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228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上海自贸区及国际物流发展相关概述11.1 上海自贸区概述11.2 国际物流发展概述1二、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SWOT分析22.1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取得成果22.2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存在问题32.3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有机会因素42.4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有威胁因素5三、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新趋势三转变53.1物理封关向信息围网转变63.2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63.3 向物流服务的优质化与全球化转变6四、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64.1发挥内部优势64.2 利用外部机会7五、结语8参考文献9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现有的保税区面临着

2、严峻的挑战,建设更高开放程度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 “试验田”, 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是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新创新。由于自贸区的独特优势和国际物流的特性,自贸区具有发展国际物流的巨大潜力和必要。因此,如何有效地依托自贸区发展国际物流,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是中国建立自贸区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将从上海自贸区和国际物流发展概述入手,进而从四个方面对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且面对现有状态下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最后针对现状和趋势提出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

3、发展的策略。关键字:上海自贸区 国际物流发展1、 上海自贸区及国际物流发展相关概述1.1 上海自贸区概述2013年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关税进出口许可和配额均豁免的自由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关税和烦琐的海关手续所造成的贸易障碍,是一个低度形成管制,信息高度集成,产业特色高度鲜明的航港区一体的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达

4、到28.78平方公里,是“四区三港”的自贸区格局 资料来源:http:/ 1.2 国际物流发展概述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属于流通范围更广的跨国界商品流动与交换,当两个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商品交换时,为克服他们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对商品进行的物理性移动,即国际物流,它是国际贸易运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都是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的。国际物流具有风险性、国际性、环境差异性等特征。国际物流发展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间已有了不少的经济交往,但是无论从数量来讲还是从质量要求来讲,都没有将伴随国际交往的运输放在主

5、要地位。二战之后,随着国与国之间的频繁的经济往来,国际物流随之也迅猛发展。并且到现在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集成化、精细化、便利化,出现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并且形成专门的一体化国际物流系统,其中包括:运输子系统、仓储子系统、商品检验子系统、流通加工子系统、信息子系统、装卸、搬运与配送子系统。随着加入WTO国家贸易的大规模展开,我国的国际物流得到快速发展,全社会的物流总额也在不断增加。图1.2 2012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及可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http:/ 2、 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上海自贸区建立为中国的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国国际物流发展更加迅速。下

6、文将基于SWOT的基本概念对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四种局面进行分析既取得成果又存在问题,并且机会和威胁共存。2.1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取得成果(1) 上海自贸区在整合原有的四区位优势之后,也侧重不同利用不同区位的优势发展国际物流。例如洋山港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仓储租赁等多层次业务;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仓储分拨等服务;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重点建设航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大力发展航空口岸物流等功能。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将在自已原有基础上扩大物流基础。各项功能相互联动,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共同促进物流发展。并且在自贸区内

7、已基本形成了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集聚了包括美国APL、英迈,荷兰TNT,日本近铁、通运和德国飞鸽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物流仓储企业。 (2)2012年,试验区所涵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合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13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物流企业经营收入4041.4亿元,其中物流业收入8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2013年度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36.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其中完成水水中转箱量715.03万标准箱,占吞吐量的49.8,完成国际中转箱量158.92万标准箱,占吞吐量的11.1;外高桥港区

8、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2.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6%;货物吞吐量15178.21万吨,同比增长6.4%;靠泊船舶41041艘次,同比增长5.9% 数据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http:/ (3)随着自贸区的“四区三港”格局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以及在政策上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和在物流人才培养上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贸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都将进一步促进国际物流与上海自贸区的联动发展。2.2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存在问题(1) 自贸区国际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在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将物流等同于运输、仓储和搬运等基本环节,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 刘秉镰:物流专业化一个关

9、乎国计民生的话题J.中国储运,2009(8)。作为自贸区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上海外高桥物流保税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园区的示范点,包括中外物流企业30家 资料来源:上海外高桥物流保税园区网站:http:/ 周旻晏:浅析国际物流标准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J.国际贸易,2011(7)。(3)自贸区没有专门负责国际物流的统一机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负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相关改革试点任务和行政事务。但是它的组织职能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专门负责国际物流的机构,而是国际物流部门被条块分割,每个区域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呈现部门化、区域化,相互协调性差,造成了

10、物流资源的很大浪费。图2.2.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组织职能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http:/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有机会因素(1)国际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在国际物流方面的需求增长迅速,国际物流发展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国际物流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物流增加值也以每年10%左右的增幅上升。中国被形容成世界工厂,我们产品生产量的增加和物品转移导致物流需求的增加为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市场。而上海作为我国的一线沿海城市,国际物流的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上海自贸区在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中完全利用到了这一机会

11、优势。(2)区域合作的加强促进国际物流发展进入21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进行双边、多变的贸易协定和区域合作。FTA的建立使得国家间的关税降低,促进两国的贸易往来,贸区内外的物资流通速度将加快,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因此带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实现区域内的自由贸易。上海自贸区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并且实现国际物流的加速发展。2.4 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现有威胁因素(1)国际物流壁垒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其发展国际物流的过程中受到了国外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其他国家对我国实施市场准入、定价和竞争等限制。国际物流壁垒

12、对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因此,我国自贸区国际物流的发展应该积极规避。(2)外部威胁现今国际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以印尼为首的东盟国家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议,这些政治局面都会对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起到封锁作用,限制自贸区国际物流的收入与对外发展。随着 TPP(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产生和发展,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TPP 将形成占 8 亿人口的市场和占全球经济份额四成的局面,这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国际物流发展造成很大竞争压力和威胁。 此外,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关系协定)谈判开启后,美国和欧盟就自由贸易区在税收、劳工待遇、环境保护、标准

13、制定等方面正协商共晤,中国被边缘化的危险越发强烈,威胁持续 乐美龙,高金敏:基于 SWOT 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2。3、 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新趋势 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发挥“港区一体化”以及“空运直通式”的优势,并且依据现代物流理论,迅速建立国际化、高起点的国际物流园区体现出自贸区内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三转变。3.1物理封关向信息围网转变在上海自贸区内,国际物流的发展已经开始推行一站式的资料无纸化,采用电子入库、电子配仓、电子管理,方便企业进行设施分配管理。这样可以统一地来构建一个信息平台,使国际物流的信息平台通过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工商税务,港口统一的运作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如此,解决当前物流行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3.2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上海自贸区对其物流园区功能的创新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国际化的服务贸易、期货交割服务。目前自贸区已经引进了大连再生资源期货交易中心,园区将逐步成为对外开放的期货交割仓,真正融入全球性的期货交易市场 邢慷弟:上海自贸区与国际物流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24)。通过期货贸易的成立,订单可以在自贸区自由产生,可以在自贸区和自贸区以外,加速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从而促进自贸区国际物流发展。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