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013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Fe 56(容易)7黑火药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配方是“一硫二硝三炭”。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将皂角点着夹入其里,起烧烟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火药是混合物B皂角的作用是提供炭C反应原理是首先生成NH4NO3,然后NH4NO3分解爆炸D大量燃放用黑火药制造的鞭炮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火药成分“一硫二硝三炭”,是混合物。皂角提供“炭”。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并放热产生爆炸,不会生成铵盐。鞭炮

2、燃烧会产生SO2污染大气。考点:化学常识,传统文化,氧化还原,环境保护(容易)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向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当1molFe2+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数不小于3NAB一定质量的某单质,若含质子数为n NA,则中子数一定小于nNAC22.4LHF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D2 L 0.5 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 的数目为NA答案:A解析:A:先氧化I-,再氧化Fe2+。原来I-不少于2mol。 B:质子数与中子数无必然数目关系,H质子数多,K中子数多(试题开头给出K相对原子质量39)。 C:没给条件。 D:CH3COO

3、H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部分变为CH3COO-考点:同位素、物质状态、共价键数、氧化还原、弱电解质电离(容易)9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其结构简式为CO(NH2)2。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氮质量分数比碳酸氢铵低B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将尿素加热到160分解,产物为CO2、NH3和H2O答案:C解析:A:可以硬算;可以比分数大小(巧算);也可以是能记住尿素是含氮质量分数最高的常用化肥B:NH3分子是三角锥形,所以含氨基的物质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考查迁移能力(从甲烷结构迁移到氨分子结构)C:水解是取代反应;-NH2也可以和-COOH发生取代(理科综

4、合,生物有学习过)。D:原子不能守恒。考点:基本计算,分子空间结构,质量守恒,官能团的性质(中档)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装置: 乙装置: A将甲装置分液漏斗旋塞打开,分液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下,并不能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不好B需要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需要的时间C甲装置因为逐滴加入硫酸,硫酸的体积和浓度的变化会造成误差,用乙装置可以减小该误差(乙装置中燃烧匙可上下移动)D只需要将甲装置中锌粒改为铜片,稀硫酸改为浓硫酸,就可以用此装置测定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A:整体装置是容积可变容器,不是刚性容器。B:测速率

5、,需要测定时间和物质的量。C:硫酸溶液进入体系,会使系统压强增大,活塞右移;硫酸不断加入,浓度不确定。D:此反应必须加热考点:实验操作与评价,定量实验误差控制(中档)11已知分解1 mol 液态H2O2 ,生成液态H2O和氧气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2O2(l) I(aq) H2O(l) IO(aq) H1 反应H2O2(l) IO(aq) H2O(l) O2(g) I(aq)H2 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H2O2是否开始分解BIO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中是氧化剂C在H2O2溶液中加入NaIO也能提高H2O2分解速率D

6、H1+H2 -98KJ/mol答案:D解析:A:检验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 B:IO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中是氧化剂 C:加入NaIO,先从反应开始,IO-是催化剂,I-是中间产物 D:催化剂不改变焓变,应该为-196kJ/mol考点:盖斯定律;催化剂本质,氧化还原,物质检验(容易)12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r(W)r(Y)r(Z)r(X)。它们的单质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上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一定比Z高CX的还原性比W强D以上部分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X为H;W为

7、Cl;Y和Z是N、O、F中的一种。A:NH3溶液为碱性,HCl溶液为酸性B:Z无论是O还是F,氢化物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比HCl沸点高C:H-强还原性,比Cl-强D:NH4H;NH4F;NH4Cl;NH4NO3考点:周期律;晶体性质;微粒半径;氢键(容易)13对下列相关的实验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或事实)解释A取0.01 mol/L KI溶液10mL,用胶头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边滴入边振荡。然后用一束光线照射,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形成了AgI胶体B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千年前的宝剑出土后依然没有锈蚀宝剑表面进行了电镀处理

