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92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南阳市南阳市 2017 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 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60 分)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 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职;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 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必须人人参政 B宣扬平等意识 C强调依法治国 D.政治自由有限 2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 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 ”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限制公权滥用 D.追求司法公正 3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

3、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 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 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 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 2 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 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B王权结束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5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

4、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 10 天之内做出反应: 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 表明 A.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6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 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 ” 这表明 A.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B.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法国已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 7德意志联邦议会由 25 个邦派出的 58 名

5、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 17 席。1871 年帝国宪 法规定,联邦议会中 14 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8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 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上述举 措 A.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B.反映了公社的无产阶级属性 c保证公社政策的正确性 D.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9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 3 克

6、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 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 钦佩的。 ”这说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10临时政府新任总理克伦斯基决定继续在协约国阵营里把一战打下去,以一场大规模攻势为 俄国作出了选择,攻势的失败,决定了俄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 A.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二月革命没有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c苏俄和平法令受到群众拥护 D.临时政府的战争

7、政策推动革命发展 11. 20 世纪 50 年代, “(美国)在中近东和东南亚地区散发了许多书籍和小册子,它们都以当 地出版机构的名义出版,这些出版机构在经济上得到美国的补贴”;美国还“利用从苏联等人民民主 国家逃到美国的叛徒和民族败类写文章进行污蔑”。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 B.展示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c对苏联、中国进行封锁 D.以文化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12. 1965 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 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 “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 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

8、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严重 13.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改变了之前西德政府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改善同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外 交关系,先后签订了莫斯科条约 (1970 年) 、 华沙条约(1970 年)、 基础条约 (1972 年) 、 布拉格条约 (1973 年) ,并与苏联等 9 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 4 的格局已经形成 B.民主德国外交出现自主倾向 c西德谋求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D.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失 14.尼赫鲁深信

9、印度最有资格成为亚洲的领袖和带头人。因而在面对两大阵营时,印度以第三 世界代言人的姿态追求与美、苏平起平坐的地位。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印度 A.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B.与中国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致力于维护亚洲利益 D.始终与亚洲国家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15.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 块新大陆, ,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世界家庭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有利于欧

10、洲社会转型 16.1813 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 物低于每夸特 80 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 年谷物法正式颁布。而到 1846 年,英国 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 。该法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 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17.从 19 世纪后期起,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所有大型企业的 新形式中,制造业无论是在资本构成、生产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 这说明 A.手工工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B第一次工

11、业革命影响了工业规模 C.垄断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D.制造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 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 6000 万人离开欧洲。迁出欧洲的移民,1850- 1940 年间,移入地区有: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国亚洲部分 (如下图,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 。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5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加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C.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 19. 1934 年 1 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 ,将黄金由每盎司 20.67 美元提升到每盎司 35 美元,并下令停止美元

12、在国内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 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两次美元政策相同之处在于 A两者皆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B两者皆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c两者本质上皆为金本位政策 D.两者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20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同时“关 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至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加剧了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矛盾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点 21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的背

13、景下,欧洲出现了一种社会思潮, “企业在自由主义和马克 思主义之间,寻找中间路线。 ”这种“中间路线” A。其实质是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失败 B.企图通过通货紧缩解决经济危机 c目的是用政府权力替代市场体制 D.主张以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 22.以下为某一时期美国军费开支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增长%)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 A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军费支出 B. 70 年代美国政府的战略调整使增长率走低 C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导致军费开支居高不下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由激烈到缓和再到紧张 23.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 元标注。这

14、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油价上涨 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由此可知,当时国际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 A.美元持续贬值 B.“滞涨”现象的出现 c石油危机的冲击 D.日欧经济的冲击 24. 1966 年,美国仅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一项支出,就比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和食品券这 两项最主要的社会救济开支的总和还高出十倍。这说明美国福利政策的特点是 A.逐渐抛弃弱势群体 B.重点保护劳动人口 c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D.增多福利保障项目 25据统计,1996-2005 年信息技术产品世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 8.5%, 2005 年达到 14500 亿美 元,占世界商品出口

15、总额的 14.5%,超过农产品和服装所占比重之和。这表明 90 年代以来 A.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 C知识经济持续增长 D.贸易壁垒逐渐被消除 26. 1976 年 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IMF 协定第二修正案 ,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 IMF 继续对各国货币政 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各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增强 C.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27. 195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签署罗马条约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16、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1960 年,英国与奥地利、瑞典等国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 ,相约“逐步取消成 员国内部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对其他国家的工业品仍保持不同的关税率;不谋求任何形 式的政治一体化”等。英国此举的目的是 7 A.阻挠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 C全力推进欧洲自由贸易 D.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 28.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 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29. 191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