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429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24 大小: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 第2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UP Q/CUP 006.22011 代替Q/CUP 006.22010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 V2.1 第 2 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n Bankcard Interoperability V2.1 Part 2 Specification on Message Interface 2011-11-03 修订2011-11-03 实施 中中国国银银联联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发 发布布 Q/CUP 006.22011 I 目 次 前前 言言IV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

2、联合技术规范 V2.1 第第 2 部分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报文接口规范1 1 范围1 2 报文结构1 2.1 报文结构说明.1 2.2 报文结构分析.1 3 报文头2 3.1 报文头位置和基本说明.2 3.2 报文头的基本组成.2 4 报文类型9 5 位图9 5.1 第一个位图.10 5.2 第二个位图.10 5.3 程序处理的准则.11 5.4 跨行交易示例.12 6 报文域说明13 6.1 报文域的属性说明.13 6.2 报文类型标识符.14 6.3 域 2 主账号16 6.4 域 3 交易处理码17 6.5 域 4 交易金额20 6.6 域 5 清算金额21 6.7 域 6 持卡人扣账金额

3、21 6.8 域 7 交易传输时间21 6.9 域 9 清算汇率22 6.10 域 10 持卡人扣账汇率22 6.11 域 11 系统跟踪号23 6.12 域 12 受卡方所在地时间23 6.13 域 13 受卡方所在地日期23 6.14 域 14 卡有效期24 6.15 域 15 清算日期24 6.16 域 16 兑换日期24 6.17 域 18 商户类型25 6.18 域 19 商户国家代码25 6.19 域 22 服务点输入方式码25 6.20 域 23 卡序列号26 6.21 域 25 服务点条件码26 6.22 域 26 服务点 PIN 获取码 .28 6.23 域 28 交易费28

4、 6.24 域 32 受理机构标识码29 6.25 域 33 发送机构标识码29 6.26 域 35 第二磁道数据29 Q/CUP 006.22011 II 6.27 域 36 第三磁道数据30 6.28 域 37 检索参考号30 6.29 域 38 授权标识应答码30 6.30 域 39 应答码31 6.31 域 41 受卡机终端标识码31 6.32 域 42 受卡方标识码32 6.33 域 43 受卡方名称地址32 6.34 域 44 附加响应数据32 6.35 域 45 第一磁道数据33 6.36 域 48 附加数据私有33 6.37 域 49 交易货币代码42 6.38 域 50 清算

5、货币代码42 6.39 域 51 持卡人账户货币代码42 6.40 域 52 个人标识码数据43 6.41 域 53 安全控制信息43 6.42 域 54 实际余额43 6.43 域 55 基于 PBOC 借贷记标准的 IC 卡数据域 .45 6.44 域 57 附加交易信息47 6.45 域 58 基于 PBOC 电子钱包/存折 IC 卡标准的交易数据52 6.46 域 59 明细查询数据54 6.47 域 60 自定义域55 6.48 域 61 持卡人身份认证信息71 6.49 域 62 交换中心数据79 6.50 域 63 金融网络数据80 6.51 域 70 网络管理信息码81 6.5

6、2 域 90 原始数据元81 6.53 域 96 报文安全码82 6.54 域 100 接收机构标识码83 6.55 域 102 账户标识 1.83 6.56 域 103 账户标识 2.83 6.57 域 121 CUPS 保留84 6.58 域 122 受理方保留86 6.59 域 123 发卡方保留86 6.60 域 128 报文鉴别码87 7 报文的匹配87 7.1 关键信息域与报文的关联.87 7.2 关键信息域的匹配.87 8 报文格式说明89 8.1 说明.89 8.2 联机交易报文接口定义.94 8.3 网络管理及安全控制交易报文接口定义.133 8.4 风险控制交易报文接口定义

7、.136 8.5 外卡收单交易报文接口定义.136 Q/CUP 006.22011 III 8.6 IC 卡交易报文接口定义.146 附附 录录 A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标准代码定义标准代码定义184 A.1 入网机构标识码184 A.1.1 入网机构标识码定义184 A.1.2 境内机构(包括境外银行在境内的机构)184 A.1.3 境外机构(包括境内银行在境外的机构)184 A.1.4 国际信用卡公司系统标识码184 A.1.5 国际信用卡公司系统名称简写185 A.2 应答码185 A.3 报文原因码191 A.4 拒绝码199 A.4.1 拒绝码说明199 A.4.2 拒绝码

8、表199 附附 录录 B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交易种类区分表交易种类区分表203 B.1 单信息交易 203 B.2 双信息交易 209 B.3 应用管理类 209 B.4 差错信息种类区分表 210 附附 录录 C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CUPS 对借贷记对借贷记 IC 卡交易的支持卡交易的支持213 C.1 CUPS 对 PBOC 借/贷记标准 IC 卡交易的支持.213 C.1.1 CUPS 对 PBOC 借/贷记标准 IC 卡转接的支持.213 C.1.2 CUPS 对 PBOC 借/贷记标准 IC 卡代授权的支持.213 C.1.3 CUPS 对 PBOC 借/贷记

9、标准 IC 卡代校验的支持.21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16 Q/CUP 006.22011 IV 前 言 本标准对入网机构与中国银联信息处理中心系统(CUPS)之间进行联机交易时使用的报文接口, 包括联机交易报文的结构、格式以及报文域做了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入网机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跃民、郭锐、郑澎、徐静雯、李洁、吴金坛、王力斌、苗恒轩、万高峰、 陆尔东、蒋慧科、杜秉一、赵伟。 Q/CUP 006.22011 1 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 V2.1 第 2 部分 报文接口规范 1

