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_黄红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41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_黄红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_黄红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_黄红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_黄红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书书前沿观点与争鸣 / /2012/12 SHORT STORY中西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黄红玲王霞英雄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更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英雄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被塑造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借助于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对客观现实生活加以抽象,使得人们的精神诉求以被改造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具体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们主要是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事和客观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力图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为切入点,进而获得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准确理解。一、中西方的 “英雄”概念( 一)西方式 “英雄”概念西

2、方式 “英雄”概念首先指涉的是古希腊神话和诗史中的半神,这种具有半神半人特性的西方式“英雄”概念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塑造半神式英雄一直支配并主宰着西方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半神式英雄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以至于成为构建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石之一。西方文学话语中的英雄最初具有神人同体的特征,他们身上有着杰出的祖先、勇士和首领的灵魂,因而具有超凡的力量和神性,但不完全是神,而是处于神和人之间。他们有伟大的英雄业绩,能为了人类的利益同邪恶力量作斗争。随着时代的变迁,英雄的形象出现了流变,他们身上的神性渐渐褪去,由原来半神半人变成了纯粹的平凡的人,更加接近平凡的俗世的生活,只是在品质或本领方面超过

3、凡人。英雄的特征离神越来越远,而距人越来越近了。( 二)东方式 “英雄”概念“英雄”这一概念始自东汉。与西方文学语境的英雄相比,东方式英雄从一开始就显得更加理性,更加贴近俗世,就算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也不会出奇得不可思议。比如在中国,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不语怪力神乱,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更多的理性,更接近人。如孟子所言 “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就完全是人的特征,其境界是凡人可以达到的。而其形成的原因则是上天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一种个人的 “修身” ,而不是超凡力量的铸就。这些英雄能舍生取义,指

4、点江山激扬文字,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是 “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所以,在东方可以称之为英雄的人,要么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要么是具有英雄品质的人;要么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的异同(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1 塑造英雄群像中国儒家文化造成中国人重群体关系、轻个体自我的文化心态。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是写一群或一组人物,而不是集中笔墨去塑造孤立的个别主人公,其中的个人也不可避免地承担着有社会界定的具体功能的角色,换言之,只有在其他个人的整体背景下。例如古典小说中的三国英

5、雄群、隋唐英雄群、水浒英雄群等,都具有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意志,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能献出生命。近代以来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 “革命”这一典型环境下,英雄往往是 “人民英雄 ” “革命英雄” ,他们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把个人的力量献给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献给共产党和人民。他们又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即使身陷囹圄也不会孤独。他们不愿享受世俗的幸福,而是在革命或其他事业中充分享受激情燃烧的无限喜悦和悲壮。可以说,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时通常偏重于英雄的共相,而共相往往是通过组合人物来体现的,主要角色的性格言行充满流动和变化,而那些孔武有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处在陪衬的地位。英雄人物被置于与

6、其他人物的比照中,英雄人物显得愈高大,其他人物也就更见其渺小了。2 塑造伦理型英雄在中国,自从儒家一家独大后,其伦理观念一直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衡量人的贤德的标尺。其 “仁、义、礼、智、信”以及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交往之道,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刻画。比如罗贯中创作 三国演义 ,就充分展现了这样的道德品质,以罗贯中有意为之的 “正统”的刘汉集团为例,刘、关、张、赵、诸葛,无一不符合这些道德法则。刘备乃一卖草鞋的,但为了澄清天下,解救苍生,于是打出了 “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拉拢人才,宰割天下。他符合儒家 “圣君”的理想,礼贤下士,仁厚爱民,如他放

