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4472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梳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义 本质: 社会属性: 基本要素: 基本矛盾: 按对象分: 按方向分: 按呈现分: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需要起源说:杨贤江(李浩吾)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西周教育特点 春秋战国特点 汉代教育特点 隋朝教育特点 唐代教育特点 宋代明清特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 的一种途径。 孟子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狭义 分类: 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概念: 教育一词来

2、 源: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 望飞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近代社会教育 功能: 起源: 教 育 : 20世纪后期的 教育 发展历程: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我 国 古 代 教 育 :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四书、五经、八股文;书院:始于唐,兴于宋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科举制,于 1905年废除 性质方向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呈现形式划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朱熹 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学说,否认了社会性 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社会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原始性内容方 法单一 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象征性、专制性、教育与劳动相分离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 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教育法制化; 5、出现了双轨制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 凯洛夫(教育学)、米丁斯基 交往起源说:叶澜 民主

4、化的含义: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享有教育资 源机会、教育结果均等,还有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民 主化 信息化的特征: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分国学和乡学,特点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内容是“六艺” 学术自由,私学兴起,“稷下学宫”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郡国学 概念: 动力、任务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 知行统一 温故知新 疏导原则 关注情感 榜样示范 孟子思想: 荀子思想: 墨家思想: 道家思想: 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 藏息相辅 豫时孙摩 长善救失 学不躐等 教育与政治 主动学习 复述策略 讨论法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教 育

5、学 萌 芽 阶 段 : “学者有四失,智者必知之。人之所学,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 循序渐进,“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知困, ”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禁于未发之谓豫”“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主张教育要培养治国人才 理想国,提出了“寓学习于游戏”,国家

6、主义教育理念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论灵魂,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西 方 古 代 教 育 : 古印度教育特点: 古埃及教育特点: 古希腊教育特点: 古罗马教育特点: 中世纪西欧特点: 文艺复兴教育特点: 古代东西方教育特点: 教 育 学 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孔子思想: 学记为孟 子的学生 乐正克编写, 成文于战国末 期,其教育思 想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力是:教育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昆体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夫子施教各因其才;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力行而近乎仁 古罗马教学法大师,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论 著,是古代欧洲最高成就,提出了“模仿-理论-”的学习三阶段 论语,核心是“仁”和“礼”,主张“有教无类”,偏重文事、轻视劳动 主张:“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主张:“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在劝学篇中最早提到道德一词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逻辑思维和科学技术教育,亲知、闻知、说知 主“绝学”“愚民”“道法自然”,培养“上士”“隐君子”,提倡:用反、虚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8、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僧侣是教师,吠陀经 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雅典: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 家庭教育 教会教育:三科、四学;骑士教育:骑士七技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代表:维多利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蒙 田 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1763年德国(普鲁士) 严复: 王充: 韩愈: 学记: 培根 康德 洛克 斯宾塞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著有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性教学”概念:“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 教育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清楚)、联合、系统、方法 传统三

9、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的代表 新三中心论:学生(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社会。 提出方法:从做中学。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 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首位在大学开教育讲座的学者 教育漫话“绅士教育论”“白板说”“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教育之故” 提出课程一词,教育准备生活说,著有教育论 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道人手里就变坏了”;自然主义教 育,认为教育应“归于自然” 林哈德与葛笃德,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第一位把教育和生

10、产劳动相结合 思想付诸行动的教育家 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 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著作 教育学之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世界图解 提出了:系统性、量力性、直观性(核心)、巩固性、自觉性、彻底性等教学原则 教 育 学 独 立 形 态 阶 段 : 杜威 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 卢梭 裴斯泰洛齐 “盈科而后进”“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补 充 人 物 理 论 : 墨子: 朱熹: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材施教 近代第一次提出了德

11、智体三育论 主张:学知与闻见、问难与距师、思考与求是 著有师说: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非命上,三表法:“人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 百姓人民之利” 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之本,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致”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孟子: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培养大丈夫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蔡元培: 黄炎培: 晏阳初: 梁漱溟: 马丁路德: 陈鹤

12、琴 布鲁纳: 赞可夫: 瓦根舍因: 保罗朗格朗 布鲁姆: 巴班斯基: 批判主义教育学: 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实验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验教育学代表: 和谐教育思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被誉为“活的教育学” 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 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 (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范例方式教学论 1970年终身教育引论是公认的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 掌握学习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

13、,提供了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国家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为统治阶级服务 我国最早的学校: 学 校 : 教 育 学 多 元 化 阶 段 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 学校产生的条 件: 马克思主义教 育学: 陶行知: 苏霍姆林斯 基: 实用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是世界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平行教育 我 国 近 代 教 育 思 想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了“五育并举”和教育独立思想 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强调“教学做合一”;认

14、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校”(与杜威相反);“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千教万教教下求真,千 学万学学做善人 职业教育的先驱,“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一个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 当 代 教 育 学 理 论 : 补充 平民学校之父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活教育”“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夏代:序、校;商代:大学、小学、庠、序 科学技术对教 育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 作用: 社会化理论: 概念: 观念文化 规范文化 物质文化 功能 校风: 班级文化:内容: 鲍尔斯、金蒂斯,教育的功能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经济制度对教 育作用

15、: 生产力对教育 的作用: 教育的政治功 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人力资本理论: 学 校 文 化 : 构成: 校园文化: 内容: 学生文化的特性: 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核心)、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传统 、仪式、规章制度) 导向、凝聚、规范;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提出者:华勒;是一所学校的成员长期习得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

16、容方法 和手段、学校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技术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 育 与 社 会 的 发 展 : 教育对现代化建设作用: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目的: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实现人的现代化 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 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教育投资: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