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5236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礼仪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韩悦 引导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礼仪,礼仪是一种文化的折射。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有“虚席以待”、“倒屣相迎”以及“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广为流传。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使中职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

2、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可见礼仪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育重在育人,加强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能够为学生将来求职就业、谋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讲究礼仪不仅是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真正达到“高素质的劳动者”的标准,应当用规范的礼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学礼用礼,以礼待人,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一代。,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礼仪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

3、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往往可以对礼仪这一概念作出种种殊途同归的解释。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教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举止背后必然伴有善良、正直的品格修养。 从道德的角度看,礼仪可以被界定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标准做法、行为准则。,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可以说是适用于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程序,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民俗的角度看,礼仪既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行的律己敬人的习

4、惯形式,也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简言之,礼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惯例。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提高沟通质量、强化沟通效果的一种技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美、行为美。它是人的心灵美的必然的外化。 了解上述几种对礼仪的诠释,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把礼仪定义为:礼仪是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仪表、仪式等。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或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的应用可以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多个领

5、域。,二、礼仪的基本原则 1.尊重的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尊重原则首先表现为真诚待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其次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 尊重别人应注意三点:一是给他人充分表现的机会;二是对他人表现出自己最大的热情;三是永远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样,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2.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遵守的原则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只有遵守礼仪规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确保交际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6、。 3.自律的原则 自律原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4.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适度得体,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真正待人有方的人总是让自己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如美学中的一种观点 :距离产生美。 三、现代礼仪的特征 1.国际性

7、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拥有。 2.民族性 礼仪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民族、国别的差异性。,3.传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时代性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四、礼仪的作用 礼仪是表示人们不同地位的相互关系和调整、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礼仪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的作用 尊重的作用就是通过礼仪行为,把沟通双方彼此的尊敬、敬意表现出来,并被对方所知晓和接受。,2.约束的作用 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礼仪规范一经制定和推行,

8、久而久之,便成为社会的习俗和行为标准。任何一个生活在某种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拒不接受礼仪约束的人,社会就会以规章制度的手段来加以限制或以道德和舆论的方式来加以谴责。 3.教化的作用 礼仪具有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起到约束的作用,对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完善和凝结,会成为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继给新一代,世代相承、世代相传。在社会进步中,礼仪的教化作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4.调节的作用 礼仪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一方面

9、,礼仪作为一种规范、程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起着规范、约束和及时调整的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可以化解矛盾、建立新的关系模式。 五、礼仪的职能 礼仪作为人们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具有四大职能: 1.塑造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在交际活动中主客双方在对方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的整体印象。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是一笔难以估量的巨大财富,是沟通关系的“敲门砖”、“介绍信”,甚至是能否合作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个人形象受欢迎呢?一般而言,衣着大方、举止得体、谈吐礼貌的人才会给对方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而这无疑要归功于讲究礼仪,运用礼仪规范。 2

10、.沟通信息 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语言、行为、表情、饰物等礼仪,都可以表达一种甚至几种信息。比如“您好”、“恭喜发财”等问候语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往往或是尊重,或是祝福,或是一般性礼貌问候;握手礼节表示一种久别重逢或深深的感激,而松松垮垮地握一下对方的手可能传达不重视或希望赶快结束等信息。又如所谓的 “花语” 或表示尊敬,或表示爱情等等。礼仪传递的信息往往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联络感情 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他人,它作为人们日常交往中一种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是各种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人际关系的 “调节器” 和 “润滑剂”。如夜深了调低电视机音量;办公楼内轻声细语;打扰别人时说声对不起,等等,都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联络感情。 4.增进友谊 礼仪增进友谊的职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个人的社交圈子中,能为个人交往架设友谊桥梁;二是在组织相互交往中,能为组织之间相互了解,合作共事,增进友谊带来便利。反之,不讲礼仪规则很可能有伤和气,事与愿违。 荀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需要礼仪教育,学校需要人文教育,和谐社会需要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