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412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一、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一)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自幼儿学会独自走路时起,意外伤害事故便相伴而生。1岁时,幼儿学会了走路,但动作生硬、笨拙,头占身体的比例大而且重,常使幼儿摔倒。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的提高,幼儿受伤的部位扩展到了四肢。23岁的幼儿已行走自如,但跑步却不熟练,缓慢的反应速度,较差的平衡能力,较小的注意范围,常使幼儿在跌跌撞撞的小跑中摔伤身体。(二)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幼儿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如幼儿突然从跷跷板上跳下;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考虑会对别

2、人有什么危害等。(三)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和冲动,这些都有可能使他们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出现各种事故。如想看看窗台上的东西或窗处的情景,于是就站在小椅子上不慎摔倒;当垮他人争抢玩具时,拿起玩具向他人头上扔去或去推他人等。(四)集体环境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保育员人数较少,也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二、幼儿常见小外伤的处理1、扎刺的处理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2、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l3,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3、挤伤的处理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4、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碘伏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

4、包扎。5、鼻出血幼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发热时鼻粘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异物。止鼻血时需注意:(1)首先让患儿坐下,保持安静,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2)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3)若出血较多或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三、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1鼻腔异物幼儿处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纽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保育员要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的方法是:(1)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

5、除。(2)若异物未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马上去医院处理。2咽部异物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上医院处理。3眼内异物幼儿眼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异物入眼后,可粘在睑结膜的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对于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1)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2)保育员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幼儿处理。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

6、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3)若翻上下眼皮都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觉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4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生物异物,如幼儿玩耍时塞入的小石块、纽扣、豆类等;另一种是生物异物,如小昆虫等。(1)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跳跃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用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鼓膜。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5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幼儿口含

7、食物或小物件,哭闹、嬉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1)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2)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成人轻拍其后背,或成人站在患者身后,用两手紧抱幼儿腹部,迅速有力地向上勒挤。若仍不能取出,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6、蚊虫咬伤夏秋季节蚊虫增多,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幼儿中较多见的有被蚊子叮咬、蜂类蛰伤、洋辣子(刺毛虫)刺伤。(1)蚊子咬伤时可用清凉油、绿药膏、酒精等涂于患处。(2)蜂和洋辣子刺伤时,伤口处疼痛红肿,此时可先用橡

8、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涂于伤处(蜂毒液时弱酸性,可以用碱中和)。(3)若为黄蜂蛰伤,可将食醋涂于伤处。(4)虫咬伤,立即用肥皂水洗干净,达到酸碱中和,若怀疑是蜈蚣等咬伤,要立即就医。7、惊厥(抽风)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人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2)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

9、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4)随时擦去痰涕。(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注意: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婴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8、头部摔伤幼儿玩耍时摔伤头部,不为少见,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头部剧烈疼痛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注意:教育幼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及时告诉老师。9、烫伤如果发生烫伤,不要惊慌,迅速将幼儿带到冷水龙头前用冷水冲患处几分钟,冷却处理后,请保健医生根据情况做出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