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76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e:4 C:12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第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1. 进入秋冬季节后,雾霾这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从物质分类来看雾霾属于胶体,它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胶粒可以导电 B.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C. 胶体是混合物 D. 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答案】B【解析】A、胶粒可以导电是胶体的性质,故A错误;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

2、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B正确;C、胶体是混合物,是指分散系由多种物质组成,故C错误;D、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指分散剂的状态为气态,故D错误;故选B。2.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 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溶液的配制。3. 下列物质中,既是强电解质又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醋酸 B. 碘化氢 C. 硫酸 D. 苛

3、性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错误。 B碘化氢是强电解质,但是是共价化合物。错误。C硫酸是强酸,是强电解质,但是是共价化合物。错误。D苛性钠NaOH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正确。考点:考查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辨析及判断的知识。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3+的水溶液呈红褐色,Fe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 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C. Fe3+的溶液中滴入含K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D. 铁粉可以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2O3【答案】B5. 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

4、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 1:1 B. 1:2 C. 1:3 D. 3: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铝不论是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产生氢气,等量的铝完全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选A。考点:铝的化学性质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B. 在MnO2的作用下,1 mol H2O2充分反应转移2NA个电子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4 g He均含有NA个分子D. 46 g NO2与92 g N2O4均含有3NA个原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是粒子的集合体,则1mol FeCl3完全

5、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的胶体粒子数小于NA个,A错误;B在MnO2的作用下,1molH2O2充分反应转移NA个电子,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22.4LH2和4gHe均是1mol,均含有NA个分子,C正确;D46gNO2与92gN2O4含有的原子个数分别是3NA和6NA,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与判断【名师点晴】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

6、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计算。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 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D. 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gCl是电解质,故A错误;电解质本身能电离出离子,CO2不能电离出导电离子,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金属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NaCl是电

7、解质,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电解质。8. 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 致人中毒过程中+5价砷发生还原反应 D.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从信息分析,维生素C能将5价砷变成3价砷,维生素C做还原剂,将其还原,错误,不选A;B、维生素C有还原性,正确,不选B;C、5

8、价砷变成+3价砷,是还原反应,正确,不选C;D、青菜含有维生素C,正确,不选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HCHO、H2和O2混合气体共10g,放入足量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 40% B. 33.3% C. 60% D. 3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HCH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HCHO+O2HCHO+O2CO2+H2O、2H2+O22H2O,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为: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通过方程式可以

9、看出,固体质量的增加量就是原混合气体中HCHO、H2的质量和,Na2O2增重4g,所以HCHO、H2的质量和为4g,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0g-4g=6g,所以氧气的质量分数为:6g10g/mol100%=60%,故选C。考点:考查了混合物的计算的相关知识。10. 下列关于 Na2CO3 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 NaHCO3比Na2CO3稳定B.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 Na2CO3NaHCO3C. 氢氧化铝和纯碱常用来治理胃酸过多D. 它们都属于盐类,所以水溶液显中性【答案】B【解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

10、2O,对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错误;B、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故B正确;C、纯碱碱性太强,不用来治理胃酸过多,故C错误;D、它们都属于强碱弱酸盐类,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B。11. 今有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按下图方式进行转化:其推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A、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碳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中物质

11、满足转化关系,故B正确;C、C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一氧化碳与水不会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酸,故C错误;D、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溴化亚铁与氯气反应不会生成溴化亚铁,故D错误;故选B。12.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A. Fe3+、NO3-、Cl-、Na+ B. Ba2+、Mg2+、HCO3-、AlO2-C. NO3-、Na+、K+、CO32- D. NO3-、K+、SO42-、Cl-【答案】B【解析】该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AFe3、NO3、Cl、Na之间不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

12、故A错误;BHCO3能够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在碱性溶液中,NO3、Na、K、CO32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错误;DNO3、K、SO42-、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特

13、别注意本题要求是“可能”共存,不是“一定”共存。易错点:“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两种情况。13.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相同温度下,向两份足量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一份加入少量胆矾固体,形成原电池,则生成氢气速率较大;由于锌的质量相等、硫酸足量,则加入少量胆矾固体的容器中生成氢气体积较少,即产生氢气的速率:前者大,产生氢气体积前者小,故A错误;B用硫酸酸化,亚铁离子与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亚铁离子是否与过氧化

14、氢反应,则不能比较H2O2、Fe3的氧化性,故B错误;C粉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为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故C正确;DNa2S溶液过量,均发生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KSP(ZnS)、KSP(CuS)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的生成等,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掌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及实验技能,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B,隐含NO3与氢离子结合成硝酸,也具有氧化性。14. 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HCl H2SO4 HNO

15、3 NaHSO4 CH3COOHA. B. C. D. 【答案】C【解析】HCl溶于水完全电离,不和钡离子反应;H2SO4于水完全电离,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HNO3溶于水完全电离,不和钡离子反应;NaHSO4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硫酸钡 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故选C。15.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滴加Mg(NO3)2溶液;过滤;滴加AgNO3溶液;滴加Ba(NO3)2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