8、D以乙醇和氧气为原料制作燃烧电池通入氧气的一极作负极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有丁达尔现象,生成了胶体B: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千年前没有电镀工艺D: 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考点:胶体,同分异构体,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电池(中档)26(14分) 摩尔盐【 (NH4)2Fe(SO4)26H2O】广泛用于化学分析。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比硫酸亚铁稳定,有还原性。现以废铁屑等为原料制备摩尔盐,并对产品中相关离子进行检测。(一)制备过程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置于热的纯碱溶液中,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步骤2:向步骤1的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到剩余少量固体为止。过滤。

9、步骤3:向步骤2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H4)2SO4饱和溶液。步骤4:小火蒸发到有晶膜出现,停止加热,冷却后过滤。步骤5:将步骤4的滤渣洗涤,干燥,得到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主要是利用纯碱溶液的碱性除去油污。写出纯碱溶液显碱性的主要的离子方程式: 。 (2)步骤1中,也可以用倾析法代替过滤,操作如图所示。下列适合用倾析法分离的是 a沉淀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3)步骤4不直接蒸干的理由是 。(4)步骤5中,洗涤沉淀用的洗涤剂是 。(二)产品中NH4+、Fe2+的检测。(5)NH4+的定性检测: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证明样品中含有NH4+(填

10、操作及现象)。(6)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称取10.0g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重复灼烧、冷却、称量,直到 为止。称量固体质量为2.0g。产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CO32-+H2O HCO3-+OH-(2)ab(3)减少产品中的杂质(或提高产品纯度)(4)乙醇(5)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置于试管口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6)最后两次称量质量相等(或相差不超过0.1g);014解析:(1)纯碱水解显碱性。且其碱性主要来源于一级水解。(4)用水洗涤会降低产率(5)NH4+与碱反应生成氨水,加热释放出氨气。(6)最后为Fe

11、2O3。0.14(中档)27(14分)PdCl2广泛用作催化剂和一些物质的检测试剂。由Pd(NH3)2Cl2制备PdCl2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肼(N2H4)可以被看作二元弱碱,结合质子生成N2H5+或N2H62+。肼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后,得到产物的化学式为 。(2)对工艺流程图中的滤液处理办法最好的是: a返到提钯废液中,循环使用 b转化为无毒物质后排放 c深埋于地下(3)王水溶钯时,Pd被氧化为H2PdCl4。同时得到唯一还原产物亚硝酰氯(NOCl)。反应消耗的HCl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赶硝,是将残余的NO3-浓度降低到不大于0.0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一:不同HCl用

12、量和MxOy用量(每10gPd)与NO3-残留量的关系 HCl用量(mL) MxOy用量(mL) NO3-含量(%) 5 0、10、20、30、40 0.15、0.10、0.05、0.04、0.03 10 0、5、 10、15、20 0.10、0.08、0.05、0.03、0.02 15 0、5、 10、15、20 0.08、0.06、0.05、0.03、0.02 处理1吨Pd,需要用到HCl和MxOy的总体积至少为 m3(合理选择表格里相关数据计算)。(5)煅烧过程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浸有磷钼酸铵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微量CO立即变成蓝色。原理较为复杂,第一步是CO还原PdCl

13、2得到Pd单质,同时有常见的氧化物生成。写出反应原理中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N2H5)2SO4 (2)a (3) 5:1 (4)2.5(5)H2PdCl4 2HCl+PdCl2(加热、高温也可)(6) PdCl2+CO+H2O=CO2+Pd+2HCl解析:此题数据来自一篇检索论文。(1) 硫酸不足,只能生成N2H5+和SO42-(2) 循环使用,提高原料利用率(3) 5HCl+HNO3+Pd=H2PdCl4+NOCl+2H2O(4) HCl用量10mL、MxOy用量15mL是达到标准使用总量最少的(合计25mL);1吨=106g,用量25105mL=2.5m3(5) 通过定量测定,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已经烘干考点: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计算;数据分析,单位换算,信息处理(较难)28(15分)工业上制备硫酸最重要的一步是SO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