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24138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HRCT鉴别诊断,马大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月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肺结节,肺结节:最大直径3cm圆形病灶 小结节:直径1cm 大结节:直径1cm 微结节:3-5mm (也有作者将小于7mm的结节称为微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两肺多发小结节在肺内可弥漫分布,或为局限性。此种影像见于多种疾病 HR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可发生肺内多发小结节的疾病,1.鉴别诊断的重点疾病 肺转移瘤

2、 血行转移瘤 癌性淋巴管炎 肺结核 粟粒型肺结核 支气管播散结合 细支气管炎 结节病 尘肺,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2.其它疾病 肺霉菌病、支气管肺炎的早期阶段、过敏性肺炎、嗜酸性肉芽肿 肺水肿、血管炎、肺出血性疾病、淋巴瘤、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细胞增生症,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鉴别诊断思路,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1.肺内小结节的HRCT形态及病理基础,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单个结节的HRCT形态,间质结节:边缘比较清楚 气腔结节:边缘模糊,多呈磨玻璃密度 腺泡结节:腺泡大小的小结节 小气道结节:树芽征,中华

3、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间质结节位置及形态,位于肺间质内,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小叶中心、小叶间隔和胸膜下,边界清楚,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间质结节病理基础,各种原因的肉芽肿、肿瘤、纤维组织及淀粉样物质等。境界清楚(结节周围无渗出) 主要见于淋巴管周围病变、血行播散型病变及肺结核,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气腔结节位置及形态,位于肺小叶中心,肺脏外围部多见,质地均匀,CT值常低于邻近血管,边界模糊,并使邻近血管模糊不清。大小接近腺泡(又称腺泡结节),但组织学上并非代表腺泡实变。,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间质结节病理基础,又

4、称磨玻璃样结节,是肺泡内的实变影像,边界模糊。病理基础为细支气管周围的气腔实变 常见于各种炎症,也见于出血及水肿。主要病变为过敏性肺炎、嗜酸性肉芽肿、炎性感染、结核等,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小气道结节位置及形态,边缘清楚,位于支气管各级分支周围,可达到小叶中心支气管。 HRCT表现为直径3-5mm结节状和短线状影像,并与支气管血管束相连,呈现“树芽征”,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小气道结节病理基础,支气管末梢分支,细支气管及肺泡导管因黏液或炎性分泌物填充而引起的异常扩张。,2.肺内小结节与肺小叶结构关系,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

5、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一、小叶中心结节,此种结节仅限于小叶中心部位,即小叶核邻近或其周围。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无结节。 小气道结节的分布也是小叶中心性,但其特征性的影像、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与小叶中心结节不同,对其正确的诊断是重要的。,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见于经气道吸入而发生的病变。主要见于: 过敏性肺炎,肺内结节的病理改变为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周

6、围炎,肺泡炎症和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结节为细支气管周围间质内的组织细胞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尘肺,粉尘由气道吸入,结节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产生,形成小叶中心结节,疾病早期往往为小叶中心分布,但随病变进展也可发生小叶间隔、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的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过敏性肺炎,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是常见的弥漫性肺病 恢复期和亚急性期有小结节磨玻璃病变 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和/或分布广泛的磨玻璃阴影是亚急性HP的特征性表现 病变弥漫分布,右中下肺野分布优势,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

7、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树芽征的病理基础,病理上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腔内干酪物质嵌塞或其周围炎症形成所致*。,*Im JG, et al. Radiology, 1993,653-660. Beigelman C. European Radiology. 2000,10:699-709.,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树芽征”常见疾病,支气管播散性结核 早期支气管肺炎 吸入性肺炎,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 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气道疾病合并小分支的黏液栓塞如过 敏性支气管氟状

