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49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期末质量分析(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黄桷湾小学五年级一、测试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120 人 ,优生人数:112 优生率93.3% ,及格人数:115人 及格率:95.8% ,不及格人数:5, 不及格率4.2%。二、试卷情况分析:试卷共有五类题型:填空题、判断题、经历体验题、简答题,填图题。试卷难度适中,覆盖的知识面广。从总体情况来看,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品德与生活能力的全面发展。三、答题情况分析1、填空题。1到10小题,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做对了,这是书上的一些原句,学生熟记便可得分。然而3 ,5,和8小题失分的较多,3题考查

2、的就是在周口店出现的原始人类北京人,以及经过考古他们学会了使用火;5题考的是中古汉字(甲骨文)的演变,以及我国现在汉字所保持的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特点;8题考的事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家乡曾是春秋战国时期哪国的都城?这个题重点错在学生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鲁国的都城。这部分因为学生接触的少,平常也没有关注,所以都只有几个做对,失分比较严重。2、判断题。该题考的是文明,文学、国粹,24字核心价值观等常识。因为今年长寿在创建文明城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所以判断题第一题和第五题,关于文明和24字核心价值观,无一人做错。学校开展书法课,关于文房四宝,也没有一人做错。重点失分在于第3题,关于我国的国粹京剧

3、,虽然孩子经过学习知道有京剧这类剧中,但是具体时间去记不住。所以孩子们大部分完成得不好。3、简答题。这个题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因为不仅在品德课中有上到,就是在语文课中也学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所以孩子看到这个题很容易就记起长城,颐和园,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还有重庆本地的大足石刻。 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能做对。这样的题,让孩子做起来很轻松。当然也不排除少部分学习成绩很弱的人,仍有些不会做。4.经历体验题。这个题是比较灵活简单的。只要学生能够把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写出来,并认识到造成挫折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和教训即可。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也知道造成挫折

4、的因素,所以这个题,可以说是送分题,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完美的答题。5、填图题。这个填图题,是认识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一个知识点,这个题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很好的完成,但是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把位置填错了,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填不对。分析原因,也是这个接触几率太低,尽管上课时有出示地球仪,但也不能面面俱到的让每个孩子都记住各大洲和各大洋的位置。还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动笔做,留空白。从试卷看失分的原因有几方面:1、 少数学生基础较差,审题不认真,做题不认真,答非所问。2、 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还不够,语言的组织能力差。3、 学生的学习后还不能很好的运用于生活中。4、 试卷的个别考题远超出生活实际。四、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的学习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加强课堂中语言的训练和表达。3、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在课上拓展知识面。4、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6、多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2017.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