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5241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技术实务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解云芝 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物流运输技术,学习目标,(1)掌握运输的含义及类型;明确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明确合理运输的含义;了解不合理运输的形式,了解实现运输合理化的基本措施。 (2)掌握公路运输的含义及公路运输的特点;了解公路的构成及其等级,了解公路运输的工具。 (3)掌握铁路运输的含义及铁路运输的特点;理解铁路机车及车辆的相关知识。,(4)掌握水路运输的含义、特点及类型;理解港口的作用、分类及构成;了解船舶的类型。 (5)明确航空运输的含义、特点及航空运输工具;了解航空集装设备、航空港的概念及组成。 (6)掌握管道运输的含义、管道运输的特点及种类;了解管道运输设备及技术。 (7)明确智能运输系统的含义、作用

2、及特点;理解智能运输在物流中的应用;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组成。,综合知识模块一,运输的基本知识,能力知识点1 运输的含义及其在物流中的作用,一、运输的含义,1运输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也可以说,运输是以改变物的空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对物品进行空间位移。 运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实现了物品的空间效用。任何物品由其生产地至消费地的空间位移都是依靠运输来完成的。,2运输技术 运输技术是指运输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工具以及由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展而成的各种运输方法、技术与技能等。它一般由

3、运输方法的选择、运输合理化、运输线路和运输设备的运用等内容组成。,二、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 2)运输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3)运输可以提高物的使用价值。 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运输承担了改变物的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物的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 2)运输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运输活动和一般的生产活动不同,它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新的使用价值。 3)运输可以提高物的使用价值。由于物品存在“场所效用”现象,通过运输改变物品的场所,将其运到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品的潜力,实现资源

4、的优化配置。 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运输活动承担了大跨度的空间转移任务,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能力知识点2 运输的种类,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一种主要使用汽车,也使用其他车辆在公路上进行运输的方式。它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的灵活性,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一种使用铁路列车进行运输的方式。它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

5、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来运输的,它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方式。,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一种使用船舶进行运输的方式。它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上起主力作用的运输方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以小型运输工具来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运输干线的任务。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一种使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进行运输的方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较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货物,如贵重的设备、高档的物品等。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运输方式。其原理主要是

6、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环流动实现的,它同其他运输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二、按运输的范围分类,1干线运输 2支线运输 3二次运输 4厂内运输,1干线运输 干线运输是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和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长距离运输的重要形式。干线运输的速度一般较同种运输方式的其他运输要快,成本也较低。 2支线运输 支线运输是与干线相连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是干线运输与收、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路程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运输工具的水平往往也低于干线运输,因而速度较慢。,3二次运输 二次运输是一种补充性的运输形式,路程较短。它是当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

7、,在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运量较小。 4厂内运输 厂内运输是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一般在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三、按运输的作用分类,1集货运输 将分散的货物汇集集中的运输形式称为集货运输,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待货物集中后再利用干线运输形式进行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因此,集货运输是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形式。 2配送运输 在物流据点中,将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各个用户的运输称为配送运输,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是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四、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1一般运输 一般运输是一种采用不同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

8、作关系的运输方式。 2联合运输 联合运输是一种用户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一批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运送方式,简称联运。联合运输可以简化托运手续,方便用户,加快运输速度,有利于节省运费。,五、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1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是指物品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落地换载,不需要在储存场所停滞的运输方式。 2中转运输 中转运输是指物品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经过一次以上落地并换载的运输方式。,能力知识点3 运输合理化,一、合理运输的含义,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技术能力和专业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水平的一种运输形式。有时因为管理问题或实际操作的相关环节出现差错而未达

9、到最优,就成为不合理运输了。,二、不合理运输的形式,1返程或起程空驶 返程或起程空驶,主要是指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未考虑运输合理化而形成的空车无货载行驶的运输方式,这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 2对流运输 对流运输也称相向运输,是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可以相互替代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迂回运输 迂回运输是指由于计划不周、地理不熟和组织不当等原因,在可以选取短距离运输的情况下却选择路程较长的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的形式。,4重复运输 重复运输是指一种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到

10、达目的地之前,在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的运输方式。重复运输的最大问题是增加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5倒流运输 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超过对流运输,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 6过远运输 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的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运,不合理地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三、实现运输合理化的基本措施,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立了不少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效果,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

11、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尽量采用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措施 1)提倡铁路运输的“满载超轴”。“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加挂车皮,以达到在不增加机车的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化。 3)顶推法是我国内河货运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将内河驳船编成一定队形,由机动船顶推其前进的航行方法。 4)汽车挂车和船舶拖带、火车加挂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在充分利用动力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运输社会化是要发展运输

12、的大规模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实行运输社会化,有利于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和运力配置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可以实现组织效益和规模效益。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非常重要的措施。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和以公代铁的运输 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在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公路运输,其优点是可缓解较紧张的铁路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要点是通过减少中转、过载和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6开展配载运输 开展配载运输就是充分利用

13、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 配载运输往往采取轻重商品混合装载的方式。例如,在以重质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质货物,这样就能在基本不增加运力投入和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轻质货物的搭运问题。 7采用“四就”直拨运输 所谓“四就”直拨运输,首先是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就站(码头)、就库或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无需再入库了。因此,“四就”直拨运输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方式。,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

14、重要途径。例如,采用专用散装罐车解决了粉状、液状物运输消耗大及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等,这些都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运输合理化的体现。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有不少产品,由于产品本身形态及特性的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对此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解决合理化问题。例如,将造纸材料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料运输不满载的问题。,综合知识模块二 公路运输技术,能力知识点1 公路运输的含义及特点,一、公路运输的含义,公路运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路运输是指货物或旅客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如人力车、畜力车

15、、拖拉机和载货汽车等)沿着公路(包括一般土路、有路面铺装的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某个方向作有目的的移动的过程;狭义的公路运输是指汽车运输。作为现代运输方式之一的公路运输一般是指汽车运输。,二、公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货损、货差小,安全性不断提高 3送达速度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 5技术改造容易,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汽车不仅是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工具,还可以直达运输,减少中转环节及装卸次数,可以深入到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公路运输在运输时间上的机动性比较强,对运量、 批量大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货损、货差小,安全性不断提高 随着公路运输网的建

16、设和发展,公路的等级不断提高,混合行驶的车道将会越来越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汽车的技术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因此,公路运输的安全性也有较大的改善。,3送达速度快 由于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不需中途倒载换装,因而在中短途运输中送达速度快,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有利于保持货物的质量,提高运输的时间价值。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汽车车辆的购置费较低,原始投资回收期短。 5技术改造容易 公路运输在载货吨位、品种、技术性能和专用车种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要。,能力知识点2 公路运输的主要形式,一、多班运输,多班运输是指在昼夜时间内车辆工作超时一个班以上的货运形式。组织多班运输的基本方法是每辆汽车配备两名以上的驾驶员,分日、夜两班轮流驾驶。它是提高车辆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要注意安排好驾驶员的劳动、休息和学习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定车、定人和车辆保修的安排。为了开展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