外观表现为( ) A.孔隙水大小 B.裂缝大小 C.岩体大小 D.裂缝密度 2、隧道衬砌上长期荷截有( ) A.围岩压力 B.衬砌自

10、重 C.水压力 D.温度应力 3、围岩坍方征兆之一是( ) A.突然出水 B.拱顶掉石 C.岩爆 D.岩粉飞扬 4、喷射砼有下列现象说明水灰比过小( ) A.流淌滑动 B.不密实 C.表面无光D.灰尘飞扬 5、光面爆破应选好( ) A.起爆顺序 B.起爆时间 C.装药量 D.周边眼间距 6、掏槽眼需掌握( ) A.密度B.斜度 C.深度D.最小抵抗线 7、隧道防排水要求为( ) A.路面不冒水、不积水B.拱部侧墙不滴水 C.拱部侧墙不渗水D.设备箱洞不渗水 8、模筑砼拱架架立应( ) A.拱脚外放一定宽度 B.拱脚内收一定宽度 C.拱顶加高一定高度D.按设计断面成型不必调整 9、隧道变形缝应设

11、置在( ) A.需考虑温度变形处B.地质条件显著变化处 C.地基承载力不足处D.明暗洞交接处 10、围岩注浆单孔结束条件为( ) A.持压时间已足够 B.注浆压力已达到 D.注入量已达标D.实测扩散半径已满足 11、预裂爆破较光面爆破应( ) A.加大装药量B.加密周变眼 C.周边眼先一起爆D.减小装药量 12、锚杆作用机理是( ) A.串联 B.组合成层岩层成组合梁 C.加大岩层层面磨擦力,从而提高整体能力D.拉住危石不下坠 13、锚喷砼时( ) A.水灰比越大速凝效果越好 B.水灰比越大速凝剂效果越差 C.温度越高速凝剂效果越好 D.温度越高速凝剂效果越差 14、锚喷砼强度合格条件应符合(

12、 ) A.同批试件抗压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值 B.每个试件强度合格 C.任一组平均值不低于80%设计强度 D.任一组试件平均值不低于90%设计强度 15、洞口段地质条件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 A.挖进容易 B.地下水丰富 C.围岩破碎 D.边仰坡易失稳 16、喷射砼回弹率合格标准为( ) A.拱部不超过40% B.拱部不超过30% C.挂网后须较原标准降低5% D.边墙不超过30% 17、施工洞内反坡排水可以采取( ) A.分段自流B.分段设集水井抽水 C.设排水管泵排D.设集水坑自流 18、现场监控目的是( ) A.控制空间位置防止偏位B.控制围岩、支护变形 C.提供安全信息预测险情 D.控制围岩应力不致过大 19、锚杆抗拔试验取样必须有一根锚杆在( ) A.隧道顶部B.拱腰 C.供脚D.边墙 20、喷射砼抗压试块制作可按( ) A.150150150mm普通砼抗压试模制作 B.按150150150mm无底试模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