8、菌病引起小气道栓塞,树芽征,经支气管播散 的感染,小气道疾病 合并感染,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支气管播散在肺结核常见,Im等用“树芽征”描述了肺结核的支气管播散病变,为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状影* 在41例肺结核HRCT中占95%,*Im JG, et al. Radiology, 1993,653-660.,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支气管播散结核,本病的树枝样影像微干酪性坏死物填充在终末性细支气管内所致。 而“树芽”状影为干酪性物质充盈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导管的影像。,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9、,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56 肺结核,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f64 肺结核,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肺癌经支气管播散样肺转移,有作者提出了肺癌可经支气管播散性肺转移 Donovan(1993)等报道了一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例*,术中见支气管腔内有血性斑点病灶,术后不久相应部位肺野出现多发转移性结节,提示肿瘤经支气管播散性肺转移。,*Donovan WD, et al.Chest, 1993.104:951-953.,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Hirakata等提出肺癌有

10、五种转移途径 包括经支气管播散肺转移*,*Hirakata K, et al. Seminars in Ultrasound, CT, MRI. 1995, 16:379-394.,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 肺脏外围的分支状及结节状影像 分支状影为填充黏液的管壁增厚的呼吸性细支气管 小结节影为气腔内的炎性实变,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其它病变,肺内炎症: 早期支气管肺炎:在支气管肺炎的早期阶段病变从大气道很快蔓延

11、到较小的气道和气腔,脓性分泌物流注到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腔。 吸入性肺炎:对在肺基底部也可见多发性的线状及“树芽”征影像,病理上在小气道和邻近的气腔内见有吸入物。,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其它病变,霉菌感染: 过敏性支气管氟状菌病引起小气道栓塞,栓塞物为黏液、组织碎屑和霉菌菌丝。,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二、淋巴管周围分布,主要分布在淋巴管内及其周围 结节分布: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周围和胸膜,肺小叶中心无或很少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淋巴管周

12、围分布的常见疾病,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一)癌性淋巴管炎,肿瘤在肺内系由淋巴管转移。原发于其他部位的肿瘤经血行转移到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继而穿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周围的淋巴管,肿瘤在淋巴管内增殖而形成多发的小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f53 肺癌癌性淋巴管炎,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f46 乳癌癌性淋巴管炎,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67 肺癌癌性淋巴管炎,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二)结节病,结节病的结节为非干酪性肉芽肿,一般在1mm以下,也可

13、融合为较大的结节。结节位于支气管血管周围的肺间质的淋巴管及其肺实质内,胸膜及胸膜下也可有肉芽肿形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f65 结节病(病理证实),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三)尘肺,吸入肺内的粉尘一部分可在肺泡内形成结节,另一部分突破肺泡上皮及基底膜到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胸膜的淋巴管内,向淋巴结引流。部分尘粒在运转中可被巨噬细胞或纤维所捕留,在间质内诱导成纤维细胞长入尘细胞团之中而形成尘肺结节。,

14、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60 符合矽肺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60 矽肺待排,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72 结合职业史考虑尘肺,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三、随机分布的结节,随机分布的结节,分布上呈现随机性 经由血行播散到肺内,又称血行播散的结节 结节均匀分布于肺脏各个部位: 肺小叶中心 小叶间隔 支气管血管周围 胸膜,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

15、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49 慢粒合并感染,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1.血源性肺转移瘤,肿瘤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侵及并穿过血管壁,在其周围血管及肺泡内形成结节病灶 研究表明: 12%的结节位于小叶边缘 28%的结节在小叶中心 60%的结节位于二者之间的肺小叶内 (Hirakata等),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67 肺癌转移,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

16、第9期,m70 肺泡癌转移,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2.粟粒性肺结核,三均匀 随机分布,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3.血源性霉菌感染,可形成肺内随机分布的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21 AA 霉菌感染01,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21 AA 霉菌感染02,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m21 AA 霉菌感染03,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肺弥漫微小结节的CT鉴别诊断,胸膜下有结节,胸膜下无结节,随机分布的结节 淋巴管周围结节,小叶中心结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随机分布的结节 淋巴管周围结节,癌性淋巴管炎 尘肺 结节病,随机分布的结节,结节分布均匀,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血行性转移瘤,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