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5016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空调技术,沈阳大学 凌永成,,配 套 教 材 信 息,教材名称:汽车空调技术 教材主编:凌永成 教材定价:39RMB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 ): 978-7-111-45539-4 教材所属系列: 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 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7.1 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7.1.1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1.总体布置,目前,绝大多数乘用车都属于单蒸发器空调系统,即空调系统只有一个蒸发器,车室内的冷风均由一个蒸发器提供。但也有一些高档乘用车,为了进一步改善后排乘客的舒适性,装备了两个蒸发器,形成双蒸发器空调系

2、统。,乘用车由于其自身空间限制,一般采用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总体布置如图7-1和图7-2所示。,图7-1 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典型布置方案(整车背景) 1压缩机出口制冷剂管路(D管路);2制冷剂消声器;3压缩机入口制冷剂管路(S管路);4暖风加热器总成;5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管路(L管路);6空调控制面板;7暖风入口空气滤清器;8真空控制阀;9鼓风机;10暖风加热器(暖风热交换器);11暖风加热器连接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2连接蒸发器的制冷剂管路;13膨胀阀;14蒸发器;15温控器;16储液干燥器;17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管路(C管路

3、);18冷凝器;19压缩机,图7-2 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典型布置方案(散件) 1储液干燥器;2发动机散热器(水箱);3制冷剂管路;4蒸发器总成;5暖风加热器总成;6空调控制面板;7风门驱动机构(风门伺服机构);8空调器总成;9连接暖风加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0冷凝器;11发动机散热器盖(水箱盖),2.主要部件的布置,图7-3 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气流分布 1、2蒸发器总成;3暖风加热器总成;4鼓风机,图3-14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POA制冷系统 1压缩机;2电磁离合器;3冷凝器;4储液干燥器;5高压液体管路;6高压气体管路;7低压气体管路;8加热软管;9鼓风机电机;10PO

4、A阀;11蒸发器;12膨胀阀;13消音器,7.1.2双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1.总体布置,图7-4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发动机舱),图7-5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后空调),图7-6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后空调ECU),2.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图7-7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图7-8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鼓风机及蒸发器的结构,7.2 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7.2.1客车空调采暖系统的布置,1.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的布置,对于长期在温带地区行驶的客车,由于其冷负荷较小,为简化结构,多采用与乘用车类似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图

5、7-9),其布置方式也与乘用车采暖系统的布置相似,只不过送风风道要长,出风口的数量较多。,图7-9 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原理图,2.燃料燃烧加热冷却液采暖系统的布置,在大客车中常采用燃气采暖系统。,燃气采暖系统的示意图如图7-10所示,燃油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燃烧,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热水)进入加热器芯向外散热,降温后返回发动机再进行循环。,图7-10 燃气水暖式采暖系统,图7-11 燃气水暖式采暖系统的总体布置 1、3电动天窗;2空调器总成;4燃油泵; 5、7风道;6独立式燃烧器,7.2.2客车空调系统常见布置形式,图7-12 常见的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形式,1.裙置式,图

6、7-13 裙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风道;2蒸发器单元(置于车顶后部);3压缩机(置于车辆后部);4冷凝器单元(置于裙部地板下);5空调系统控制面板(置于驾驶人座椅附近),裙置式布置形式在整体式空调中应用较多,机组安装之处通风良好,便于独立式发动机及各轴承部位散热,且整车载荷分布均匀。,2.后置式,图7-14 后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外部环境空气质量传感器;2排风电动机;3空调器总成;4顶部风道;5空调系统控制面板;6冷凝器单元;7压力保护开关;8预热器;9热水阀(电磁控制阀);10地板风道;11热水泵滤清器;12外部空气风道;131号压缩机;142号压缩机,对于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

7、为解决机组散热何灰尘问题,常在冷凝器和车身之间增设导流板,以加强冷凝器水箱的散热效果。,图7-15 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压缩机;2加热器热风管;3空调器总成; 4空调系统控制线束;5驾驶人附近的空调控制面板,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组件相对集中,车内空间布置灵活,在双层客车(图7-16)以及双层卧铺客车上应用较多。,图7-16 双层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冷凝器排风口; 2蒸发器单元; 3为顶层送风的风道;4空调系统控制面板;5为底层送风的风道;6冷凝器进风口; 7为底层制冷的压缩机; 8为顶层制冷的压缩机; 9主发动机(即汽车后置式发动机); 10观察窗口,3.顶置式,图7-17 顶

8、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外部环境温度传感器;2空调系统控制面板;3车内温度传感器; 4顶置空调器总成;5继电器盒;6风道;7压缩机; 8冷却液循环泵(水泵);9电磁控制阀;10过滤器(滤网),图7-18 空调器总成 1、4蒸发器;2伺服电动机;3鼓风机; 5继电器盒;6风道(冷却后吹向车内的冷风风道);7、18复热器(reheat core,对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加热);8、15膨胀阀;9储液罐; 10干燥器;11冷凝器(和/或过冷器);12冷凝器风扇及其驱动电机; 13冷凝器单元;14、17观察窗口;16蒸发器单元,图7-19 顶置式客车空调的布置及风道 1干燥过滤器;2节流膨胀阀;3冷凝

