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895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作业姓名:吕文超学 号:714128062019年级:2014秋公共事业管理学习中心:华家池学习中心第一章 全球化经济合作的资源探析思考练习1按照资源的利用限度可以把资源分为(B )。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硬资源和软资源 工业资源和农业资源2(复选)在社会主义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ABCDE)。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商品储备 参加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 非生产部门的建筑物和设备3 试述中国在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答:资源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领域,从土地、自然界延伸到了整个

2、生物圈,继而延伸到宇宙空间,同时也把污染扩大到了宇宙空间,2.从横向来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跨越了国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又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是资源全球共享缺乏公正性,3.极大加速了自然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速度,4.掠夺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使人类在获得物质极大满足时,也把人类自己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迫使人类共同努力寻求解决资源与财富、环境与发展互相协调的新途径,寻求有效的资源利用与转化方式。第二章 全球化经济合作的理论分析思考练习1. 试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答: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3、1).邓小平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述了对外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思想,得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结论,这一结论是邓小平精辟分析当今世界形式和当今时代特点的结果,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整个对外开放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石。 2).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闭关自守是使中国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重要思想观点。 3).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邓小平从国家长远利益着眼,传输了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观点。 2.必须实行全面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邓小

4、平提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的重要思想。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对东欧和苏联国家开放,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2).邓小平主张要大力开展对外贸易。 3).邓小平主张要大胆利用外资。 4).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5).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办法。 6).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人才。 7).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 8).邓小平提出了要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思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邓小平提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

5、针。 3).邓小平提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2. 耗散结构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普里戈金研究偏离平衡态的热力学问题,发现了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结构,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宏观系统运动的规律性,即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则必然会与外界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这种交换是系统的熵不断减少,从而导致系统由无序演化为有序。3. 混沌理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混沌理论是由很多科学工作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现、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指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后,可能会出现混沌。系统出现混沌的主要特征包括:系统对初始值具有敏感性;系

6、统的长时期演化行为具有不确定性;确定性的系统中可以产生非确定性的结论,在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建立了桥梁。混沌理论认为,系统内因是系统存在演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会起重要的作用,但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固有特性。一个线性系统对初始值是不敏感的,而一个非线性系统则科能对初始值敏感,这仅取决于系统的内部参数和结构。4.简述竞争理论的发展过程。答: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是以打破了把完全竞争作为现实和理想竞争状态的传统模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竞争理论不再把竞争作为静止的最终状态,而是作为动态变化的过程。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的

7、初步观点,对现代竞争理论即动态竞争理论的产生,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克拉克在创新与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和形成的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有效竞争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梅森、贝恩、谢勒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过多的中小竞争主体、生产能力长期过剩、在原子式结构市场上的毁灭性竞争和长期资源配置低效、不合乎期望的外部效益等都是与期望的市场成果的偏离。所以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调节。具体政策措施包括,通过国家影响提高要素流动性、国家直接干预等。 进人20世纪7

8、0年代以后,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遭到严厉的批判。以施蒂格勒、博克、德姆塞茨、波斯纳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成为现实政策理论的主流。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基础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鲍莫尔等人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即一个市场是可竞争的,就必须不存在严重的进入或退出障碍。 总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竞争政策理论迅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分析,并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奕论,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的福利与效率后果,探究协约活动和交易技术的复杂情形,分析策略行为的种种影响”。第三章 资本要素的全球化移动研究思考练习1资本要素是指

9、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最终投入产品、劳务和生产过程的( A )。 资本货物与金融资产 生产资料和债券 资本货物与借款 债券与借款2东盟国家设立了外资主管或专门机构,在新加坡叫做( C )。 投资协调委员会 投资委员会 经济发展局 投资监管局3(复选)二次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利用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ABD )。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有变化 利用外资速度减慢 利用外资速度加快 利用外资主体有变 多极化发展4(复选)资本要素国际移动对输出国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 能扩大本国其他要素的输出 能分散投资风险 提高本国资本要素的收利率 能密切与输出国的关系 引进技术和管理知识5简述

10、资本要素全球化移动的历史。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世纪末以前,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利用外资的规模小,参与者少,利用外资形式单一,限于集中投入产业,利用外资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成功引进外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种是导致债券危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利用外资的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利用外资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利用外资的形式也多样化。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产生了变化,利用外资的速度减慢,利用外资的主体有变。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资本要素的流动也日益加快,流动规

11、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利用外资目标差异拉大,利用外资的方法也产生了不同。6试述资本要素国际化移动的形式。答:主要是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基本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 国际间接投资:国际债券和股票买卖,国际信贷,国际融资租赁。7试论述资本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答: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使世界进入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开放融合协调时代,但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暴露出其不适应性,这就要求各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经济联合,把利益共享和相互协调与合作作为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处理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12、。第四章 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研究思考练习1鼓励、保护发明创造者权益为宗旨的专利制度的产生是在下面哪个时期( C )。 古代技术转移时期 近代技术转移时期 现代技术转移时期 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还未产生2技术传播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塔尔德 巴克利 拉格曼 斋藤优3(复选)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应有( ABCD )。 赚取外汇收入,弥补其财力不足或尽快收回科研投资 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并扩大技术效用 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 有利技术输出入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改善输出国的国际形象,为本国其他方面对外交往活动开展创造条件及营造氛围 减少重复科研,节省费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4试简

13、述技术转移周期理论。答:技术转移周期轮是日本学着斋藤优从企业利用新技术谋取最大利益出发,把商品输出、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三者是按一定周期循环的。他以周期论揭示了技术转移是意向新技术问世后的必然归宿,把技术的生命同企业谋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了行程技术转移的机制。5全球技术贸易的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哪几种?答:主要有:1.许可证贸易,2.顾问咨询,3.技术服务与协作,4.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买卖,5.工程承包,6.补偿贸易,7.国际租赁,8.合作生产与合作开发,9.国际合资与合作经营。6简述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的经济效益。答: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的经济效益分对技

14、术输出国效益和技术输入国效益,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益包括:1.赚取外汇收入,弥补其财力不足或尽快收回科研投资 2.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并扩大技术效用 3.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 4.有利技术输出入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改善输出国的国际形象,为本国其他方面对外交往活动开展创造条件及营造氛围 对技术输入国的经济效益:1.减少重复可研,节省费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能够使输入国填补科技空白,增强国力。 3.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创建,加深国际分工 4.有利于输入国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5.在微观上,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改变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7阅读本章的先材材料,试说明技术要素国际移动与专利制度产生的关系。答: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国际间进行大规模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方面对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保障发明创造者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把发明床在的科技成果向社会公开传播,为技术转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专利制度与技术转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专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技术转移活动的开展。第五章 劳动力要素全球化移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