10、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入网机构与中国银联信息处理中心系统(CUPS)之间进行联机交易时使用的报文接 口,包括联机交易报文的结构、格式以及报文域。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加入中国银联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的入网机构。 2 报文结构 2.1 报文结构说明 2.1版联机交易报文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报文头、报文类型标识符、位图和报文域。其结 构如图1所示: 报文头报文类型标识符位 图报文域 图 1 报文结构 报文头是报文的第一个数据元素,主要记录了报文的长度、路由、批次号等基本信息。 报文类型标识符是报文的第二个数据元素,是最高级别报文类型定义,定义了报文一般性分类, 比如是金融类报文还是管理类报文。 位图

11、定义了哪些报文域会出现在报文中。位图区可以包含一个位图也可以包含两个位图。位图个 数的选择根据交易类型而定。磁条卡交易和IC卡交易都能使用位图一和位图二,二者的区别在于IC卡 交易将用到55域中定义的IC卡特征信息域。位图一定义域2到域64,位图二定义域66到域128。 报文域构成了报文的主体,其中大部分由ISO 8583定义,其它域由CUPS自定义并由CUPS使用。报 文域的具体定义参见第6章内容。 2.2 报文结构分析 报文结构如图 2 所示: Map1Map2 23457 35 37 41 42 49 52 53 0100 1 2 3 4 Message Header 1.报文头描述参见

12、 3.2 ; 2.报文类型标识描述参见第 6 章报文域说明; Q/CUP 006.22011 2 3.位图描述参见第 5 章; 4.报文总共可以用到前 128 个报文域。报文域描述参见第 6 章内容,关键域要求参见第 7 章内容,每种报文的 传递要求参见第 8 章内容。 图 2 报文具体结构 3 报文头 本节描述了报文头的产生及其各域的用法。描述中的“b”表示bit;“n”表示十进制数字。另外, 本文中所有数字编码均采用ASCII编码方式。报文头在报文中位置如图3所示: 报文头报文类型标识符位 图报文域 图 3 报文头 3.1 报文头位置和基本说明 报文头与报文类型标识符、位图和报文域一块组成

13、了一个完整的报文。凡符合2.1版报文接口的所 有联机报文都必须带有报文头,当第一个字节不为ASCII码“0”时,CUPS认为该报文为2.1版(2.1版 的第一个字节为头长度)。 用于文件传递的8000号系列报文不使用报文头。 3.2 报文头的基本组成 表 1 报文头的组成 域域名 长度 (单位:Byte) Field1头长度(Header Length)1 Field2头标识和版本号(Header Flag and Version)1 Field3整个报文长度(Total Message Length)4 Field4目的 ID(Destination ID)11 Field5源 ID(Sou

14、rce ID)11 Field6保留使用(Reserved for Use)3 Field7批次号(Batch Number)1 Field8交易信息(Transaction Information)8 Field9用户信息(User Information)1 Field10拒绝码(Reject Code)5 共占46个字节。所有域都为必填域。 在入网机构产生的报文头中拒绝码域填“00000”,而当CUPS在检查中发现报文语法错误或报文结 构错误时会将错误位置和错误原因填入该域,并将原始报文头和报文内容一起回应给报文的提出方, 以通知报文的提出方报文出错,报文的提出方可进行相关处理。入网机构

15、不能产生非全0的拒绝码域, 但是它可能将收到这类拒绝码域。因此,入网机构产生的报文头和CUPS在未发现报文错误时产生的报 文应如图4所示: 报文头 报文类别码 位图 数据元区 正常输出报文 图 4 正常输出报文结构 而CUPS发现报文错误时产生的报文应如图5 所示: Q/CUP 006.22011 3 新增报文头(拒绝码 标识错误位置和原 因) 原始报文头 (拒绝 码为 00000) 报文类别码 位图 数据元区 原始输出报文 收到的被拒绝报文 图 5 异常输出报文结构 3.2.1.1 报文头的构造 当一个入网机构产生一个请求或通知报文时,须根据要发送的报文数据构造一个报文头;而当入 网机构接收

16、到一个请求或通知报文时,必须保存报文头里的一些信息,以便在应答的时候返回给发送 方。这些必须保存的域有4、5、6、7、8和9。 当入网机构产生应答报文时,应根据从请求报文头中保存下来的信息调整应答报文的报文头,规 则如下: a) 对源 ID 和目的 ID 的处理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当应答直接由入网机构的总行产生,而不是由其分支机构产生时,其应答报文头的域 4 和域 5 的值将分别对应 CUPS 发送报文头域 5(源 ID)和域 4(目的 ID)的值。图例解释 如图 6 (假设受理方的机构 ID 为 01030000,发卡方的机构 ID 为 01020000,CUPS 的机 构 ID 为 00010000): 受理方 CUPS 发卡方 目的 ID:00010000 源 ID:01030000 目的 ID:01020000 源 ID:00010000 目的 ID:01030000 源 ID:00010000 目的 ID:00010000 源 ID:01020000 图 6 报文头的源地址及其目的地址的传递示意图 1 2) 当应答不是由入网机构的总行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