9、器;4蒸发器;5空气滤清器;6继电器盒; 7液态制冷剂管路;8风道;9压缩机电磁离合器;10压缩机;11压力保护开关; 12空气净化器;13蒸发器鼓风机;14温度传感器;15冷凝器风扇; 16排水管(将蒸发器在降温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水排出车外);17空调系统控制器,如图7-20所示,对于采用辅助发动机的独立式制冷系统,为了降低整车重心并平衡轴荷,一般将辅助发动机布置在地板之下、前后车桥之间。,图7-20 辅助发动机的布置 1空调系统控制面板;2顶置空调器总成; 3辅助发动机(用于单独驱动制冷压缩机的发动机),前顶置式(图7-21)可以减轻后轮负荷,车辆后部座位的舒适性得到改善。缺点是噪声大、管路

10、较长。,后顶置式适用于后置发动机客车的非独立式空调制冷系统的布置。缺点是后轮负荷加大,车厢后部由于有气流涡流,舒适性得不到保证。但在一些轻型客车上,后顶置式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图7-22和图7-23)。,图7-22 后顶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一),图7-21 前顶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图7-23 后顶置式空调系统的布置(二) 1压缩机;2空调系统控制面板;3顶置空调器总成,如图7-24所示,有一些中型高档客车,为了更好地平衡轴荷,将蒸发器单总成和冷凝器总成分开布置,蒸发器总成布置在车顶前部,冷凝器总成布置在车顶后部。,图7-24 蒸发器单总成和冷凝器总成分开布置 1压缩机;2蒸发器总成

11、;3冷凝器总成,4.内置式,内置式是将蒸发器置于车厢内的布置形式。内置整体式(图7-25)虽然占据了车底行李舱的空间,但能显著降低车身重心,有利于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改善。,图7-25 内置整体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空调系统控制面板;2辅助发动机(用于单独驱动制冷压缩机的发动机); 3风道;4空调器总成,7.2.3典型顶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韩国现代客车采用顶置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其总体布置如图7-26所示。,在顶置式空调系统(roof 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中,汽车发动机通过传动带驱动压缩机工作,蒸发器单元和冷凝器单元均布置在汽车顶部,蒸发器鼓风机和冷凝器风扇均

12、由电动机直接驱动。由于采用非独立式驱动,没有辅助发动机,因而,其维修费用、大大降低,其噪声、振动也较小,乘坐舒适性也好。,1.压缩机,压缩机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的侧面,由汽车发动机通过传动带及电磁离合器驱动(图7-27)。,如图7-28所示,在压缩机机体的侧面,装有一个观察窗口,用于观察冷冻机油的品质和颜色,以确保润滑可靠。,图7-27 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 1压缩机带轮;2传动带;3发动机曲轴带轮,图7-28 观察窗口 1压缩机机体;2观察窗口,低压压力开关安装在压缩机吸气管路上,高压压力开关安装在压缩机排气管路上。当系统运行压力出现异常时,会自动停止压缩机的工作。与此同时,控制面板上

13、的故障警告灯会自动点亮,向驾驶人发出警告信息。,图7-29 低压压力开关的安装位置 1低压压力开关远景; 2低压压力开关近景,图7-30 高压压力开关的安装位置 1高压压力开关远景; 2高压压力开关近景,2.冷凝器单元,如图7-31所示,冷凝器单元(亦称冷凝器总成)布置在车顶的前部。5个电动冷凝器风扇(轴流风机)布置在冷凝器上方,以增强冷却效果。,在冷凝器单元内,还装有干燥器和储液罐。,图7-32 干燥器,图7-33 储液罐总成 1维修阀(service valve); 2储液罐; 3易熔合金; 4易熔塞,3.蒸发器单元,蒸发器单元(亦称蒸发器总成)布置在车顶的中部、冷凝器单元后部。为增强蒸发

14、效果,蒸发器分为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各有一个膨胀阀,并配备4个电动鼓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图7-34 蒸发器单元,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的入口处,而4个电动鼓风机(离心式风机)则安装在左、右蒸发器的侧面。,图7-35 膨胀阀,图7-36 离心式鼓风机,图7-37 左右蒸发器及鼓风机 1鼓风机;2左右蒸发器; 3鼓风机电动机,图7-38 观察窗口,图7-39 继电器盒 1熔断器;2继电器;3温控器,图7-40 车内顶部的继电器盒盖板,图7-41 控制面板,7.2.4高档客车智能电控空调系统的布置,图7-42 美国冷王(THERMO KING)第3代智能电控空调系统总体布置,1空调控制中心;2基于J19

15、39网络的无线广播;3热水阀; 4位于车顶部的空调器加热单元; 5第3代智能电控空调系统主控模块;6驾驶人侧显示屏控制模块;7驾驶人侧空调器的加热/除霜器; 8内部输入/输出接口模块;9热水对流循环加热器;10热导管;11入口段加热器; 12以柴油为燃料的燃烧式加热器(辅助);13热水循环泵;14制冷系统压缩机;15压力显示屏控制模块;16车载计算机,7.3 其他商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7.3.1载货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1.载货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1)热负荷大。,4)舒适性要求不同。,2)平均行驶车速低。,3)耐久性好。,载货汽车驾驶室内的推荐参数为:在相对湿度5060条件下,车内温度应保持2428,车内换气量3045m3h人,噪声应控制在60dB以下;中、小型载货汽车的制冷能力一般在2.12.9kW之间,大型载货汽车在3.24.2kW之间,制热能力一般在4.35.8kW之间。,2.内置混合式载货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图7-43 载货汽车内置混合式空调系统的布置,1制冷剂液体管路;2发动机冷却液流量控制阀(热水阀);3膨胀阀;4发动机冷却液管路(回水管);5发动机冷却液管路(来水管);6暖风加热器(热交换器);7蒸发器;8制冷剂吸气管路(气体管路);9压缩机;10制冷剂排气管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