7、徐庶、摔阿斗,都体现了 “仁义”的表现。再如刘关张 “桃园结义” ,使003/ /前沿观点与争鸣SHORT STORY 2012/12得他们后来除了有君臣的名分,还有别人不能比及的兄弟之义,而这正符合儒家的 “悌”的标准。关张后来随刘备南征北战,始终不渝,尤其是关羽,他的忠义更是成了历代中国人心中的道德楷模。而水浒中的 “义”所体现的主要是作为小生产者道德观的 “义” ,事实上 水浒传的全名就是 忠义水浒传 ,长期以来,看重然诺、祸福共之的行为依然为广大百姓所肯定和称羡,并一直被视为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和交际法则。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更重视英雄的 “承受力” ,他们沉稳

8、、刚毅、百折不回、始终如一。他们符合孔子 “君子”的要求,符合孟子 “大丈夫”的要求,在坚守、等待、磨砺中成仁讲义,是儒家伦理观铸就了英雄们的超凡脱俗,从而最终化劣为优获得成功,实现 “兼济天下”的理想。( 二)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1 塑造英雄个体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追求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追求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西方文学作品中形成以具有独特个性的中心人物,即所谓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更多的是表现自我的勇力,而不像中国文学中的英雄负载了太多伦理道德。例如在 老人与海中,渔夫桑提亚哥就是 “一个人” ,在与大海搏斗的过程中,他奋斗的历程是孤独的,而故事又是不为人所知的,他每天

9、孤零零地划着空荡荡的船下海捕鱼,又划着空荡荡的船回来,这种一个人的孤独,通常是西方式英雄所有的。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大过他渔船的马林鱼,正当他战胜了马林鱼而满载而归的时候,可怕的灾难降临了,他遭到了鲨鱼的围攻群袭,他凭着不屈的意志与鲨鱼搏斗并最终战胜鲨鱼,然而他的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堆骨架。在这里,大海与鲨鱼象征了命运和世界的不可知和神秘,而这 “一个”老人战胜了鲨鱼群,他是一个人的战争,是为了战胜命运,而不是为了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就像罗曼罗兰所描述的那样,是 “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斗争 ” ,“并非以思想或强力著称,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在文中渔夫桑提亚哥被塑造成一位蔑视死亡,孤

10、军奋战,勇敢面对困难,在厄运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精神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个人英雄。2 塑造能力型英雄西方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时,不仅重视英雄人物的力量,更突显他们的综合能力。其中,他们对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洞察力,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一切困难。每一次当英雄陷入困境时,他们都记住自己的 “抉择” 。不仅能够在现实困难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更能一举反击,变被动为主动。从中体现出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主性。例如英国长篇小说 爱玛中,爱玛作为一个地主小姐热衷于做媒。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明的地主小姐,喜欢给人做媒。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埃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埃特很随和地一次

11、又一次 “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 “求婚者” 。最后在爱玛的不负责的怂恿下,竟自以为 “爱”上了本地最大的地主兼地方官奈特利先生,这时爱玛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爱奈特利先生的,爱玛是始终没有放弃审时度势的,这从她为哈丽埃特小姐安排的一次次 “姻缘”中可以验证,而她和奈特利先生这对欢喜冤家,也是彼此试探而相互选择的结果。由此才诞生了异乎寻常的喜剧意味。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对 “英雄”的塑造方式之所以有不同之处,主要是源于中国的英雄文化和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如陈独秀所说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 ” , “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所以中国有侠客,西方有

12、骑士。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皇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两者英雄形象塑造的共同之处往往都是超越平庸的出发意识、超越对手的挑战意识和超越自我的反思意识。强调英雄人物所经历的磨难,深化英雄性。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但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三、结语通过中西方文学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3、对于领悟生命内涵、生存价值、生活意义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管怎么说,英雄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不磨灭的,在西方如此,在中国亦是。 参考文献 1陈独秀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 新青年, 第 1卷第 4 号 2段启明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M 辽宁: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3海明威 老人与海M 吴劳, 译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4英 简奥斯汀 爱玛M 刘重德, 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82 作者简介黄红玲( 1976) , 女, 江西九江人, 硕士, 江西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育学; 王霞( 1978) , 女, 江西南康人, 硕士, 江西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文化和翻译。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