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500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2018 学年度第 二 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年级: 五年级 班级: 1班、2班 学科: 语文 任课教师:杨磊 李秀萍2018 年 2 月教学计划教科书作文出版社学期总课时32周课时2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7人。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同学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但像这样拔尖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对习作还缺乏浓厚的兴趣,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虽然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较空洞、简单。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少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

2、察中敷衍了事,有“眼”无“心”;没有掌握观察方法,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候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有时候,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到作文的时候,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写。有的学生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习作时候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在这学期,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的乐趣。二、教学目标: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

3、写规范、整洁。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3、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6、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7、学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8、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三、本学期重点、难点: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3、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4、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4、,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6、学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7、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4、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1 把握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目标提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此外应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 2用好教

5、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 3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五、教学进度表:(见附表)学校教导处意见: 负责人签名: 杨磊2月28 日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任教年级:五年级 科目:作文 任课教师:杨磊、李秀萍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3周 2.25-3.16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将变化结果写出来44-6周3.19-4.6学会修改作文47-8周4.9-4.20写一次活动49-10周4.23-5.4写一篇游记412-13周5.14-5.25写一篇征文414-15周5.28-6.8写自己崇拜的人416-17周6.11-6 23想象作文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